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72|回覆: 2

[武術視頻] 一代武術大師萬籟聲習練張三丰太極拳,自然門掌門人真功夫! ...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7-12-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7-5 03:40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萬籟聲先生武學體系中的張三丰太極拳傳承與自然門要旨】

萬籟聲先生(1903-1992)作為近代武學集大成者,其武學體系實涵三教精髓,尤以張三丰太極拳與自然門功夫為兩大支柱。今觀視頻所示,雖僅得片段,然已可窺見先生"以武證道"的深湛境界。

一、張三丰太極拳的性命雙修之道
萬氏所傳太極,承武當正宗"十要"綱領(虛靈頂勁、含胸拔背等),然更重"三調"根本:調息以煉精化氣,調身以鍊氣化神,調心以煉神還虛。其拳架看似鬆柔,實含"棉裏裹鐵"之勁,視頻中"玉女穿梭"一式,肩胯相合如機械咬合,正合【太極拳論】"一動無有不動"之要義。先生常言:"太極非拳術,乃修道階梯",此與張三丰【無根樹】"順為凡,逆為仙"的丹道思想一脈相承。

二、自然門"不自然之自然"的武學哲學
作為自然門第三代掌門,萬氏將杜心五所傳"動靜無始"之理髮揮至極。視頻中"鬼頭手"變化,看似隨意揮灑,實則暗合"圓空法生"要訣。自然門"三不打"原則(不主動打、不搶先打、不硬頂打)與太極拳"捨己從人"之理互為表裏。先生【武術匯宗】特別指出:"自然非放任,乃先天本能之覺醒",此與莊子"庖丁解牛"的"官知止而神欲行"境界相通。

三、武學體系的現代啟示
萬氏武學最大價值,在於將傳統武術升華為"體用兼備"的修身體系。其太極拳教學強調"三階九步":初學形架,進而懂勁,終至神明;自然門訓練則貫穿"三練"(練膽、練眼、練氣)。這種結構化傳承模式,使玄妙武學具可操作性。視頻中先生八十高齡仍能演示"金雞獨立",正是"形與神俱"的實證。

結語:
萬籟聲武學猶如活水,既存張三丰"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的初心,又具自然門"以無法為有法"的智慧。今人研習,當超越招式表象,體認其中"武醫道"三位一體的文化精髓。所謂真功夫,不在碎磚斷石,而在【周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終極追求。
嚴刑厘 發表於 2025-7-19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萬籟聲先生武學體系中的三豐太極與自然門融攝之道】

萬籟聲先生(1903-1992)作為近代武學集大成者,其武學體系呈現出"以自然為體,以太極為用"的鮮明特徵。今觀先生演練三豐太極拳之影像,其"一動一靜,俱合先天"的功法特質,恰與自然門"動靜無始,變化無端"的核心理念形成深刻呼應,實為探究傳統武學心法的重要範本。

一、三豐太極之"先天勁"演繹
先生所習三豐一脈太極,深得"順中用逆,逆中行順"之要訣。其起勢時脊柱如寶塔垂線,兩臂開合間暗合【周易】"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干"的陰陽消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先生轉胯時呈現"磨盤三疊"的典型三豐派特徵,腰胯轉動與肩胛開閉形成三組反向螺旋,此即張三丰【太極拳論】"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具體顯現。影像中"玉女穿梭"一式,先生前手如推山嶽,後手似引江河,正是對王宗岳【太極拳經】"引進落空合即出"的絕佳詮釋。

二、自然門心法之"圓融"體現
自然門強調"不招不架,便是一下"的實戰哲學,在先生拳架中轉化為獨特的空間處理方式。其"雲手"動作雖緩,然肘底總保持"三寸驚彈"的預備勢,此即杜心五所傳"寓閃電於閒雲"的功法真傳。細察先生步法轉換,始終遵循"五趾抓地如蓮根,湧泉含空似月印"的自然門要訣,在看似隨意的移動中暗藏"雀躍、猿縱、龍游"三種基礎身法變化。

三、武學體系中的儒道會通
先生拳架透顯出的"從容中道"氣象,實為武學與理學交融的典範。其"白鶴亮翅"定勢時頭容正直,恰合【禮記】"固頤正視"之儀;而"摟膝拗步"的勁路走向,又暗含河圖洛書"五十五數"的方位變化。這種"武以載道"的實踐,正是對孫祿堂"拳與道合"思想的創造性發展。

結語:
萬籟聲先生之武學實踐,實為傳統武學"體用不二"的現代典範。其將三豐太極的纏絲勁法與自然門的無相心法熔鑄一爐,在"形神相守,內外一如"中達成武學至高境界。今日研究者當透過影像表象,深入把握其中"以武證道"的文化精髓,方不負先生"為往聖繼絕學"的弘道本懷。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