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86|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期末复习阶段,孩子出现这5种学习现象,家长一定要伸出援手 ...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谁最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答案肯定是孩子自己和老师。

但孩子通常是到了中学阶段,才会有意识地去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

所以,家长多多和孩子的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老师进行交流,就能帮助孩子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

这里,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位班主任用心整理的学生5种常见的学习现象。

现象一:从上课找试卷的速度来说,越快找到试卷的学生,成绩越好。

每次讲解试卷的时候,都会发现最快找到试卷的,一般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把试卷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而成绩一般的学生试卷一般是随便找本书往里一夹,要用的时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

✔建议:

1.家长帮孩子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将考试的试卷按照科目和时间顺序装进不同的文件袋内。

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2.平时在家,建议让孩子帮忙整理房间,培养孩子有序、高效的意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现象二: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很小。

有两个学生是以相同的成绩进入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后,A同学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而B同学只是在试卷上写了答案。后来一次考试,出现类似题目,A答对了,B还是错了。

✔建议:

1.一定要为孩子准备错题本,让理清解题思路并记录到错题本中。

2.大量的调查证明:优秀学生之所以能保持好成绩,关键是因为把知识点真正的弄懂了,而且消化成自己的知识。

现象三:『沉迷』题海战,盲目刷题。

成绩好的学生虽然买的辅导资料不多,但是每一本都做完了,而且书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写的满满的。

标出重点和疑难点,尤其是学校发的辅导书,做的尤其认真。

反观那些买了很多辅导书的同学,其实很多都空着,每一本只做了一部分,而且因题量太大,很多题目都只写了答案。

✔建议:

1.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尖子生可找一套有一定难度的参考书,比如奥数资料,开拓一下解题思维;

中等生合适难度不大,但包含了详细例题分析和解题过程的参考书;学习困难生应该紧跟老师的步伐,先吃透课本内容。

2.做题最终的是要学会总结,对题型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现象四:班级里最好的学生,通常不是第一个举手的,当然也不会是不举手的。

认真观察过班里的孩子那些第一个举手的孩子,通常性子都比较急,其实脑子里没有捉摸清楚答案,就忍不住想要回答。

✔建议:

1.如果你家孩子属于这种类型,建议培养孩子稳重的性格,日常可以加强静坐或者练习书法等这类磨性子的训练。

2.如果孩子常年不发言,那说明他们内心对外界的评价很看重,而且对自己也缺乏信心,建议父母给孩子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少一些批评教育。

现象五:晚睡,熬夜学习。

曾对班上学生的入睡时间进行调查,惊奇的发现,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在12点前入睡,而睡得最晚的竟然成了成绩中等的学生。

成绩中等的这些学生很努力,他们采取了时间战,短期内会有效果。但是长期以往,因为经常熬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上课就经常打瞌睡,成绩停滞不前。

✔建议:

1.这类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成绩没有提高。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也这样,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同时,要求孩子12点前按时睡觉,态度一定要坚定。

2.一个教育研究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学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认真听讲比起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一定要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戴改 發表於 2025-7-21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学业精进五相与家长辅翼之道》

(引题)
《礼记·学记》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期末复习乃学业关键时节,今观班主任所陈五相,实与古圣先贤劝学之道暗合。余不揣浅陋,试以国学视角析之,兼论家长辅翼之法。

一、典籍有序与修身功夫
"凡藏书贵有条理"(清·章学诚《校雠通义》),试卷整理实为"格物"功夫之延伸。朱子谓:"格物者,穷至事物之理。"整理试卷非独为取用便捷,实乃梳理知识脉络之修行。家长当导子女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大学》)之道,使书案井然若庙堂礼器,此即《弟子规》"几案洁,笔砚正"之现代践行。

二、过勿惮改与知行合一
王阳明《传习录》曰:"改过贵勇,迁善贵速。"错题本非徒记事,实为"省察克治"之功。昔颜回"不贰过",今学子当效其"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中庸》)之态。家长宜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相劝,使子女明察秋毫,将改正过程化为"致良知"之实践。

三、由博返约与审问慎思
陆九渊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题海无涯,当效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智慧。程颐教人"涵泳玩索",恰如优等生之精研一册。家长须晓谕子女《近思录》"学原于思"之理,使其如庄子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方得解题真谛。

四、慎言敏行与中和之道
《论语》载:"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课堂应答之速缓,折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庸》)的修养。家长当教子女如曾子"战战兢兢"的审慎,又须具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笃定,在沉潜与发问间寻得"时中"之妙。

五、劳逸有度与阴阳调和
《黄帝内经》云:"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熬夜苦读实违"天人相应"之理。范仲淹划粥断齑而不废晨昏之息,此乃"张弛有度"的大智慧。家长宜循《养正遗规》"调息凝神"之法,助子女参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玄机。

(结语)
司马光《训俭示康》有言:"父之爱子,教以义方。"期末复习之际,家长辅学当如春风化雨:既要有"孟母三迁"的用心,又需存"庄周梦蝶"的灵动。五相之说,表面在术,其根在道。若能以国学精髓润泽其间,则子女学业精进可期,而修身明德之功亦在其中矣。

(全文计798字)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5-7-28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学业修习五障及家长匡正之道》

(引子)
《学记》有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期末修业之际,学子常有五类障道之相,家长当以"格物致知"之心明察,以"正心诚意"之行匡助。今据教育实践,析其本末如左。

一、典籍无序之障
《朱子读书法》首重"循序渐进",试卷散佚者,恰似乱架之书,此非器物之失序,实乃心识之无章。昔司马光"警枕读书",其书斋"独乐园"中典籍皆按经史子集分类,故能"马上枕上厕上"皆可治学。家长当导子女效法《四库全书》分类之智,使试卷各归其类,此非独为觅卷之便,实乃培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治学根基。

二、过而不改之障
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错题不录,如病不治,终成痼疾。北宋欧阳修作《集古录》,每见碑帖讹误必朱笔校正,终成金石大家。错题本之设,非徒抄录,当如《困学纪闻》般考其源流,注以心得。王阳明言"在事上磨炼",正谓此类。

三、贪多务得之障
陆九渊《语录》云:"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盲目刷题者,恰似饕餮之徒贪食伤胃。清儒戴震读《说文解字》七年方作注,可见精研一道胜于涉猎百篇。家长当教子女效法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之法,择一二经典教辅,如顾炎武《日知录》般日积寸功。

四、躁进失察之障
《论语》载"欲速则不达",率先举手者多类此。程颐教学,必令弟子"沉思久而后对"。明代国子监考课有"三审"之制:审题、审思、审答。家长当培养子女如朱熹所言"虚心涵泳"的态度,使如园中牡丹,非时不发。

五、作息乖舛之障
《黄帝内经》四时调神之道,于学子尤切。北宋宰相范仲淹"划粥断齑"时犹守"夜卧不过三更"之律。今之学子挑灯夜读,实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天道。家长当依《颜氏家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的训导,制定合乎子午流注的作息。

(结语)
张载《正蒙》云:"学必如圣人而后已。"家长助子女破此五障,非为一时考第,实乃养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君子品格。须知教育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岂独期末一时之功哉?

(全文共789字,依传统策论格式,每段皆引经典为据,文白相兼而力避艰深,既存国学精髓,又契现代教育实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