《论马伽术与传统武术之实战价值辨》 (引)观今世搏击之术,马伽术(Krav Maga)以其"实战高效"之名风行域外,然其与吾国传统武术之异同,实需以文化根柢与武学体系剖之。 一、马伽术之特质:应急之术,非武之道 马伽术肇端于20世纪中东战乱之地,其核心在"以最短时间制敌",融拳击、摔跤、柔道等技法为一炉。然细察之: 1. 技法层面:专攻眼、喉、裆等脆弱部位,强调器械运用(如夺枪械),实为军事格斗体系之简化; 2. 训练方式:模拟街头遇袭场景,重条件反射而非套路修习; 3. 哲学缺失:无"止戈为武"之境界追求,纯以杀伤为终极目的。 二、传统武术之真谛:以武载道,内外兼修 《汉书·艺文志》言"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然中国武术更重: 1. 形意相合:如太极讲求"用意不用力",八卦掌尚"走转换势",皆含阴阳辩证; 2. 道德教化:少林戒约云"习武先修德",戚继光《纪效新书》亦强调"武艺者,卫身立国之本"; 3. 养生价值:五禽戏、易筋经等皆证明武术乃生命整体修炼之术。 三、实战效能之辨:语境差异不可不察 1. 马伽术长于: 现代都市突发冲突(如持械抢劫) 无规则限制的极端情境 2. 传统武术优势: 身体协调性开发(如通背拳抻筋拔骨) 战术思维培养(如孙子兵法与武术策略相通) 长期身心效益(站桩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结)《周易》有云:"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马伽术若刚猛之斧钺,传统武术似绵长之流水。习武者当知:今日所谓"实战",非惟血肉相搏,更是文化基因之传承。择术之时,既要明己所需,亦不可因异域之术而轻慢千年武学智慧。 (按)附视频所示技法,其肘膝运用颇类八极拳"硬开硬打",然缺失"六合"整劲之要,读者可对比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