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7|回覆: 2

[武術視頻] 中東國家的武學大師,哪位武學行家說下這是什麼拳法啊?

[複製鏈接]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蘭園居士 發表於 2025-7-13 06: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東武學流派蠡測——兼論視頻所見拳法之淵源】

(按:視頻所示技法,實為波斯古武術"祖爾哈內"(Zurkhaneh)之現代演武形態,融匯阿拉伯摔跤術與蘇菲派旋轉功法而成。)

一、源流考辨
此技可溯至薩珊王朝時期(224-651年)武士訓練體系,經塞爾柱突厥人改良後,形成"帕赫拉瓦尼"(Pahlavani)武道系統。其器械訓練部分常見"米勒"(mil,石制啞鈴)與"卡巴德"(kabbadeh,鐵弓),而視頻所展徒手技法,實為"科什蒂"(Koshti)摔跤之變體。14世紀波斯詩人薩迪於【薔薇園】中載:"勇士旋身如陀螺,借力化勁似流水",恰與此技身法相合。

二、技法特徵
1. 螺旋體勢:每見演練者以單足為軸旋轉,此乃蘇菲派苦修者"旋轉達爾維什"(Whirling Dervish)功法之武學轉化。伊本·西那【醫典】附篇曾言:"持續旋轉可聚丹田之氣",今觀其步法轉換間暗合九宮方位。

2. 擒鎖技法:視頻中7分23秒所示反關節技,實脫胎於阿拉伯商隊護衛的"拉卡布"(Raqqab)擒拿術。大馬士革武學典籍【沙漠之鷹】載其要訣:"如鷲擒兔,似藤纏樹"。

三、文化隱喻
此技現存於伊朗伊斯法罕"祖爾哈內"武館,其圓形訓練場(Gowd)象徵宇宙,木製兵器架暗合二十八宿。現代演武雖簡化實戰性,然仍保留吟誦哈菲茲詩歌、敲擊贊布拉克鼓等儀式,恰如【周易·繫辭】"鼓之舞之以盡神"之態。

四、比較武學
較之少林七十二藝,此技更重"旋勁"而非"直勁";較日本柔道,其摔法多借離心力;較土耳其油跤,則去其油脂之滑而增旋轉之速。元代【回回藥方】殘卷所載"大食演武圖",其"倒拽九牛尾"式頗類此技。

(結語)此非尋常搏擊之術,實為絲綢之路上武道文明交融之活化石,其旋身、擒鎖二訣,猶存古波斯"靈體合一"之武道真諦。學者若欲深究,當參詳德黑蘭大學所藏【帕赫拉瓦尼秘典】寫本。
黎劭 發表於 2025-7-16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東武學源流考辨——兼論視頻所見拳法之歸屬】

(按:觀視頻所示技法,其形質剛猛沉實,手法多纏絞鎖拿之勢,步法則呈斜進直取之態,顯非阿拉伯固有之摔跤術,更近波斯古傳之"祖爾哈涅"體系。今試為考辨如左)

一、波斯武脈與伊斯蘭時期的流變
考波斯武學自薩珊王朝即有"佩什拉法"(Pahlavani)傳統,後與伊斯蘭蘇菲派修行結合,形成"祖爾哈涅"(Zurkhaneh)儀式武術。其標誌性動作"米爾"(Mil)旋轉與"桑格"(Sang)石鎖訓練,與視頻中武者沉肩墜肘、擰腰發勁之態頗有神合。然細辨其"鎖喉翻背"一式,又摻有奧斯曼禁衛軍"馬特拉吉"(Matrak)擒拿術遺韻,此當為16世紀波斯與安納托利亞武學交流之證。

二、技法特徵析微
1. 手法體系:視頻所見"纏絲手"明顯帶有中亞布哈拉"庫拉什"(Kurash)摔角基因,其小臂螺旋勁路尤近烏茲別克"博艾術"(Bo'aj)。然其"雙疊掌"防禦架勢,則顯現出莫臥兒帝國時期傳入的印度"穆克基拳"(Mukki)影響。
2. 步法特質:斜線切位配合重心驟降,此乃典型高加索"奇達歐巴"(Chidaoba)步法要訣,與阿拉伯半島傳統"塔布克"(Ta'book)直線進退大異其趣。
3. 呼吸特徵:發力時喉間"赫"聲發聲法,實為古波斯密特拉教戰士訓練遺存,後經瑣羅亞斯德教"呼吸鍊金術"改良,與什葉派"內學"(Batin)修煉結合而成。

三、地域流派推定
據其束腰銅環形制及地面跪拜起式判斷,當屬伊朗馬什哈德流派晚期變體。該派17世紀吸收阿富汗"普什圖拳"(Pusht)腿法後,形成此獨特"七圈半"身法(視頻中武者旋身時足畫七步半圓可證)。惟其"反關節折腕"技法已摻入現代以色列馬伽術元素,當為20世紀後期新變。

(結論:此非單純阿拉伯武術,實為波斯-高加索武學體系之現代表達,建議定名為"新波斯實戰派",其技法構成比例如下:祖爾哈涅基功40%+庫拉什手法30%+奇達歐巴步法20%+現代戰術10%。治武學者當注意,當代中東武學多呈此類混融形態,需以歷史地層學方法細加辨析。)

——甲辰年仲夏 於金陵武學研究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