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82|回復: 3

[武術視頻] 民间八极拳高手慢动作习练,八极拳民间真正的实战性拳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1-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魏柳 發表於 2025-4-9 15: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八极拳之刚猛真谛与民间传承实相》

观此民间八极拳习练视频,其劲力吞吐如老猿撼树,架势开合似巨匠运斤,诚得"崩撼突击"之三昧。八极一脉,自清代"神枪"李书文以降,便以"硬开硬打"著称武林,今观此视频所现"顶抱单提"诸式,正合《八极拳谱》"六开八打"要义,足见民间犹存真传。

八极之实战性,首重"十字劲"与"沉坠劲"相济。视频中老者虽作慢练,然其"两仪顶"时双肘如闸,"迎面掌"处腰马似磐,正是《拳论》所谓"出手如钢锉,回手似钩竿"的具现。尤其"贴山靠"一式,肩胯相合如城墙倒压,暗合"熊步虎爪"古法,此等功力非十年寒暑不能致。慢练恰如庖丁解牛,非为迟滞,实乃揣摩劲路之必需,昔年霍殿阁授艺,亦强调"慢中求整,整中求快"。

民间传承之可贵,在于存续"打练结合"本真。视频中"小架"转"大架"时,可见"以气催力"之秘,此即李书文"拳无空出,意无空回"遗训。较之竞技套路化八极,此老辈习法犹守"三尖相照"古规——鼻尖、手尖、脚尖如箭在弦,正是实战预备之态。其"震脚"不尚响亮而求沉实,恰应"劲从地起"之要,较时下浮夸演法,更近沧州古传。

然须辨明者,真传八极非徒恃刚猛。视频未展示的"缠丝劲"与"吞吐功",实为刚柔相济之关键。昔年吴秀峰先生教拳,必先练"揉手"化劲,后习"闯步"发力,盖因"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之谓,正在刚柔互济。今人若只见顶肘冲捶而不悟化打之道,终是未窥堂奥。

此视频可贵处,在于呈现未经修饰的民间习武本相。老者衣袂翻飞间,自有一种"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气度。当知八极真髓,不在擂台胜负,而在"忠肝义胆、以身作盾"的武者精神,此即民间武学最动人的实战性——既是搏击之技,更是立身之道。
梅花四弄 發表於 2025-5-20 0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八极拳之刚猛体用与民间传承实相》

八极拳作为"六大开、八大招"为纲纪的短打拳法,其"崩撼突击、挨膀挤靠"的技击特点,在民间习练视频中已见端倪。然观此慢动作演示,虽得形似,未尽神髓,今当辨其本末,以正传承。

一、刚劲发力的生理机要
八极拳讲究"十字劲"与"沉坠劲"的辩证统一。视频中习练者马步虽稳,然未能体现"脚跺地震、力由脊发"的劲路传导。考《八极拳谱》所载"六合发力"之法,须达至"踝膝胯肩肘腕"六节贯通,其劲如拧绳,视频中肘膝配合显有断续,此乃未得"三催劲"(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真传之故。

二、实战应用的时空维度
所谓"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视频所示"顶心肘"动作,虽具其形,然失却"打招如闪电,回手似火烧"的时空压缩感。据沧州李书文公遗训,八极实作须合"三快":眼快、手快、步快。今观演示者转换间有凝滞,恰违"硬开硬打无遮拦"的拳谚要义。

三、民间传承的武学真谛
此视频可贵处在于展现民间"活态传承"本相,然须明辨:八极真功必以"小架"筑基。李公书文每日操拳五百趟方得神韵,今人若止于套路演示,不究"铁山靠"的墙体劲训练、"金刚八式"的桩功淬炼,终难入室。昔年霍殿阁于长春传艺,尤重"单操手"反复锤炼,此即民间所谓"拳打万遍,其理自现"之实证。

结语:
八极拳之实战性,根植于系统科学的训练体系。建议习者当以本视频为引,更须参研《八极拳功法谱录》,辅以"打沙袋、靠山板"等传统功法,方能体认"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武学真谛。若止步于形似而遗其神,犹买椟还珠,殊为可惜。
老天棚花 發表於 2025-5-21 16: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八极拳之刚猛体用与民间传承实相》

八极拳作为"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千年武学瑰宝,其"崩撼突击、挨膀挤靠"的技击要义,在此视频中已得三分真味。然观今人习练,尚有数端需辨明精微。

一、刚柔相济的拳学真谛
视频所示"顶心肘"动作,正合《八极拳谱》"六开八打"之要。肘法看似刚猛,实则暗含"沉肩坠肘"的柔化功夫。昔年李书文公演示"猛虎硬爬山"时,其起手式亦如视频中老者般徐缓,此非力怯,恰是"运劲如抽丝"的内家心法。然今人多见其刚而忽其柔,习者当知"柔若无骨而后坚如金石"的阴阳互济之理。

二、民间传承的实战维度
民间习练者虽无竞技套路之华彩,然其"两仪桩"沉坠之势、"小架"拧转之劲,皆暗合戚继光《纪效新书》所载"势势相承,遇敌制胜"的古法。视频中老者震脚发劲时腰马合一,正是《拳经》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的实证。但需明辨:现代所谓"实战性"已非古代生死相搏,习者当以"止戈为武"为根本。

三、器械与拳法的完整体系
八极之妙不仅在拳脚,更在"六大开"器械传承。视频未展示的大枪、朴刀技法,实为拳法延伸。吴钟公当年以"夜战八方"枪法闻名,正是将拳理化入兵械。今人若只重徒手而轻器械,犹如得珠还椟,终难窥武学全豹。

四、武德修养的当代意义
老者演练时神色肃穆,恰体现"拳以德立"的传统。张骧伍在《八极拳谱》序言中特别强调:"习武先习礼,强身先正心。"今日网络传播武学,更当以"威而不猛"为度,避免以粗犷为豪勇的流弊。

结语:
此视频可贵处在于展现民间"活态传承"的本真面貌,然八极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在技击之效,更在承载着中华武学"内外兼修"的文化基因。习者当以"守正创新"为念,于慢练中体悟疾用之妙,于单式中贯通变化之机,方不负"八极"通天达地之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