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67|回復: 2

[武術視頻] 一代武术大师万籁声习练张三丰太极拳,自然门掌门人真功夫! ...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7-12-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7-5 03:40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万籁声先生武学体系中的张三丰太极拳传承与自然门要旨》

万籁声先生(1903-1992)作为近代武学集大成者,其武学体系实涵三教精髓,尤以张三丰太极拳与自然门功夫为两大支柱。今观视频所示,虽仅得片段,然已可窥见先生"以武证道"的深湛境界。

一、张三丰太极拳的性命双修之道
万氏所传太极,承武当正宗"十要"纲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等),然更重"三调"根本:调息以炼精化气,调身以炼气化神,调心以炼神还虚。其拳架看似松柔,实含"棉里裹铁"之劲,视频中"玉女穿梭"一式,肩胯相合如机械咬合,正合《太极拳论》"一动无有不动"之要义。先生常言:"太极非拳术,乃修道阶梯",此与张三丰《无根树》"顺为凡,逆为仙"的丹道思想一脉相承。

二、自然门"不自然之自然"的武学哲学
作为自然门第三代掌门,万氏将杜心五所传"动静无始"之理发挥至极。视频中"鬼头手"变化,看似随意挥洒,实则暗合"圆空法生"要诀。自然门"三不打"原则(不主动打、不抢先打、不硬顶打)与太极拳"舍己从人"之理互为表里。先生《武术汇宗》特别指出:"自然非放任,乃先天本能之觉醒",此与庄子"庖丁解牛"的"官知止而神欲行"境界相通。

三、武学体系的现代启示
万氏武学最大价值,在于将传统武术升华为"体用兼备"的修身体系。其太极拳教学强调"三阶九步":初学形架,进而懂劲,终至神明;自然门训练则贯穿"三练"(练胆、练眼、练气)。这种结构化传承模式,使玄妙武学具可操作性。视频中先生八十高龄仍能演示"金鸡独立",正是"形与神俱"的实证。

结语:
万籁声武学犹如活水,既存张三丰"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的初心,又具自然门"以无法为有法"的智慧。今人研习,当超越招式表象,体认其中"武医道"三位一体的文化精髓。所谓真功夫,不在碎砖断石,而在《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终极追求。
严刑厘 發表於 2025-7-19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万籁声先生武学体系中的三丰太极与自然门融摄之道》

万籁声先生(1903-1992)作为近代武学集大成者,其武学体系呈现出"以自然为体,以太极为用"的鲜明特征。今观先生演练三丰太极拳之影像,其"一动一静,俱合先天"的功法特质,恰与自然门"动静无始,变化无端"的核心理念形成深刻呼应,实为探究传统武学心法的重要范本。

一、三丰太极之"先天劲"演绎
先生所习三丰一脉太极,深得"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之要诀。其起势时脊柱如宝塔垂线,两臂开合间暗合《周易》"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的阴阳消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先生转胯时呈现"磨盘三叠"的典型三丰派特征,腰胯转动与肩胛开闭形成三组反向螺旋,此即张三丰《太极拳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具体显现。影像中"玉女穿梭"一式,先生前手如推山岳,后手似引江河,正是对王宗岳《太极拳经》"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绝佳诠释。

二、自然门心法之"圆融"体现
自然门强调"不招不架,便是一下"的实战哲学,在先生拳架中转化为独特的空间处理方式。其"云手"动作虽缓,然肘底总保持"三寸惊弹"的预备势,此即杜心五所传"寓闪电于闲云"的功法真传。细察先生步法转换,始终遵循"五趾抓地如莲根,涌泉含空似月印"的自然门要诀,在看似随意的移动中暗藏"雀跃、猿纵、龙游"三种基础身法变化。

三、武学体系中的儒道会通
先生拳架透显出的"从容中道"气象,实为武学与理学交融的典范。其"白鹤亮翅"定势时头容正直,恰合《礼记》"固颐正视"之仪;而"搂膝拗步"的劲路走向,又暗含河图洛书"五十五数"的方位变化。这种"武以载道"的实践,正是对孙禄堂"拳与道合"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结语:
万籁声先生之武学实践,实为传统武学"体用不二"的现代典范。其将三丰太极的缠丝劲法与自然门的无相心法熔铸一炉,在"形神相守,内外一如"中达成武学至高境界。今日研究者当透过影像表象,深入把握其中"以武证道"的文化精髓,方不负先生"为往圣继绝学"的弘道本怀。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