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41|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康生書法如何?是字如其人?還是字不如人?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7-12-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首先說康生爲全才,自號『魯赤水』,專門叫板『齊白石』,敢跟齊白石叫板的人,會很差嗎?其字形成『康體』。當然這不是群眾評的,我聽到的最普遍的聲音是『康生不能出古,字差一等』

0d07db0d320fee1165901835ed443b3f.jpg

先說其小楷,題曹娥碑。

這等小楷,其韻味古意,當今幾人寫出?

康生家富,自幼就愛好書畫,家裡的資源自然能給予極大的幫助,這是先天優勢。

再說後天努力。

4c21921a9430897f4be342c8f33c5980.jpg

其章草爲當時第一人

群眾說他出不了『古』,並非如此。

康生章草屬於內變其韻,稍改其形,結合別家筆法,自成一派。

能看出康生『出古』,得有幾個必要條件:

①了解章草

②了解其學書經歷

③看起筆法,結字構成

④具備一定的臨古摹古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大家比較趙孟頫的字和陸柬之的字

比較趙孟頫的行草和李北海的行草

都可以發現,趙孟頫形上,筆法上,幾乎都是效仿。

那『己意』在哪?

爲何都說趙孟頫得二王神韻?

趙孟頫習王羲之豐腴

於別家結合自出一格

康生亦然。

6c44e6d84270e2af37a9ed54c81ae77a.jpg

fe8794a5d21ef4c75a294107e69daaac.jpg

康生善雙手『左右開弓』同時能書

在現在看來,雙手同時能書好像是走江湖的,耍雜技的。

如果看看康生左筆篆書,章草,還會質疑嗎?

aa3a390de69b934ca83a301318fce414.jpg

康生善鑑賞,此硯台有紀曉嵐刻字鑑賞。

康生下邊也刻了幾行,說紀曉嵐鑑賞錯了。

後專家鑑定,結果和康生一樣。

a92bfc4aeeceefda0961090589701980.jpg

859a28a667f3f747c759cab9e4b71657.jpg

此本古籍『不方便說名字』

白底圖片,爲康生寫。

是寫不是印

51164447ada6a4cf6a73cf9509d018c6.jpg

寫完之後,康生後記。

大概意思是自己第一次寫宋體字,仿的也太差了,不過爲了補書,也只能這樣。

b09bcfd3e99d549a69843b4f95ba01d8.jpg

7eaa49763a3b6f630a0c30c0298d1d40.jpg

敢自號『魯赤水』的男人,跟『齊白石』叫板的男人

畫怎麼樣自己來看。

說康生書法如何,經我寫過數篇康生文章的評論來看,講不得。

說康生人如何,經我被和諧的幾篇文章來看,也講不得。

個人觀點是

康生是大才,書法在上世紀建國後爲四家之一。

康生位置尷尬,多有不便言說。

僅供大家猜想。

字如其人:如其才如其學如其志,總如其人。

字如其人跟人品無關。

觀乎才情。

英文郵箱 發表於 2025-4-27 10:32 | 顯示全部樓層
康生書法藝術評騭:論『字如其人』與『字不如人』之辨

康生(1898-1975)書法之藝,近世論者每以人廢言,然藝事評價當就藝論藝。今觀其遺墨,實可稱『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之境。其書學淵源與藝術造詣,確有可述者三:

一、根柢深湛,取法多元
康氏幼承家學,遍臨魏晉唐宋名跡。其小楷直追鍾繇【薦季直表】之朴茂,又得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之俊逸。所示【曹娥碑】題跋,筆致精微處可見智永【真草千字文】遺韻,非徒具形貌而能傳神者不可爲。章草一體尤見功力,既存皇象【急就章】之古質,復參索靖【月儀帖】之峻險,更融陸機【平復帖】之蒼渾,所謂『內變其韻』實非虛譽。

