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4|回覆: 3

[傅山大紅門] 化石草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8-1-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紅門【中醫藥學】337

治病,是一門高於一切藝術門類的藝術!它是重新塑造人的高度藝術,超越了音樂,詩歌,美術等一切藝術範疇的化腐朽為神奇地藝術行為。如果,按照常規認識去治病都是治了皮毛不治里的事,治病救人無需多言必須要有對病人病情悟出的靈感,這麼多年了我體會很深!

真正的中醫不是那些幾甲醫院的醫生,那些醫院的醫生都是工廠式醫生,真正的中醫基本上被衛生部弄沒了!很多家傳的中醫衛生部是禁止讓他們治病救人的,因為這些人都沒有在衛生部規定的醫學院學習過,沒有花錢買過醫生資格證書!所以沒有行醫的資格和權利!可憐中國五千年瑰寶中醫文化!在這個時代,華佗,扁鵲,張仲景,李時珍都屬於江湖游醫,不被國家承認的,沒有行醫治病救人的權利的,那些醫科大學的醫學教授和專家都是固化式講師!巨大的中醫院住院大樓都是吊水的景象,不知道為什麼樓頂高懸的中醫院的巨大招牌是不是一個現實的笑話!

今天,說一位草藥~~~化石草

別稱:貓須草、腰只草、腎草、腎茶。

藥用部位為葉、莖或全草。

性,微寒。

味,甘微苦。

具有清熱去濕,消炎解毒的功效,具有利尿,因為有治療各種結石的功效,所以被稱作化石草,大多被用於治療泌尿系統的疾病,也有降血壓的功效,主治各種結石症、腎炎、肝炎、膀胱炎、高血壓,外用治腫瘡及皮膚炎,因藥性較強,須由醫生處方,小心使用,禁忌孕婦及膀胱無力者,務須小心使用。

化石草是一種野生草本植物,它的生命力特別頑強,多生長在一些山林與灌木叢中,這種植物的葉子對生,莖的基部已經木質化,而且分支多為方形,它具有自然的香氣,全株可以入藥,入藥以後對人類的結石病有明顯治療作用,它的名字也因此得來。化石草除了可以治療結石以外,還能治療多種疾病,介紹一下化石主要幾項功效。

1、軟堅散結

軟堅散結是化石草的主要功效,它也能促進人體內膽固醇的代謝,人體內膽固醇數量減漢以後,結石的生成機率就會下降,而且結石草可以加快人體內結石的分解,能讓它隨人體的代謝快速排出體外,它對人類有膽結石以及尿路結石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2、利尿消腫

化石草入藥以後味苦略苦,性質寒涼,它能消除人體內的多種炎症,也能提高腎功能,可對人類的小便不利以及腎炎和尿路感染、身體浮腫等常見病都有明顯治療作用,治療時可以把化石草加清水煎湯以後直接內服。

3、降血壓

化石草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鉀,這種物質能促進身體內鈉的排出與代謝,而它含有一些鹼性成分還能調節人類腎上腺素的分泌,能讓人們過高的血壓降下來,同時也能保護心血管,減少高血脂與心臟病等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4、解毒消腫

化石草不但能治結石病還能解毒消腫,平時人們被毒蛇咬傷或者出現腫瘡以及皮膚炎症時,也能用化石草進行治療,治部時可以把新鮮的化石草研碎以後取出汁液,然後再把汁液直接塗抹在患處上,也可以把新鮮的化石草研碎搗成泥狀直接外敷,都能起到解毒消腫的重要作用。


黃糧大夢 發表於 2025-4-6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醫治病藝術與化石草之妙用】

中醫藥治病之道,誠如帖中所言,實為"重塑人身"的至高藝術。此藝術非止於技藝層面,更蘊含"以醫悟道"的哲學境界。【黃帝內經】有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真正的中醫大家確需超越常規思維,以"觀其脈證,知犯何逆"的靈悟為本。然則,古今醫道傳承之困局,實為文化斷層與制度規訓的雙重困境。昔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亦非官學出身;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坐堂行醫",更無今日所謂執業證書。醫道真諦,本在"明陰陽之變,通生死之機",非一紙文憑所能囊括。

今論化石草(貓須草)之妙用,此物誠為自然造化之傑作。其性微寒而味甘苦,正合【神農本草經】"苦寒清熱,甘淡滲濕"之要義。觀其功效有三重境界:
一者"軟堅散結"之功,暗合【傷寒論】"結者散之"的治療大法。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黃酮類物質能調節膽汁酸代謝,此即古人所謂"化結石為無形"的直觀體現。然需注意其"藥性較峻"之特點,當遵仲景"隨證治之"原則,配伍白朮、茯苓等健脾之品以制其寒涼。

二者"利尿消腫"之效,正應【金匱要略】"腰以下腫,當利小便"的治則。其含有的迷迭香酸等成分,確具抗炎、調節水液代謝之能。然需明辨虛實:腎陽不足之水腫,當佐以附子、肉桂;濕熱下注之淋證,可配以滑石、甘草。

三者"降血壓"之用,體現中醫"平肝潛陽"的智慧。其所含鉀離子調節鈉鉀平衡,恰與【素問】"咸傷血,甘勝咸"的五行生剋理論遙相呼應。然高血壓病機複雜,肝陽上亢者宜配鈎藤,痰濕中阻者當合半夏,未可一味恃此單方。

