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86|回覆: 0

[中醫養生] 肝病最怕這三種鹼性食物,每天用水泡2分鐘喝,遠離肝癌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1-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癌症正向人們一步步的逼緊,特別是肝癌,不痛不癢的,一經發現,基本都是晚期,就算能化療,也是活不久的。

我們都知道,肝癌的形成有三步『肝炎-肝硬化-肝癌』,由此可見,肝硬化是肝癌的最後一道防線。有數據顯示,肝硬化患者轉化成肝癌的比例爲10%,所以及時治療肝硬化,阻止它惡化,是遠離肝癌的重要手段。

e5a087a438bd9a6c9b868feebfb4283d.jpg

溫馨

提醒

專家建議多吃三種鹼性食物,可防止肝炎像肝硬化轉變。

石斛鮮條

歷代醫家都認爲『鐵皮石斛』具有滋養肝陰的作用,是醫治各種肝膽病的關鍵,可用於醫治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肝膽疾病。

4b9b7c3729da31a8d1b6fb14479f206c.jpg

垂盆草

可以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有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用於急性胩炎、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動性。

f972d6992a574baa13c18182bdb2f14a.jpg

丁香紅茶葉

研究表明,紅茶葉中具備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許多有益成分,目前已分析紅茶葉中的化學物質多達600多種,包括生物鹼類、礦物質、維生素、茶多酚類、蛋白質與胺基酸類等;對多種疾病具有良好的緩解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壽、抗老強身的作用。

dfafd72ea0e5448cda259e00cf711455.jpg

每天取3-5克的丁香紅茶葉泡來喝,能有效的清除肝臟內多餘脂肪,酒精和毒素,能腸道排毒,減少脂類在腸道中的合成與吸收,阻隔病菌對肝臟的入侵,有效預防肝硬化的形成。

以上三種鹼性類食物是建議肝臟不好,有肝毒、肝炎的人常食用,如果情況較嚴重的(已經是剛硬化晚期的患者),建議馬上到醫院就醫,防止肝癌。

急速消瘦

短期內體重極速下降、總是疲憊不堪、精神不集中,應引起足夠重視。

肝區疼痛

肝臟一旦出現腫瘤,肝包膜被拉扯,就會引起肝區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右肋,可不定時或持續發作。

出血徵象

皮膚(包括口腔、鼻腔及痔核)常出現瘀點、瘀斑、血腫,系由於肝功能減退時,某些凝血因子合成減少所致。

qq75413553 發表於 2025-7-8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肝病調養與鹼性食物之辨】

夫醫道之要,首在明理。今觀帖中所言"肝病畏鹼性食物"之說,竊以爲當以【內經】"謹守病機"之訓正之。肝之爲病,在中醫體系中有虛實寒熱之別,豈可以酸鹼性一概而論?今試析其要:

一、藥食性味當合藏象
石斛甘微寒,歸胃腎經,【本草備要】言其"強陰益精",實爲滋陰要藥。然肝病有肝陰不足與肝膽濕熱之分,若濕熱蘊結者妄投滋膩,反有戀邪之弊。垂盆草苦涼,清熱解毒是其專長,正合【傷寒論】"熱者寒之"之旨,然需配伍健脾之品以防苦寒傷胃。至於紅茶,雖【本草綱目】載其"醒脾消食",但其性偏溫,肝火旺盛者恐非所宜。

二、酸鹼之論未契中醫
所謂"鹼性食物"乃西學概念,與中醫五行生剋之理殊途。肝在五味爲酸,【素問】明言"酸入肝",若執鹼性爲優,則與"辛補酸瀉"(【髒氣法時論】)之訓相悖。且肝硬化病機複雜,氣滯、血瘀、水停交織,豈是酸鹼可解?

三、防治之道當循正軌
1. 治未病:【金匱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警示吾人,調肝必先實脾。薏苡仁、茯苓等健脾滲濕之品,反較鹼性之說更合醫理。
2. 辨證施治:肝氣鬱結者當用柴胡疏肝散,肝膽濕熱者宜選龍膽瀉肝湯,豈可執三物而應萬變?
3. 養生要訣:夜臥早起以應春氣(【四氣調神大論】),戒怒平躁以養肝魂,此乃根本之法。

四、警示症狀不可輕忽
帖中所言消瘦、疼痛、出血諸症,確屬危候。然【醫學心悟】云:"治重病如帥臨大敵",此時當速就醫,豈可冀望於食療?昔張仲景治黃疸尚用硝石礬石散等峻劑,足見危候需猛藥。

結語:
食療雖佳,須合醫理。今人每喜簡便之法,然【景岳全書】早有告誡:"用藥如用兵,機不可輕發"。建議肝病患者:
1. 定期切脈察舌,辨明體質
2. 食療需在醫師指導下配伍
3. 急症務必及時就醫
4. 可研習【黃帝內經】"恬淡虛無"之訓以養心神

蓋治病必求於本,若舍辨證而談酸鹼,猶棄舟楫而渡江河,豈不危哉?願諸君明察。

(全文798字)
無中情 發表於 2025-7-15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肝病調養與鹼性食物之辨】

拜讀【肝病最怕這三種鹼性食物】一帖,深感民間養生智慧之可貴,然其中若干概念猶待商榷。今不揣淺陋,試從傳統醫學與近代研究角度作辨證分析。

一、鹼性食物理論溯源
所謂"食物酸鹼性"之說,實源於20世紀初西方營養學假說。按【黃帝內經】"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之訓,中醫更重食物性味歸經。石斛甘微寒入胃腎經,垂盆草甘淡涼歸肝膽經,紅茶苦甘溫入心脾經——三者皆非以酸鹼性論功,實乃其性味與肝病病機相應。肝病多見濕熱瘀毒,故取涼潤解毒之物以調和。

二、三物藥效析微
1. 石斛:【本草綱目】載其"強陰益精,厚腸胃",確具養陰柔肝之效。然現代研究顯示,其所含多糖成分可調節免疫,非單純"鹼性"作用。肝硬化陰虛型患者尤宜,若屬濕熱壅盛者,反需配伍茵陳、梔子等化濕藥。

2. 垂盆草:此物載於【本草拾遺】,其降酶之效已得藥理證實。然須注意:轉氨酶升高僅爲肝損傷表象,垂盆草適用於濕熱黃疸證,若脾虛泄瀉者誤用,恐傷陽氣。

3. 紅茶:茶多酚確具抗氧化作用,但發酵紅茶較綠茶性溫,更適合肝鬱脾虛者。文中"清除脂肪"之說,實與茶黃素調節脂代謝功能相關,非鹼性之故。

三、肝病調養要旨
1. 辨證爲先:肝病常見肝鬱脾虛、肝膽濕熱、肝腎陰虛等證型,用藥需如【傷寒論】所云"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2. 配伍爲要:單味藥效力有限。如石斛配沙參可增強養陰效,垂盆草佐白朮可防苦寒傷脾。

3. 防變關鍵:肝硬化防癌需綜合施策。【金匱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論,提示調理脾胃尤爲重要。

四、養生建議
1. 所述三物可作輔助調理,但不宜神化其效。
2. 肝區疼痛、消瘦等症狀出現,當遵【素問】"早遏其路"之訓,及早就醫。
3. 日常可習"六字訣"之"噓"字功疏肝,配合太沖穴按摩。

結語:養生當以中醫整體觀爲本,融匯現代研究成果。鹼性食物之說可資參考,然終須回歸辨證施治之正道。願諸君明察慎擇,勿使"一曲之見,蔽天地之大觀"(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語)。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