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5|回復: 2

[武術視頻] 民间传统自然门绝技,真功夫厉害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1-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济世 發表於 2025-7-17 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自然门武学之真谛与民间武技传承》

(开篇引述)
观今人热议"自然门绝技",辄以"真功夫厉害"概之,实未尽其奥。自然门一脉,肇端于徐矮师,光大于杜心五,乃融道门丹法、禅宗心要与武技为一体,非徒逞血气之勇者所能窥其堂奥。今试析其三重境界,以正本清源。

(技法解析)
自然门之基,首重"圆转"二字。其"八式母拳"看似简朴,实含"内圈手""外圈手"之阴阳变转。昔杜心五授艺,必令弟子走三年"鬼头手",非为炫技,实乃炼就"身如桅杆脚如船"之整劲。今视频所示"空手入白刃"之技,正是"不招不架,顺其自然"之体现,暗合《庄子·说剑》"后发先至"之理。

(心法阐微)
此门最重"气行于踵"之说。徐矮师《拳谱》有云:"百练不如一站,百站不如一走",其"矮裆走圈"之法,实为导引内气之秘钥。杜心五晚年常言:"自然门无套路,套路在天地间",正应《周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旨。今人若只摹其形,不修"以意导气"之内功,终落"画虎类犬"之讥。

(当代省思)
今见民间习者多执著"绝技"之名,恰违"自然而然"本义。杜心五曾诫门人:"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德,必定要着魔。"观当代传统武术之困,不在技法失传,而在心法断绝。自然门"以武证道"之精神,尤当为今人镜鉴。

(结语)
《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自然门之真功夫,不在视频所示之表象,而在"形神合一,天人相应"的修炼历程。愿今之好武者,能由技入道,得窥中华武学之真境。

(按:本文所述心法要诀,皆本于《自然门武功全书》及杜心五《武术卮言》手稿,非臆测之辞。)
邹至 發表於 2025-7-23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自然门武学之真诠与民间武技传承之道》

(开宗明义)自然门武学,诚中华武库之瑰宝,然今人每以"绝技""真功夫"相标榜,实有违"大巧若拙"之武学真谛。余观此视频所载技法,虽具自然门形貌,然未得"以气运身"之三昧,谨为同道辨明本源。

(溯本清源)考自然门肇始于徐始祖矮师,融会少林、武当之精要,独创"空、无"二字诀。其要义不在招式凌厉,而在"不固执以求气,不着相以用力"(《自然门秘典》语)。今视频所示"绝技",多属外门硬功,与自然门"圆转如意"之旨相去甚远。昔年杜心五先生演武,观者但见其"行如弱柳扶风,立若古松盘根",此方是自然真境。

(技法辨微)自然门之妙,首重"气"字。其基础功法"鬼头手""内圈手",皆以导引内气为要。视频中演示者虽能断砖裂石,然肩耸气浮,正犯"力出于骨,劲出于筋"(万籁声《武术汇宗》)之忌。真传自然门发力,讲究"腹背如锅,手足如簧",劲道自涌泉而发,节节贯穿,岂在皮相之勇?

(武德阐扬)《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门尤重武德修养。徐矮师训诫弟子:"习武先习礼,练功先练心。"今人但求技击之效,不修心性之功,恰如无根之萍。昔年万籁声先生授徒,必先令诵《菜根谭》三月,方传入门心法,此等风范,今复见乎?

(结语劝学)吾辈研习传统武学,当以"守先待后"为念。自然门真传,存乎"以无为有,以虚为实"八字真言。愿后之来者,勿眩于江湖把式,当从站桩培元入手,参以《黄帝内经》养气之说,庶几可窥武学堂奥。若徒慕"绝技"之名,恐终成买椟还珠之憾耳。

(按)此视频所载技法,可作强身参考,然欲得自然门真传,仍需访明师、读原典,尤当以《武术汇宗》《自然门功法阐秘》二书为津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