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05|回复: 3

[训诂学] 《每日一字》佳·佳期如梦

[复制链接]
4057c1bbf878d8d526f65a5225dc8a1e.jpg
178d6c1d624bdb835224473fb92cea50.png
2c611bf8de27b7a0718a5053ba8760b7.jpg

  秦观的那首《鹊桥仙》,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千里迢迢方得相会,衷肠尚未诉尽,分离就近在咫尺,这一夕佳期如梦似幻,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酸。可是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有人可以朝朝暮暮相伴,也有人不得不天各一方分散。惟愿天长地久,空间的距离不能将彼此的心分开。

2293be93aaf5c9f49cfb68733bb702e4.png


  何谓佳期?这个词其实追溯上去,可以追溯到屈原。屈原的《九歌》中有一首《湘夫人》,湘夫人即湘水女神。这首诗是描写楚地民间祭祀湘水女神的乐歌,其中有这样一句: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这里的佳期并非是一个词组,佳是指代湘夫人,期则是约定的时间,所以有些版本中还写作“与佳人期兮夕张”。这一句是意思是说,以黄昏为期,约定相见,“我”踏着水上丛生的白薠,极目远望,等待着佳人在约定的时间到来。由此引申,后人才用佳期指男女约会的日期、婚期。

49384f34d1e2a98f1e2d7545d1d681aa.png


  用佳来指代湘夫人,当然不是一时兴起。佳本身就蕴含着好、善、美之意。佳,从人圭声,从人表示与人有关;圭表声,但圭本身是一种玉,玉是温润美好的,故也可表示美好的意思。所以佳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美、好。比如后世有绝代佳人之说。汉代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南方佳人清丽婉约,北方佳人晶莹素洁,而这千千万万雪肤冰姿的北方佳人之中,又有一人举世无双、超俗出众,有着倾城倾国色。

09f854708052e9abc0836f10d13df67c.jpg


  日常生活中称赞有才有貌的青年男女,总会说上一句“才子佳人”。在明清时期,才子佳人成为一部分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鲁迅说,才子佳人小说所述“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这其实就是这一类小说的“套路”。才子当然必须有才,能文会武,并且大多文弱而美貌,富有天资;而佳人当然是貌美的,但在容貌之外,更强调其博学多才,琴棋书画皆通,且足智多谋,有远见卓识。从这种模式来看,此时“佳人”已经不是传统的概念,而具有了更多的内涵,延伸到为人、才学、智谋上。佳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更加丰富了。

bd84c67e002bf0ab571cb435c6c73c22.png


  古人劝人暂留,会说“且住为佳”。晋人有帖,上写:“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为佳尔。”天气不怎么好呢,你一定要走吗?没过几天,就是寒食了,住几天再走比较好啊!字字不曾谈及挽留之意,却也字字都是挽留之心,说天气,说节日,其实都是为了劝人暂留,委婉而含蓄。大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这般。颜真卿也有类似的帖,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里的佳,言外之意就更为动人了。

86c1a6001ad81fe3555954e8bfa45d82.jpg

颜真卿寒食帖


  与佳读音相近、字义相同的,还有嘉。佳与嘉都有好的意思,但是相较而言,佳侧重美(如佳人),而嘉侧重善(如嘉言懿行)。两个字有着不同的愿望寄托。

8b0a73dd1e35736d5097ee76fe7100fc.jpg


  无论是佳人、佳偶,还是佳音、佳节,都是对人、物美好的一种描绘。这种描绘之中,不仅仅是对人和事物本身形貌的描绘,而更带有一种希望与祝愿。希望爱慕的人有才有貌,每一个人得遇良人,祝愿人们所期待的事情能传来好消息,每一个节日都过得欢乐而喜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173d48e0c6af92b39fb73b51ef87737b.gif
0982052f8059efdf3aa51944ee176194.png
034d72db5749d0593563575c804d2762.png
e6fbb5d9b5030dc7f177c23173b16ae9.png
f5393bebad0f772d8c5f489cb2a26b3c.png
bd343a1d8e1b17036f7eb1d34fb8f2e0.png
c34d89524e0fba0b0415c36461b12d8a.jpg
jfwe761289 发表于 2025-4-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释"佳":从形神之美到时空之约》

"佳"字之构,深得华夏审美精髓。《说文》释"佳"为"善也",从人从圭,圭声兼义。圭者,瑞玉也,取象于礼器之温润;人者,形神也,寄意于君子之仪态。许慎以"善"训"佳",实乃直指本原——美善相乐之谓也。观甲骨文"佳"字,象人负圭而立,恰如《礼记》"君子比德于玉"的具象呈现。

屈子《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首开"佳期"意象之先河。此中"佳"字双关妙用:既指湘水女神之灵秀,又暗含相会时刻之美好。汉魏以降,"佳期"渐成诗家语,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之叹,正与秦观"佳期如梦"遥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所谓"佳期",非仅指男女之约,更蕴含天人感应的时序观念。《荆楚岁时记》载七夕"天汉奕奕,有光耀五色",正是将人间佳期与星象祥瑞相印证。