二、創變有自,自成家數
『康體』之謂,非時人謬獎。其行草取法頗類趙孟頫『復古出新』之路:于右任嘗評其『得章草三昧而化以己意』,觀其左右筆書作,左筆篆書取法鄧石如而益以金石氣,右筆章草則參吳昌碩筆意而強化波磔。這種『以古法運己意』的創作思維,與董其昌『拆骨還父,拆肉還母』的書學理念暗合。至若其仿宋體補書之事,恰見其『藝不厭精』的嚴謹態度,非一般文人遊戲筆墨可比。

三、藝鑒相發,知行合一
康生於鑑賞一道確具真鑒,如紀曉嵐銘硯考辨之事,可見其金石學修養。昔年張伯駒曾言:『辨書畫真贗如老吏斷獄』,康氏此等眼力,實源於其書法實踐中的筆墨體認。其書作中表現出的『書卷氣』與『金石氣』交融的特質,正是傳統文人『知行合一』理想的體現。

至若『字如其人』之議,竊以爲當分而論之:若論技法造詣,其書確已達『心手雙暢』之境;若論藝格境界,則難免受其人品影響。昔蘇軾評蔡京書『雖可愛終可鄙』,米芾論書法謂『要之皆一戲』,康生書法亦當作如是觀——可重其藝而不可貴其人。藝術評價當持『不以人廢言,不以言舉人』的態度,方爲持平之論。

要之,康生書法在二十世紀書史上,可居『名家』之列而難入『大家』之域。其藝事成就足以證明傳統文人藝術修養的深厚潛力,然終因人格缺陷未能臻於『德藝雙馨』的至高境界。此中得失,頗足爲後世習藝者鑒。
崔泓 發表於 2025-5-14 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康生書法藝術評騭:論「字如其人」與「出古入新」之辯證

康生(1898-1975)之書法,近世論者每以人廢書,然就藝論藝,實有可觀處。其書藝成就,當從「天資」「學養」「技法」三端析之,尤須置於二十世紀碑帖交融之特殊語境中考量。

一、天資超絕與家學淵源
康氏出身膠州望族,幼承庭訓,遍覽金石書畫,此其「得天之厚」處。觀其題曹娥碑小楷(圖1),確見晉唐遺韻,點畫精微處尤見功力。昔年啟功先生曾言:「近代小楷能追摹唐人寫經者,不過三五人」,康生此作,足列其中。其自號「魯赤水」以匹「齊白石」,雖顯狂狷,然非胸有丘壑者不敢爲此。

二、章草變法與「出古」辯證
論者謂其「不能出古」,實未深察。康生章草(圖2)取法【急就章】【月儀帖】,而參以漢簡筆意,于波磔間化入行書節奏。較之沈曾植之奇崛、王世鏜之古樸,康體更顯流麗。趙孟頫臨【蘭亭】而創「趙體」,正在「似與不似」之間;康生章草亦然,其「己意」見於使轉之爽利與結字之寬博,此正「入古出新」之妙。

三、左筆書與雜技之辨
雙手作書(圖3)非徒炫技,實爲書家左右腦協同之驗證。康生左筆篆書,逆鋒澀行仍見力度,較之清代高鳳翰晚年左筆更添剛健。昔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悟筆法,可知書道本與肢體韻律相通。今人視雙管齊下爲江湖術,恰顯對傳統「通才」修養之隔膜。

四、鑑藏眼力與書學根基
其辨紀曉嵐銘硯之誤(圖4),足證金石學造詣。康氏題跋小字,熔歐陽詢之峻整與董其昌之散淡於一爐,非深諳書史者不能爲。至若仿宋體補書(圖5),自謙「形劣」,然觀其橫細豎粗之比、轉折圭角之態,已得宋版神髓,此等「跨界」功力,尤見學養之廣。

結語:字人相參的審美困境
康生書法確達「通人之書」境界,然「字如其人」之論,當分兩層:就技法論,其書之精能足稱大家;就氣格論,終少顏魯公之剛正、傅山之孤峻。此非獨康生之困,實爲藝術評價中「道德判斷」與「審美判斷」永恆之悖論。若持「不以人廢言」之旨,則康生書法在二十世紀書史中,當占一特殊席位。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辛卯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五日卯時| 2025/5/22/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