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75|回復: 1

[傅山大红门] 白毛藤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8-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红门〖中医药学〗336

我 这些文章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给广大的爱好大红门文章的读者普及一点健康长寿的常识,希望大家很舒服地活过一百岁,预防病痛的折磨,让人生的质量下降!

中医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可以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相对应。它们之间也有着五行相生相克的生理与病理联系。因此在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时候,应当从整体入手。比如中医大家王旭高就谨遵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当实脾』的主旨,这也是一个十分著名的理论,为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科学思路。这些相互关联的整体思维也是中医治病的一大较为科学特色。我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培土生金』法指导下创立的治疗咳嗽的方子。

脾属土,肺属金;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不运,则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为饮,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痰上犯于肺,则可见咳喘咳痰等肺系病证。治疗这类疾病,如果单从肺脏治疗,那么咳喘难止或者虽止而易复发。这个时候就应该『培土生金』,即通过补益脾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目的。这方面的千古传用方子有很多,麦冬汤,救肺汤,苓术散等。

今天共同认识一位中草药,白毛藤~~~~~~别名,

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幕(〖本草拾遗〗),鬼目菜(〖吴志〗),天灯笼、和尚头草(〖纲目拾遗〗),望冬红、酸尖菜(〖植物名实图考〗),排风藤(〖分类草药性〗),土防风、耳坠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福建民间草药〗),毛风藤(〖江西民间草药〗),毛老人(〖江西中药〗),红道士、毛和尚(〖浙江民间草药〗),野猫耳朵(〖四川中药志〗),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闽东本草〗)。

性味归经

甘苦,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无毒。"

③〖福建民间草药〗:"微苦涩,平。"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1.〖本经〗:"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

2.陶弘景:"叶作羹饮,甚疗劳。"

3.〖本草拾遗〗:"主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

4.〖开宝本草〗:"别本注,茎叶煮粥极解热毒。"

5.〖百草镜〗:"除骨节风湿痛。"

6.王安卿〖采药志〗:"活血追风生血,治鬼箭有效。"

7.〖纲目拾遗〗:"止血淋,疟,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治疬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湿热,治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

8.〖植物名实图考〗:"治腰痛。"

9.〖分类草药性〗:"治惊风,咳嗽。"

10.〖药材学〗:"清热解毒。治恶疮,漆疮。"

实用选方

治黄疸初起:白毛藤、神仙对坐草、大茵陈、三白草、车前草各等分。白酒煎服。(〖百草镜〗)


汤纣 發表於 2025-4-12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白毛藤药性及"培土生金"法要义》

拜读大红门道友论医之作,深感其弘传医道之诚。今就所述"培土生金"法及白毛藤药性,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五行生克与脏腑调治精义
《内经》云:"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王旭高深得仲景"治肝实脾"之三昧,实本《金匮要略》"上工治未病"之旨。脾土健运则肺金得养,此非独治咳一症,实为调治虚损之大法。观李东垣《脾胃论》谓:"脾胃虚则肺最受病",创补中益气汤即是此法典范。麦冬汤取甘麦大枣培土,参苓术草补中,佐麦冬润肺,实得"子虚补母"之妙。

二、白毛藤药性考辨
此物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品,异名达廿四味之多,足见其用广。其性微寒而不峻,味苦甘而兼涩,正合"苦泄热、甘缓急、涩收敛"之性。

1. 归经特性:
其藤蔓类药多走经络(《本草崇原》谓"凡蔓草属藤者,皆可通经入络")
白毛属肺金之象(《本草备要》"白色入肺")
故善治肺系痰热兼风湿痹痛

2. 古今应用:
《肘后方》以之合茵陈治黄疸
《外台秘要》用鲜汁滴耳治脓耳
闽地民间以之炖肉,解劳热兼治瘰疬

三、临证运用要点
1. 配伍禁忌:
配茯苓、薏苡仁可增利湿之效(如《医学入门》苻苓饮)
阴虚津亏者慎用(《得配本草》明言"燥渴者忌")

2. 现代验证:
药理研究示其含生物碱可抗疟原虫(《中药大辞典》),与《本草拾遗》治疟记载暗合。

结语
医道贵在通变,白毛藤之用,当宗《本经》而参时珍之论。至若"培土生金"之法,尤宜体会钱乙"土旺则金生,勿拘拘于保肺"之训。区区管见,愿与道友共探岐黄奥旨。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