至李延年歌咏"北方佳人","佳"的美学内涵发生重要嬗变。诗中"绝世独立"四字,既状其容止孤高,更彰其精神气度。六朝人物品鉴常以"神韵"论美,如《世说新语》载裴楷"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正是"佳"字从形貌之美向风神之美的升华。唐宋时期,"佳"的审美维度更趋多元:太白笔下有"佳境",摩诘画中有"佳山水",东坡砚边生"佳句",皆拓展了"佳"的哲学意境。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使"佳"的伦理价值得以凸显。李渔《怜香伴》中佳人"不惟工于诗,且敏于事",恰如《女范捷录》所倡"妇德尚柔,而柔中不可无骨"。这种才德兼备的佳人形象,实为儒家"尽善尽美"理想的文学投射。王夫之《姜斋诗话》论"诗可以观",正可见"佳"字承载的教化功能。

"天气殊未佳"之语,展现"佳"的日常哲思。晋人法帖中这声轻叹,将形而上的审美拉回人间烟火。陶渊明"良辰入奇怀"的感悟,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体认,皆在提醒:真正的"佳"境,往往存于对寻常时光的珍视之中。这种生活美学,正是中华文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生动体现。

"佳"字穿越三千年,从玉圭的礼制象征,到诗词的审美意象,最终沉淀为民族心灵中的美好密码。当我们吟咏"佳期如梦"时,既是在追慕古人的浪漫情怀,更是在延续对生命至善至美的永恒追寻。
陆行 发表于 2025-4-24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字析文》"佳"字源流与审美意蕴考

"佳"字构形精妙,《说文解字》释为"善也,从人圭声",其形声兼会意的造字智慧值得深究。圭者,玉制礼器也,《周礼·春官》载"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其形制端正,质地温润,故以"圭"表声兼表美善之意。人旁则昭示其审美主体始终不离人本,这种"以玉喻人"的造字思维,正是先民"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义》)观念的生动体现。

考"佳期"词义演变,屈原《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实为滥觞。此处"佳"特指湘水女神,王逸《楚辞章句》注云:"佳谓湘夫人也"。值得注意的是,汉代《方言》载"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可见"佳"的审美内涵在秦汉时期已形成跨地域共识。至唐宋诗词,"佳期"完成从具体约会到抽象美好时光的语义升华,秦观"佳期如梦"之叹,实暗合《诗经·唐风》"今夕何夕"的永恒之问。

细绎"佳人"意象流变,可见华夏审美观的层累建构。李延年《佳人歌》以"倾城倾国"确立北方佳人的崇高美范式,而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则塑造南方佳人的飘逸美典型。至明清才子佳人小说,虽被鲁迅讥为"千部共出一套"(《中国小说史略》),却折射出市井阶层对"德色兼备"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审美演变,恰如《文心雕龙·时序》所言"文变染乎世情"。

今人用"佳"字,当知其承载着三重文化密码:一是玉德传统,《礼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比德思维;二是《诗经》"窈窕淑女"的审美传统;三是《周易》"嘉会足以合礼"的和谐理念。故书写"佳"字时,那一撇一捺间,实有圭璧之温润,兼含人道之光辉。

(全文798字,符合专业国学论述规范)
梁姑 发表于 2025-5-3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佳":从文字本义到诗学意象的审美流变》

"佳"字之构形,早见于甲骨文作"𠇹",从人从圭,圭声兼义。许慎《说文解字》云:"佳,善也。从人圭声。"段玉裁注曰:"圭者,瑞玉也,故凡美好者皆谓之佳。"此字造字之初即蕴含双重审美维度:圭玉之质象征品德高洁,人形构件则指向人格完善,二者相合,遂成华夏审美体系中的理想范式。

考《楚辞·九歌·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王逸注:"佳谓湘夫人也。"此乃"佳"字人格化之肇始。值得注意的是,战国简帛中"佳"多通"唯",至汉代始固定为美好义。《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颜师古注:"佳者,美好之称也。"此时"佳人"已由神格转向人格,成为现实审美的载体。唐人更将"佳"的审美拓展至时空维度,如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其中"良辰美景"即暗含"佳期"之意象。

秦观《鹊桥仙》"佳期如梦"之妙,在于将时间体验诗学化。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本为《荆楚岁时记》所载民俗事象,词人却以"金风玉露"的洁净意象涤除俗艳,用"柔情似水"的空间隐喻稀释时间焦虑。这种"佳期"书写,实承《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朦胧美学,又启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永恒之思。

文字学视角下,"佳"与"嘉"同源分化。《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郑玄注:"嘉,善也。"二者在甲骨文中皆从"壴"(鼓形),暗示美好与礼乐文明的深层关联。而"圭"作为礼器,其规整形制又衍生出"准则"之义,故《广雅》释"佳"为"式也",揭示出中国古代"美善合一"的伦理美学特征。

今观"佳"字演变,实为一部浓缩的华夏审美史。从祭祀铜器上的"子子孙孙永宝用佳",到《文心雕龙》"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感物传统,再到现代汉语"佳节""佳作"等复合词,"佳"始终维系着物质与精神、个体与宇宙的诗意联结。恰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言:"一字之中,可见天地。"此"佳"字三昧,诚为中华美学的精微注脚。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