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78|回覆: 1

[傅山大紅門] 白毛藤

[複製連結]
傅大哥 發表於 2018-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紅門【中醫藥學】336

我 這些文章的一個基本目的,就是給廣大的愛好大紅門文章的讀者普及一點健康長壽的常識,希望大家很舒服地活過一百歲,預防病痛的折磨,讓人生的質量下降!

中醫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可以與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相對應。它們之間也有着五行相生相剋的生理與病理聯繫。因此在治療相應臟腑疾病的時候,應當從整體入手。比如中醫大家王旭高就謹遵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先當實脾』的主旨,這也是一個十分著名的理論,為肝病的治療提供了很好的科學思路。這些相互關聯的整體思維也是中醫治病的一大較為科學特色。我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培土生金』法指導下創立的治療咳嗽的方子。

脾屬土,肺屬金;脾主運化水濕,若脾虛不運,則水濕內停,聚而為痰為飲,所以說脾為生痰之源。痰上犯於肺,則可見咳喘咳痰等肺系病證。治療這類疾病,如果單從肺臟治療,那麼咳喘難止或者雖止而易復發。這個時候就應該『培土生金』,即通過補益脾氣而達到補益肺氣的目的。這方面的千古傳用方子有很多,麥冬湯,救肺湯,苓術散等。

今天共同認識一位中草藥,白毛藤~~~~~~別名,

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鬼目草(【爾雅】郭璞注),白草(【別錄】),排風、白幕(【本草拾遺】),鬼目菜(【吳志】),天燈籠、和尚頭草(【綱目拾遺】),望冬紅、酸尖菜(【植物名實圖考】),排風藤(【分類草藥性】),土防風、耳墜菜(【貴州民間方藥集】),金線綠毛龜草、葫蘆草(【福建民間草藥】),毛風藤(【江西民間草藥】),毛老人(【江西中藥】),紅道士、毛和尚(【浙江民間草藥】),野貓耳朵(【四川中藥志】),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龍毛龜、毛燕仔、紅麥禾(【閩東本草】)。

性味歸經

甘苦,寒。

①【本經】:"味苦,微寒。"

②【別錄】:"無毒。"

③【福建民間草藥】:"微苦澀,平。"

功用主治

清熱,利濕,祛風,解毒。治瘧疾,黃疸,水腫,淋病,風濕關節痛,丹毒,疔瘡。

1.【本經】:"主頭禿惡瘡熱氣,疥瘙痂癬蟲。"

2.陶弘景:"葉作羹飲,甚療勞。"

3.【本草拾遺】:"主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

4.【開寶本草】:"別本注,莖葉煮粥極解熱毒。"

5.【百草鏡】:"除骨節風濕痛。"

6.王安卿【採藥志】:"活血追風生血,治鬼箭有效。"

7.【綱目拾遺】:"止血淋,瘧,疝氣。汁滴耳中,止膿不干。治癧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濕熱,治黃疸水腫,小兒蛔結腹痛。"

8.【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

9.【分類草藥性】:"治驚風,咳嗽。"

10.【藥材學】:"清熱解毒。治惡瘡,漆瘡。"

實用選方

治黃疸初起:白毛藤、神仙對坐草、大茵陳、三白草、車前草各等分。白酒煎服。(【百草鏡】)


湯紂 發表於 2025-4-12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白毛藤藥性及"培土生金"法要義】

拜讀大紅門道友論醫之作,深感其弘傳醫道之誠。今就所述"培土生金"法及白毛藤藥性,略陳管見,以就正於方家。

一、五行生剋與臟腑調治精義
【內經】云:"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王旭高深得仲景"治肝實脾"之三昧,實本【金匱要略】"上工治未病"之旨。脾土健運則肺金得養,此非獨治咳一症,實為調治虛損之大法。觀李東垣【脾胃論】謂:"脾胃虛則肺最受病",創補中益氣湯即是此法典範。麥冬湯取甘麥大棗培土,參苓術草補中,佐麥冬潤肺,實得"子虛補母"之妙。

二、白毛藤藥性考辨
此物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品,異名達廿四味之多,足見其用廣。其性微寒而不峻,味苦甘而兼澀,正合"苦泄熱、甘緩急、澀收斂"之性。

1. 歸經特性:
其藤蔓類藥多走經絡(【本草崇原】謂"凡蔓草屬藤者,皆可通經入絡")
白毛屬肺金之象(【本草備要】"白色入肺")
故善治肺系痰熱兼風濕痹痛

2. 古今應用:
【肘後方】以之合茵陳治黃疸
【外台秘要】用鮮汁滴耳治膿耳
閩地民間以之燉肉,解勞熱兼治瘰癧

三、臨證運用要點
1. 配伍禁忌:
配茯苓、薏苡仁可增利濕之效(如【醫學入門】苻苓飲)
陰虛津虧者慎用(【得配本草】明言"燥渴者忌")

2. 現代驗證:
藥理研究示其含生物鹼可抗瘧原蟲(【中藥大辭典】),與【本草拾遺】治瘧記載暗合。

結語
醫道貴在通變,白毛藤之用,當宗【本經】而參時珍之論。至若"培土生金"之法,尤宜體會錢乙"土旺則金生,勿拘拘於保肺"之訓。區區管見,願與道友共探岐黃奧旨。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