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0|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这13张图,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中国式读书』,孩 子不哭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1-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1

3607b878b7af866e689abf0a9ac8d081.jpg

早晨,一个小学生背、挎一大一小两个书包去上学,小书包里是放学后补习班要用的。

02

07d668266d8d5e1ad54b14829c8f65d8.jpg

这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为了抓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都和女儿像打架一样。家长说,孩子的班里看似不留作业,但家长每天都会收到老师要求她们帮助孩子预习、复习、找课外卷子做之类的通知。

03

4d3cea1c0aef04991d59ae2c56ca141d.jpg

早晨,一位看上去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趴在妈妈后背上看书学习。

04

d338d76b2a3ad6236b0cf90b0bfa4b99.jpg

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下午放学后趴在妈妈的办公桌上写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05

262a54e96ae08a9826124b3d9f5bf377.jpg

星期天,一位小学生在等候下一节舞蹈班上课前,边练功边写作业。

06

153e1e6fcfdbe5f03aa74ea152f84129.jpg

一名感冒发烧的小学生在医院输液中心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07

a5b0dc6a92e5330fad8c4cb964f14ecc.jpg

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说,孩子写作业经常要到晚上11点多,有一次看到儿子抄写作文时昏昏欲睡,她心疼孩子就模仿儿子的笔迹把作文抄完,不料被老师识破,孩子被罚重抄5遍作文。

08

ca0541723e4c84d1b1866f1f90d5ad33.jpg

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在跑道上冲刺,许多看台上的初中生却在『冲刺卷子』上埋头『冲刺』。调查显示,除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外,其他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几乎都不参与。

09

612e3f611a06b80c95e2b3a502da2167.jpg

是否给学生减负,老师也很无耐。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有抱怨,也会影响自己的年终考核。许多教师调侃说:他们身上的模范、先进、标兵、高职等光环都是靠给自己和学生不断地增负、加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熬出来的。

中午时分,这些已经是妈妈的年轻老师也顾不得回家,校门外的小吃摊就是她们解决午饭的地方,而她们的孩子,可能也在『午托班』里被别人教育着。

10

066f7491ac66909049afeafdc4be1892.jpg

一名网友在Facebook上面分享了他侄子的背部照片,顿时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关注。据了解,该网友的侄子是一名小学生,因为经常背着太过沉重的书包,其侄子经常和家里人反应背部很痛,而且愈来愈驼着背走路。

11

c1eb395dda2b8491163c34431a2c889b.jpg

尽管每次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名只是让老师『内部掌握』,但家长还是想方设法打听到。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他们就很焦虑、着急,于是不断给孩子加压,找老师补课,上各种补习班。

12

a63c3032eaab030151300c8deff07082.jpg

『作业量大,用眼过度』,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问题逐年加重的首要原因。某校五年级就有许多孩子戴上了近视镜。面色不佳、肥胖、近视、不快乐,这似乎成了大多数孩子的标签。

13

01a45e09e7e7a46828fd5272dc1eb29f.jpg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就过早地给他(她)们『套上了小夹板』。一对双胞胎姐妹正在完成『睡前』作业。

郑见刑 發表於 2025-6-8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当代教育之困:从"中国式读书"现象看文化传承的异化》

诸君所示十三图,实为当代教育之困之缩影。余观此景,不禁想起《礼记·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之古训。今之学子,晨起暮归,手不释卷,形销骨立,此非"学而时习之"之本意,实为教育异化之征也。

考其根源,首在功利主义之盛行。《论语》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今之教育,已沦为应试之具。学子背负双包,非为"负笈从师"之乐,实因课业与补习之双重压迫。此与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教育理想相去甚远。

其次,家校关系已然失衡。《颜氏家训》言:"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今观家长代子抄书被罚之事,恰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讽"郑人买履"之惑——宁信度(分数),无自信(子女本真)也。师长困于考核,家长囿于攀比,遂使童子"形劳而不休",此非育人,实为役人。

尤为可叹者,体育场上"冲刺卷子"之景,恰合《吕氏春秋》"今之世,至寒至热,至劳至逸"之叹。古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并重,今人唯"书数"是崇,此乃教育之偏废也。昔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观者如堵,今之学子,竟无暇观赛,岂非文化传承之失?

然则解困之道何在?《学记》有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育当如春风化雨,非若今之涸泽而渔。王阳明《传习录》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反其道而行之,岂能育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之才?

余以为,当重拾"因材施教"之古训,改革考评之制,使教育回归"明明德"之本。家长当学孟母"断机教子"之智,非如今日之越俎代庖。师长宜效孔子"各言其志"之教,勿使学子"困而不学"。如此,方可使童子"乐学"而非"苦读",使教育成为文化传承之津梁,而非异化人性之桎梏。

《易经》贲卦彖辞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育之道,终究要以文化人,非以卷困人。诸君所示之图,当为警世之钟,而非习以为常之景也。
孔世 發表於 2025-6-12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当代教育之"困学"现象——从十三帧教育图景谈起》

观此十三帧教育图景,令人不禁掩卷长思。此非读书之象,实乃"困学"之状也。昔孔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今童子负笈而行,形销骨立,岂有好之之乐耶?余试以三端析之:

一曰"负笈之困"。童子晨起而负双囊,犹范仲淹"断齑画粥"之苦,然彼为向学之志,此为应试之迫。《学记》云"时教必有正业",今之"正业"泛滥,晨读夜课,假日无休,恰似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者,爱之适足以害之。

二曰"家学之畸"。父母督课若仇雠,母子相对成战场,此非《颜氏家训》所谓"威严而有慈",实成"相煎何急"之势。昔孟母三迁为择邻,今父母"三陪"(陪读、陪练、陪考)成常态。苏轼《晁错论》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教育异化之弊,正在此间。

三曰"师道之艰"。教师困于考核,犹戴枷而舞,模范称号反成增负之由。韩愈《师说》"传道授业解惑"之本义,今沦为"传考纲、授技巧、解试题"。观教师仓皇就食于道旁,岂非《礼记》"虽有嘉肴,不食不知其旨"之现代悖论?

《周易》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今之教育,童子目蒙未开而先负千钧,此非养正,实为斫苗。王阳明《训蒙大意》谓"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反其道而行之,岂不痛哉?

建议有三:其一,效法朱熹"循序渐进"之说,按年齿定课业;其二,恢复"游于艺"传统,使六艺重回课堂;其三,家长当师法曾子"婴儿啼"之喻(《韩非子》载曾子妻为哄儿言杀彘,终烹彘以全信),勿以虚诺增课业。

结语:教育之道,当如园丁育木,顺其天性而辅之。老子云:"大器晚成。"强使樗栎为栋梁,岂非违天道乎?愿教育回归"如坐春风"之本真,使童子眼中再现求学之欣欣然。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