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7|回覆: 1

[家庭教育引導]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過是最低層次的愛!家長分五層,哪層是你 ...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2e97dc478a9e92d178b8addfc47c6cc.jpg

經常聽到這些話:

養不教父之過

有其父必有其子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這些都反映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麼家庭教育主要指什麼呢?

是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往往體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誠信、善良、尊重他人、有禮貌等更多品質方面。通俗的說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

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最開始是取決於父母的。然而很多家長並沒有對家庭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

孩子出現問題,經常是指責學校、社會,很少反思自己。在你控訴應試教育的時候,是否反思自己也是其中的推動者?你是否逼迫孩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在指責社會無序時,你是否給孩子做出了表率……

人民日報曾刊登過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家長們都來看看,你屬於哪一層?

92ddd409cabdcb22949aeee27691ce69.jpg

01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現代家庭生活水平高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除保證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孩子『指啥買啥』。家裡條件沒那麼好,還會覺得是對孩子的虧欠。

9d8dd5918c7f6221f0e5c486a0eeeeef.jpg

有的家長不惜砸鍋賣鐵買學區房;暑假花3萬給孩子報補習班等等。其初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通過這些外在條件輔助孩子更好的學習。

同事張哥說『兒子跟我一點也不親。我這天天忙着工作,加班、出差,不都是為了給他多掙些錢花!』另一同事反駁『現在講究的是陪伴。你再不陪孩子,孩子就長大了!』

父母為小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是應該的,但僅僅在金錢上,在孩子的低層次需求上付出是遠遠不夠的。

02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也一樣。『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有兩位爸爸:

一位爸爸為了做生意,賺更多的錢,他錯過了很多孩子成長的過程。兒子出生、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他都沒趕上。他沒參加過孩子的家長會,甚至僅有的幾次送孩子上學,還經常搞錯班級。

另一位爸爸在業餘時間會陪女兒講故事、散步、做遊戲……逢人就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跟自己特別親。他說『時間不白花,收穫的都是幸福。』

你覺得兩位爸爸,兩個孩子誰更幸福呢?答案不言而喻。時間擠擠總是有的,錢是賺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長卻只有一次。捨得為孩子花點時間,與孩子共同享受成長的過程,別把自己當成家庭教育的局外人。

03

第三層次: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什麼是教育的目標,可能很多家長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你想培養孩子具有的品質:善良、正直、勇敢、誠實、自信;你想讓孩子成為有出息,有前途的人:上重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找好工作、有幸福的人生;這些就是目標。家長根據這些目標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就是完成教育目標的過程。

ee8aa194b3bda992e2a5c29a30752def.jpg

但事實上,很多人對教育孩子沒有具體的目標規劃,想一出是一出,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三年級的芳芳訴苦:

她媽媽給她報了十個輔導班,占據了她所有的休閒、娛樂時間,她感覺自己完全變成了學習機器。除了常規的數學、英語補習,還有一系列特長培訓班,每天放學就是噩夢的開始。而一些舞蹈、書法特長班都是爸媽讓她學的,她並不喜歡。

孩子不感興趣,學這麼多的意義何在?與其畫個好大的圓,將來無法填滿,不如腳踏實地,完成每一個可行的小目標,前提是這些目標的設立必須是和孩子一起規劃的。

04

第四層次:

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托爾斯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初的學習、模仿對象。

同學小林上學的時候是個特立獨行的女孩,經常把頭髮染的五顏六色,通宵玩遊戲,玩極限運動,怎麼瀟灑怎麼來。但她結婚有孩子後像變了一個人,每天用規律的生活來替換從前的率性。為了陪孩子學習,她還參加了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每天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她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還為自己更新了知識庫。

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當代家長不像從前只根據經驗教育,而是對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孩子心理健康學習都有着迫切的需求。通過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讓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加合理,讓孩子的成長少走一些彎路。這就是言傳身教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05

第五層次: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並以身作則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都知道,嗯哼是個很『難搞』的小朋友,有時候面對任務,他沒有安全感,對未知的事情感到害怕,當別的小朋友都去做的時候,電視機前的你可能已經責備他膽小愛哭了。

71444acf864081760359f93b78b76988.jpg

但杜江是這樣做的,他沒有生氣,而是告訴嗯哼這個任務不存在風險,不會遇到可怕的東西,要勇於嘗試,你可以做到,即使做不到也要試一試,爸爸永遠支持你。

但現實中很多家長是怎麼做的呢?

『再哭就不要你了,丟人』

『你怎麼不學學人家』

『笨死了』……

為人父母,最高層次就是時常給孩子懷抱、溫暖,支持、鼓勵孩子去發揮,而父母就是他堅強的後盾。

家長們,你在哪個層次?

問問自己:

除了為孩子花錢,你願意為孩子花時間嗎?

你會與孩子同步學習伴隨孩子成長嗎?

你有在更高層面上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劃嗎?

你在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真的足夠耐心、足夠堅持了嗎?

風清雲逸 發表於 2025-5-4 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庭教育五重境界——從"養形"到"養志"的進階之道】

(一)物質供養乃育子之基
【禮記·內則】云:"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古人重子嗣,然物質供給僅為教養之始基。今之父母以千金購學區房,萬錢付補習班,此猶【顏氏家訓】所謂"但知愛而不知教"者也。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然若止於倉廩之實,則如韓退之【師說】所譏"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二)時間陪伴見教化之功
【周易·家人卦】有云:"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親子相伴非止形影相隨,實乃教化之機。昔孟母三遷,非徒徙居,乃於朝夕相處間察子之變;歐陽修母以荻畫地教子,更見陪伴中之啟慧。此即【孝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之真諦,父母當為子之"首樂師"。

(三)目標規劃顯遠見之明
【學記】言:"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第三層父母已得教育三昧。昔王羲之教子習字,非強求其成書聖,乃在傳筆墨之道;曾國藩課子讀書,重在立"剛日讀經,柔日讀史"之規。此皆【大學】"知止而後有定"之實踐,較之盲目報班者,已得教化樞機。

(四)自我提升合聖賢之教
【論語】載:"其身正,不令而行。"第四層父母深諳此理。謝安隱居東山時,以棋局教子弟從容氣度;程顥、程頤之母侯氏"喜怒不形於色",遂成二程修養根基。此正合【中庸】"率性之謂道"的教化智慧,父母之修為即子女最好之教材。

(五)人格成全達教化之極
【孟子】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最高明之父母,如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所言"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王陽明父王華不阻其格竹,終成心學大家;梁啓超允諸子各擇所愛,遂有"一門三院士"佳話。此乃【易經】"蒙以養正"之至高境界。

結語:
觀此五境,由"養形"至"養志",恰合【朱子家訓】"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的進階之道。今之父母當思:教育非交易買賣,乃生命影響生命之藝術。願天下父母皆能由"捨得花錢"之淺灘,渡至"成全人格"之彼岸,如此方不負"父母惟其疾之憂"的聖賢之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二日未時| 2025/5/28/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