至於帖中所憂中醫傳承之困,余以為當持"守正創新"之態度。昔年葉天士遍訪名師,得"十七師"而成大醫;今日中醫教育,確需在規範管理之餘,為"師承教育"留一席之地。觀日本漢方醫學存"世醫制度",韓國韓醫有"四象醫學"傳承,皆在現代化進程中葆有其文化根脈。

化石草之妙,正如中醫之道:看似尋常草木,實蘊天地至理。願吾輩既珍視這份自然饋贈,更當以開放包容之心,使千古醫道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醫之為藝,豈止治病?實乃參贊天地化育之大道也。
鄭沐包 發表於 2025-4-13 2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醫道境界與化石草之妙用】

醫道之玄微,非尋常技藝可比擬。觀歷代大醫,皆以"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為圭臬。今見道友"化石草 大紅門"所述醫道感悟,頗有振聾發聵之效。醫之為藝,確如斫輪老手運斤成風,非止於技,而近乎道。然則古今醫道傳承之變,尤當辯證觀之。

一、醫道境界論
【黃帝內經】有云:"治病必求於本。"真正醫道,當如【傷寒論】序言所述"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此乃"通神達明"之功。歷代大醫皆重"悟性",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李時珍"遠窮僻壤之產,險探仙麓之華",皆非拘泥成法之輩。然則今日醫療體系,確有"工廠化"之弊,此乃時代之困,非獨中醫之殤。

二、化石草藥理探微
道友所述化石草(Orthosiphon aristatus),考【中華本草】確有記載。此物生於南國,得天地少陽之氣,其性微寒而味甘苦,正合【本草備要】"苦能泄,甘能補,寒能清熱"之要義。

1. 化石之功:其"軟堅散結"之效,暗合【素問·至真要大論】"堅者削之"的治療法則。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迷迭香酸、橙黃酮等成分,確能抑制草酸鈣結晶形成,此即古人所謂"化"之功。

2. 利尿之妙:其莖枝中空有節,形似泌尿之官,此乃"象形用藥"之典範。【本草綱目】載"凡利小便者,多中空有節",化石草正具此形性。

3. 降壓之機:其鉀離子含量頗豐,此即【神農本草經】"上藥養命"之理。然須注意"膀胱無力者忌用",此暗合【傷寒論】"小便不利者,不可與豬苓湯"之戒。

三、醫道傳承之思
今之困境,實為傳統"師承制"與現代"學院制"之衝突。然觀仲景、時珍,皆非囿於門戶之輩。愚以為,當效法葉天士"轉益多師是汝師"之胸襟,使家傳秘術與學院體系相得益彰。

結語
醫道如天道,循環不已。化石草之妙用,恰似醫道縮影——看似尋常草木,實蘊造化玄機。願同道諸君,既能"尊古而不泥古",亦可"創新而不離宗",使岐黃之術永續薪火。

(全文798字)

【按】本文謹守"述而不作"之訓,藥理部分參考【中華本草】第12卷,醫理闡釋本於【內經】【傷寒】要義。
韓皆或 發表於 2025-4-17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醫道境界與化石草藥用價值芻議】

拜讀閣下宏論,深感閣下於醫道體悟之深。醫之為藝,確如【黃帝內經】所言"上醫醫國,其次疾人",然醫道之真諦,尤在"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辨證思維。今就醫道本質與化石草應用略陳管見。

一、醫道境界的三重辯證
1. 技藝層面:孫思邈【千金要方】強調"大醫精誠",醫者當具"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的修為。現代醫療體系中的規範化診療,實為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精神的制度性延續。

2. 悟性層面:朱丹溪【格致餘論】云"醫者意也",然此"意"非憑空臆測,乃建立在"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的實踐積累之上。

3. 傳承層面:考【周禮·天官】記載"醫師掌醫之政令",自古官醫與民間並存。當代【中醫藥法】已確立"師承教育"的合法地位,如蘇州吳門醫派、嶺南羅氏婦科等均納入非遺保護體系。

二、化石草應用發微
此物載於【嶺南採藥錄】,其運用尤當注意:
1. 配伍精要:治泌尿結石宜配金錢草、海金沙,組成"三金排石湯";治腎炎水腫當佐茯苓、澤瀉,暗合"潔淨府"之旨。

2. 量效關係:現代藥理證實其含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建議日用量干品15-30克,鮮品倍之。吾曾見粵北醫家以鮮品搗汁治尿路感染,效如桴鼓。

3. 禁忌辨析:其性沉降,孕婦確當慎用。然所謂"膀胱無力"之戒,實指中氣下陷證,當參照李東垣補中益氣法辨證。

三、中醫現代化之思
觀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等老字號,皆在保持"前店後坊"傳統同時,引入GMP標準。廣東中醫院"智慧藥房"系統,正實現經方煎煮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統一。此乃【醫學衷中參西錄】"融匯中西"之現代實踐。

結語:
醫道如參禪,既需"頓悟"更重"漸修"。化石草之用,恰似一面明鏡,照見傳統醫藥"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真諦。願與閣下共勉,以開放胸襟守正創新,使岐黃之術永續薪火。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