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65|回復: 2

[诗词赏析] 〖史海钩沉〗五千年来最美古诗词,美到极致!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7-12-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千年来最美古诗词,美到极致!

最美的古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的地方,且跟随诗词君一起,慢慢品味隽永的墨香......

79ee6172e1d8872a5a90cf6c69954c83.jpg

时光再美,怎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性德〖木兰词〗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

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9ae7f9e2ce1fddac2211a9766f0b7304.jpg

没有距离,便少了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时光的流逝,距离的遥远,可以使人淡忘很多往事,但彼此间的爱意,却永远都不会磨灭。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才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050021feb77d2a804edd3352954e1513.jpg

以蓦然一眼为始,以相伴一生为终。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先秦〖击鼓〗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其实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也就够了。

adcd493ab3ed54c24b7f735f50ccddbe.jpg

世间再多纷繁,也抵不过最爱的人的一个眼神一个拥抱。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亲阅沧海,再没有见过真正的波浪;履历巫山,世上哪还有入眼的云彩?轻轻挥去一路上迷离的风景,我的心只和你的音容紧紧相依。

见多了舞榭楼台,灯红酒绿,看惯了莺歌燕舞,花径逶迤。就算把俗世的春色尽收眼底,也比不上梦里看一眼你盈盈的笑意。

8ac4f0b7b182f6d76f89aac2e42d6c15.jpg

韶华流逝,物是人非,风亦感伤,人亦彷徨。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过尽,才开始知道回头;要等到流离失所,才开始懂得珍惜;等到物是人非,才会开始怀念。

6a53d9c6d252b7f5e8ff86da146234ac.jpg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往阴暗处寻找我们心中的她,却总不见其影踪,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5ae604edd659d81237b515819f6b64ca.jpg

当真正的美好逝去的时候,回忆,又能挽留什么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一个『已』字,可怕至极。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懂得珍惜。

aeaf01cb46ee943d5f5a09b5068900ea.jpg

一思一念是情节,一步一遥是想念,一夜一盼是枉然,一烟一雨是十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

哪怕是苏轼那样的豪迈男儿,对着亡妻的坟墓,也只剩感伤。

十年是一个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长,却足以让一个呱呱婴儿变成一个懂事孩童,足以让一个满怀热血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年。

c0a9106e209e870c9cdfcfdbfa02b047.jpg

提升自我的唯一法则是不断学习,吸取能量。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永葆活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一次旅程。

616735e0e221e68649da3c84f8e26a68.jpg

生活要懂得豁达,不怕霜花凋落,不怕风雨叠加。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跌宕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来源:诗词天地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25-5-11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诗词审美中的"初境"与"化境"——兼评五千年诗心之粹》

(一)论"初见"之境与诗道本真
纳兰"人生若只如初见"之语,诚得诗家三昧。王国维《人间词话》谓"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正与此境相通。然细究之,"初见"之美非徒在新鲜,实乃《文心雕龙》"神与物游"之初始状态。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晏殊"不如怜取眼前人",皆展现中国诗学"即目会心"的审美范式。此等境界,非特清代独有,实为诗道一脉相承之精髓。

(二)"天涯共此时"的空间诗学
张九龄《望月怀远》构建的审美空间,暗合《诗经》"蒹葭苍苍"的隔空对话传统。钱钟书《管锥编》论"通感"时指出,中国诗人善以空间距离酿就情感张力。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苏轼"千里共婵娟",皆承此"隔而不断"的美学智慧。这种"心理距离说",较之西方布洛理论早启千年。

(三)"执子之手"的永恒母题
《击鼓》之句可追溯至《周易》"二人同心"的哲学原型。朱熹《诗集传》释此:"非特男女之情,乃人伦大义。"考汉乐府"结发为夫妻"、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可见此母题在诗史中的变奏。值得注意的是,先秦质朴表达至唐宋转为意象化呈现,恰印证严羽《沧浪诗话》"诗有别材"的演进规律。

(四)元稹悼亡诗的情感考古
"曾经沧海"之喻,实脱胎于《楚辞》"沅有芷兮澧有兰"的比兴传统。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指出,此诗开创了"以极端否定表极致肯定"的抒情范式。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陆游"曾是惊鸿照影来",皆属此脉。这种"否定性修辞",构成中国爱情诗词特有的悲剧美学。

结语:
五千年诗心,实为一部情感认知的文明编码史。从《诗经》的质朴到清词的婉转,不变者乃"温柔敦厚"(《礼记·经解》)的诗教本质。今人读诗,当如宗炳"澄怀味象",既感其情韵,复识其理路,方得真谛。诗道之粹,正在这情志与理趣的浑融无间。
把酒忘韵 發表於 2025-5-13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札记】论诗词至境与生命情志之交融

拜读《史海钩沉》所辑五千年诗萃,深感编者慧眼独具。诗词之"美到极致",实乃情志与文字相激荡而生之境界。今试以"意象三境"说析之,或可窥见古人立言之道。

一、初境:物象之美
纳兰"人生若只如初见"之叹,非独言情变,实暗合《周易》"几者动之微"之理。初见之纯粹,恰似《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惊鸿一瞥,乃未受世俗沾染的本真状态。张九龄"海上生明月"之景,承袭谢庄《月赋》"素月流天"的澄明意象,此般物象经营,正如《文心雕龙》所言"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构成诗词最表层的视觉之美。

二、中境:情志之真
《击鼓》"执子之手"之誓,非仅儿女私情,实为《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典范。考西周战士盟誓制度,此诗当是"军中之约"的文学转化,故有"死生契阔"的厚重。元稹"曾经沧海"之喻,看似极言专情,实则暗含《孟子》"观水有术"的哲学观照——以沧浪之浩荡喻人格之澄明,此乃情语中见道心的绝妙例证。

三、上境:哲思之远
"去年今日此门中"之怅惘,表面是崔护的个体记忆,实则演绎着《庄子》"交一臂而失之"的永恒命题。这种时空错位的痛感,与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构成互文,共同诠释着《易经》"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宇宙意识。至若苏轼"人生如逆旅"之悟,更是将诗境提升到《金刚经》"应无所住"的禅哲高度。

昔王国维论词分"隔"与"不隔",今观所选诸作,皆达"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的化境。然须明晓:诗词之极致美,不在辞藻之工,而在《诗品》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生命体验。读者若能以"澄怀味象"之心品读,自可于平仄间触得古人血脉,在韵律中照见本来面目。

(全文798字,谨依传统札记体例,不作冗长考据,但求发明诗心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