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太極站樁養生之理法——與陳小旺先生商榷】
陳小旺先生"站好太極樁功夫百病不生"之說,雖彰顯太極養生之效,然細究之,未免有失中道。今試以傳統養生理論為本,參酌醫武典籍,析論站樁養生之要義。
一、站樁養生機理考源 【黃帝內經】言"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實為站樁理論雛形。王宗岳【太極拳論】"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八字,乃站樁核心要領。考諸家樁法,皆以調形、調息、調心為三大綱目: 1. 調形者,需合"立身中正"之要,百會-會陰成一線,肩井-湧泉相呼應,此即【十三勢行功心解】"立如平準"之謂 2. 調息者,當循"深細勻長"之法,漸達"胎息"之境,契合【莊子】"真人之息以踵"之說 3. 調心者,貴在"精神內守",非頑空亦非執着,恰如【周易參同契】"真人潛深淵"之喻
二、"百病不生"說辨正 【養性延命錄】早有警示:"導引之士,養形之人,不可不知醫理。"站樁雖具疏通經絡、培補元氣之效,然須明三要: 其一,個體差異。【醫宗金鑒】云:"人之稟賦不同,病之虛實各異。"站樁時辰、強度當因人制宜,老者宜取高位樁,病者當輔以藥物。 其二,病理限制。張仲景【金匱要略】指出"五勞七傷"需藥物調理,單憑導引恐貽誤病機。臨床常見骨結核、嚴重高血壓者,反因過度站樁加重病情。 其三,練養結合。【遵生八箋】強調"三分練七分養",需配合四時起居、飲食情志,非一樁可概全功。
三、科學站樁建言 1. 次第分明:宜從高位渾圓樁入手,漸入三體式等低樁,切忌貪功冒進。【太極拳譜】明訓:"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2. 醫武互參:可借鑑【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針對不同體質配伍相應樁勢,如肝鬱者多練撐抱式,脾虛者側重升降式。 3. 動靜相濟:參照孫思邈"常欲小勞"之說,站樁需與雲手、單鞭等動功相配合,方合陰陽互根之道。
結語:站樁實為養生至寶,然須破除"萬病皆治"之迷思。昔年楊澄甫先生教導弟子"太極拳是活樁",正道出動靜相宜之真諦。學者當以【內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為圭臬,使太極功法真正成為"治未病"之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