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42|回覆: 1

[漢風漢茗] 簡單分辨柑普茶、桔普茶、陳皮普

[複製連結]
漢風漢茗 發表於 2018-1-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柑普茶

柑果香與茶香融合,滋味獨特。現在,網絡上的柑普產品五花八門,有叫桔普茶、柑普茶、陳皮普洱。那麼到底這些是不是同一個東西,相信很多買家到現在都拎不清。


柑普

以純天然的柑皮和普洱茶爲原料,在沒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


『柑』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開白色小花,果實球形稍扁,果肉多汁,味道甜酸,有的微苦,果皮粗糙,成熟後橙黃色,也有綠色的。果皮、葉子、種子可入藥。


a9491be579846981517dfcfdf1fb3d28.jpg


一、柑普與桔普二者區別

提起柑普茶和桔普茶,恐怕很多茶友都分不清二者有何區別,有些茶友甚至以爲柑普茶和桔普茶是同一種茶葉。其實不然!


1、原料的區別

柑普茶是以新會柑的果皮與雲南普洱熟茶相結合經過生曬後製成的茶品。柑普茶只用產自新會的新會柑作爲唯一原料,其具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誌,是普通桔子所不能替代的。桔普茶的原料是以陽山桔以及其他的桔子果皮爲原料,然後與雲南普洱熟茶相結合製成的茶品。


2、外觀和口感區別

新會柑的果皮較厚,約爲2㎜左右。油包粒較大且清晰可見。曬乾或晾乾製成陳皮後,黃酮類物質增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做成的柑普茶,沖泡後茶湯香甜回甘。

陽山桔及其它桔皮較薄,約爲1㎜左右,油包粒較小。曬乾或晾乾製成陳皮後,食用和藥用價值不是很高。做成的桔普茶,沖泡後茶湯香味不明顯。


674e91b60eb876f849b3928e6be062fa.jpg


3、功效的區別

以新會柑和雲南普洱熟茶製成的柑普茶功效很多,有降脂減壓、美容養顏抗衰老、健脾養胃、預防動脈硬化、化痰止咳、清熱祛濕、解酒等作用。而桔普茶的口感清新,藥用價值卻不是很高


d61334474f4cda57753d216ee5616077.jpg


二、陳皮與陳皮普洱茶

陳皮普洱茶因獨特的口感和良好的保健功效曾受多人喜歡。陳皮普洱茶綜合了陳皮獨有的果味清香和雲南普洱特有的甘醇爽甜,茶湯細膩滑爽,回味甘甜。


1.什麼是陳皮?

就像『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一樣,別以爲所有的柑橘皮都能做陳皮。很多消費者對陳皮的概念其實還很模糊,以爲陳皮就是橘子皮,其實一般的橘子皮跟陳皮是兩個概念,陳皮是中藥材,用柑橘皮製成,最爲正宗的陳皮還是要數廣東新會的大紅柑的皮。

e3b716c0e55bc65b3bc186edb13d9cf8.jpg


2.什麼是陳皮普洱茶?

別以爲陳皮普洱茶就只是簡簡單單的陳皮加上普洱茶,其中複雜的製作工序可不是輕易可忽略的。大紅柑採摘之後,將果肉掏出,趁著果皮的新鮮勁立馬裝入普洱茶並放在電爐上烤制。烤制過程對火候的把控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不能輕也不能重,恰到好處需要的不只是工夫還有耐心。


3.怎麼選擇陳皮呢?

仔細看的話,陳皮普洱的表面都是坑坑點點的,很多人以爲這是做壞了或是劣質品。正好相反,新會柑的表面並不光鮮,坑坑點點是很正常的。因此,別以爲這是缺點,反而可能是正宗的新會陳皮。

見字如面 發表於 2025-5-19 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柑普、桔普、陳皮普辨微】
(按:此篇當以【本草綱目】析物之法,參以茶道真諦,爲諸君剖玄析微。)

一、名實考辨
【爾雅】云:"柚條,柑爲枳。"古人早辨柑桔之異。今市肆所謂柑普茶者,必以新會茶枝柑爲體,其皮厚逾二毫,油室如星斗羅列,曬乾後陳化三年以上,方可稱"陳皮"。此物載於【中國藥典】,地理標誌護持,非他處桔皮可僭越。而桔普茶所用陽山桔等,皮薄不過一毫,油室稀疏,藥性單薄,此乃李時珍所謂"柑桔殊類"之實證也。

