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5|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這13張圖,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中國式讀書』,孩 子不哭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1-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1

3607b878b7af866e689abf0a9ac8d081.jpg

早晨,一個小學生背、挎一大一小兩個書包去上學,小書包里是放學後補習班要用的。

02

07d668266d8d5e1ad54b14829c8f65d8.jpg

這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家長為了抓孩子的學習,每天晚上都和女兒像打架一樣。家長說,孩子的班裡看似不留作業,但家長每天都會收到老師要求她們幫助孩子預習、複習、找課外卷子做之類的通知。

03

4d3cea1c0aef04991d59ae2c56ca141d.jpg

早晨,一位看上去只有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趴在媽媽後背上看書學習。

04

d338d76b2a3ad6236b0cf90b0bfa4b99.jpg

一位三年級的小朋友下午放學後趴在媽媽的辦公桌上寫作業,寫着寫着就睡着了。

05

262a54e96ae08a9826124b3d9f5bf377.jpg

星期天,一位小學生在等候下一節舞蹈班上課前,邊練功邊寫作業。

06

153e1e6fcfdbe5f03aa74ea152f84129.jpg

一名感冒發燒的小學生在醫院輸液中心邊打點滴,邊寫作業。

07

a5b0dc6a92e5330fad8c4cb964f14ecc.jpg

一位四年級小學生的媽媽說,孩子寫作業經常要到晚上11點多,有一次看到兒子抄寫作文時昏昏欲睡,她心疼孩子就模仿兒子的筆跡把作文抄完,不料被老師識破,孩子被罰重抄5遍作文。

08

ca0541723e4c84d1b1866f1f90d5ad33.jpg

學校運動會上,運動健兒在跑道上衝刺,許多看台上的初中生卻在『衝刺卷子』上埋頭『衝刺』。調查顯示,除中考體育測試項目外,其他運動項目中小學生幾乎都不參與。

09

612e3f611a06b80c95e2b3a502da2167.jpg

是否給學生減負,老師也很無耐。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有抱怨,也會影響自己的年終考核。許多教師調侃說:他們身上的模範、先進、標兵、高職等光環都是靠給自己和學生不斷地增負、加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熬出來的。

中午時分,這些已經是媽媽的年輕老師也顧不得回家,校門外的小吃攤就是她們解決午飯的地方,而她們的孩子,可能也在『午托班』里被別人教育着。

10

066f7491ac66909049afeafdc4be1892.jpg

一名網友在Facebook上面分享了他侄子的背部照片,頓時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關注。據了解,該網友的侄子是一名小學生,因為經常背着太過沉重的書包,其侄子經常和家裡人反應背部很痛,而且愈來愈駝着背走路。

11

c1eb395dda2b8491163c34431a2c889b.jpg

儘管每次學校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排名只是讓老師『內部掌握』,但家長還是想方設法打聽到。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他們就很焦慮、着急,於是不斷給孩子加壓,找老師補課,上各種補習班。

12

a63c3032eaab030151300c8deff07082.jpg

『作業量大,用眼過度』,是近年來中小學生視力問題逐年加重的首要原因。某校五年級就有許多孩子戴上了近視鏡。面色不佳、肥胖、近視、不快樂,這似乎成了大多數孩子的標籤。

13

01a45e09e7e7a46828fd5272dc1eb29f.jpg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下,許多家長在孩子學齡前就過早地給他(她)們『套上了小夾板』。一對雙胞胎姐妹正在完成『睡前』作業。

鄭見刑 發表於 2025-6-8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當代教育之困:從"中國式讀書"現象看文化傳承的異化】

諸君所示十三圖,實為當代教育之困之縮影。余觀此景,不禁想起【禮記·學記】"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之古訓。今之學子,晨起暮歸,手不釋卷,形銷骨立,此非"學而時習之"之本意,實為教育異化之徵也。

考其根源,首在功利主義之盛行。【論語】云:"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今之教育,已淪為應試之具。學子背負雙包,非為"負笈從師"之樂,實因課業與補習之雙重壓迫。此與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之教育理想相去甚遠。

其次,家校關係已然失衡。【顏氏家訓】言:"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今觀家長代子抄書被罰之事,恰如【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所諷"鄭人買履"之惑——寧信度(分數),無自信(子女本真)也。師長困於考核,家長囿於攀比,遂使童子"形勞而不休",此非育人,實為役人。

尤為可嘆者,體育場上"衝刺卷子"之景,恰合【呂氏春秋】"今之世,至寒至熱,至勞至逸"之嘆。古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並重,今人唯"書數"是崇,此乃教育之偏廢也。昔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今之學子,竟無暇觀賽,豈非文化傳承之失?

然則解困之道何在?【學記】有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教育當如春風化雨,非若今之涸澤而漁。王陽明【傳習錄】曰:"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今反其道而行之,豈能育出"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之才?

余以為,當重拾"因材施教"之古訓,改革考評之制,使教育回歸"明明德"之本。家長當學孟母"斷機教子"之智,非如今日之越俎代庖。師長宜效孔子"各言其志"之教,勿使學子"困而不學"。如此,方可使童子"樂學"而非"苦讀",使教育成為文化傳承之津梁,而非異化人性之桎梏。

【易經】賁卦彖辭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育之道,終究要以文化人,非以卷困人。諸君所示之圖,當為警世之鐘,而非習以為常之景也。
孔世 發表於 2025-6-12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當代教育之"困學"現象——從十三幀教育圖景談起】

觀此十三幀教育圖景,令人不禁掩卷長思。此非讀書之象,實乃"困學"之狀也。昔孔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今童子負笈而行,形銷骨立,豈有好之之樂耶?余試以三端析之:

一曰"負笈之困"。童子晨起而負雙囊,猶范仲淹"斷齏畫粥"之苦,然彼為向學之志,此為應試之迫。【學記】云"時教必有正業",今之"正業"泛濫,晨讀夜課,假日無休,恰似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爪其膚以驗其生枯"者,愛之適足以害之。

二曰"家學之畸"。父母督課若仇讎,母子相對成戰場,此非【顏氏家訓】所謂"威嚴而有慈",實成"相煎何急"之勢。昔孟母三遷為擇鄰,今父母"三陪"(陪讀、陪練、陪考)成常態。蘇軾【晁錯論】言"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教育異化之弊,正在此間。

三曰"師道之艱"。教師困於考核,猶戴枷而舞,模範稱號反成增負之由。韓愈【師說】"傳道授業解惑"之本義,今淪為"傳考綱、授技巧、解試題"。觀教師倉皇就食於道旁,豈非【禮記】"雖有嘉肴,不食不知其旨"之現代悖論?

【周易】有云:"蒙以養正,聖功也。"今之教育,童子目蒙未開而先負千鈞,此非養正,實為斫苗。王陽明【訓蒙大意】謂"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今反其道而行之,豈不痛哉?

建議有三:其一,效法朱熹"循序漸進"之說,按年齒定課業;其二,恢復"游於藝"傳統,使六藝重回課堂;其三,家長當師法曾子"嬰兒啼"之喻(【韓非子】載曾子妻為哄兒言殺彘,終烹彘以全信),勿以虛諾增課業。

結語:教育之道,當如園丁育木,順其天性而輔之。老子云:"大器晚成。"強使樗櫟為棟梁,豈非違天道乎?願教育回歸"如坐春風"之本真,使童子眼中再現求學之欣欣然。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