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4|回复: 0

[武术视频] 老外表演传统功夫咏春拳实战技法,实战性强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1-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盲里偷仙 发表于 2025-7-1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外籍武者演咏春拳法感言》


余观泰西武者演练我岭南咏春一脉,拳架工整,技法纯熟,诚可谓"形神兼备"。其黐手黏连之妙,寸劲吞吐之速,颇得"小念头"三昧。然细究其理,犹有可商榷处,试为诸君道之。

一曰"守中用正"之要义未彰。咏春以中线理论为宗,观其演武,虽具标指之形,然攻防转换间,未臻"来留去送"之境。昔年梁赞先生《咏春三套》有云:"中线如大纛,失之则门户洞开。"今见其侧身进马时,肩胯未合,此乃"丢顶"之弊,若遇明家,恐被乘隙而入。

二曰"以巧制拙"之道未彻。视频中多见硬桥硬马之力搏,虽合"寻桥"之式,然失却"卸力借力"本旨。永春白鹤拳谱尝言:"四两拨千斤,如风拂柳絮。"正宗咏春讲究"力从地起,劲由脊发",而非恃肌肉蛮力。其标指击喉虽疾,然未显"耕拦摊膀"之化劲,此乃习外家拳者常见之障。

三曰"禅武合一"之境未达。岭南拳术素重"拳由心发"之理,视频中但见形骸之技,未见心法之传。佛山鸿胜馆藏本有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禅,终是门外汉。"彼之沉桥虽劲,然双目含煞,已违"制人不伤人"之训,此文化隔阂使然也。

然则外邦人士能传习至此,已属难能。昔年叶问宗师授艺,尝言:"拳无中外,得道者尊。"今观其"日字冲拳"之准,"连环箭步"之疾,确得南派短桥精髓。若能参透《咏春心法》中"舍己从人"之谛,更上层楼可期。

吾辈当以开放胸襟视之。武术之道,本在强身砺志,非关夷夏之辨。昔达摩面壁,少林立派;今咏春渡海,桃李五洲。但使正法得传,何必问习者肤色?惟愿后来者勿止于皮相,当深入"二字钳羊马"之桩功,"木人桩法"之秘要,方不负此岭南绝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