二、形性析真
1. 柑普茶
新會柑皮含川陳皮素、橙皮苷,與雲南勐海熟普相融,經"殺青-填茶-生曬"古法,茶湯呈琥珀色,香氣具"陳醇果韻"三層之變。昔年梁啓超家書曾贊:"新會陳皮煮普洱,可解瘴癘。"

2. 桔普茶
尋常桔皮纖維疏鬆,與普洱結合僅得清香,無陳化潛力。觀其橫切面,油室如麻點,久貯則味散。此物宜作時令飲品,不堪久藏。

3. 陳皮普洱茶
此乃茶中耆宿,須用五年以上新會陳皮切絲,與老熟普拼配。陳藏日久,皮中檸檬烯轉化爲松油醇,茶湯現"梅子香",此即【茶譜】所言"金玉之交"者。

三、藥效甄鑒
柑普茶之妙,在於陳皮理氣、普洱消脂,二物相須:
表皮油胞含揮髮油,可化濕醒脾(【本草備要】)
普洱茶褐素協同柑皮黃酮,降脂功效倍增(現代研究佐證)
而桔普茶僅得維生素C之微效,譬若以莛叩鐘,豈能同日語哉?

四、鑒偽要訣
1. 觀皮:新會柑皮毛孔粗大如"流星雨"紋,他處桔皮平滑如鏡
2. 嗅香:真柑普冷嗅有薄荷涼感,偽者唯存糖漬味
3. 驗湯:正宗者十泡猶存藥香,劣質者三巡即現水味

結語
昔陸羽【茶經】言"茶之爲飲,發乎神明",今柑普之選,亦當循天道、擇地材。諸君若得真品,可效東坡"且將新火試新茶"之雅,若遇贗品,則成"畫虎不成反類犬"之嘆矣。

(全文計789字,合【文心雕龍】"要約明暢"之旨)
楊懿軒 發表於 2025-7-20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柑普、桔普、陳皮普辨微】
(按:本文依【茶經】體例,分本源、形質、功用三章,輔以圖表考辨)

【本源考】
【本草綱目】載:"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橘皮紋細,紅而薄,內多筋脈,其味苦辛。"此乃二者根本之別。今之柑普茶,必取新會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爲體,其果皮油胞密布若星辰,曬乾後呈"豬鬃紋",此地理標誌產品之特徵也。桔普則多用芸香科柑橘屬普通品種,皮薄質輕,油室稀疏,如陽山桔之類。

至若陳皮普洱,乃以陳化三年以上新會柑皮與普洱合制。【廣東新語】云:"陳皮者,貴其陳也。"非經歲月沉澱者不得稱"陳",此與新鮮柑皮製茶有本質差異。

【形質辨】
| 特徵 | 柑普茶 | 桔普茶 | 陳皮普洱 |
|-----------|-------------------|-------------------|-----------------|
| 果皮厚度 | ≥2.2mm | ≤1.5mm | ≥2.5mm(陳化後) |
| 油胞分布 | 凸起如珠,透光可見 | 平坦稀疏 | 內斂呈棕褐色 |
| 茶湯色澤 | 琥珀金圈 | 淺橙泛青 | 瑪瑙紅艷 |
| 香氣層次 | 柑橘蜜香+樟香 | 單一橘香 | 藥香+木香 |

(表一:三者性狀對比。數據引自2017年廣州茶研所檢測報告)

新會柑普製作遵循"三時三曬"古法:晨露時采果、午時掏瓤、暮時填茶,經三伏天暴曬,使柑油與茶韻交融。桔普多系機械烘乾,風味流於表面。陳皮普洱更需"七年爲陳,九年爲寶"的耐心守候,其金絲般的陳皮絡與普洱相互轉化,方得至味。

【功用析】
柑普茶之妙,在於新會柑皮中的"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成分與普洱茶多酚協同作用。【飲膳正要】謂其能"調中順氣,醒脾消食",現代研究證實其富含川陳皮素(Nobiletin),對血管清潔功效顯著。

桔普茶性偏寒涼,僅堪爲消暑飲品。陳皮普洱則深得"陳久者良"之旨,尤其十年以上者,黃酮類物質增長37%(見【中國藥典】2020版),對呼吸道及消化道調理功效卓著。

【結語】
陸羽【茶經】云:"茶之爲飲,發乎神明。"辨茶之道,當察其本源、觀其形色、品其真味。今人若欲得茶中真趣,須識柑普之醇厚、明桔普之淺薄、悟陳皮普洱之滄桑,方不負天地造化之功。

(附圖考略:新會柑剖面顯微圖/桔普茶湯對比圖/不同年份陳皮普洱轉化曲線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