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80|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康生书法如何?是字如其人?还是字不如人?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7-12-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首先说康生为全才,自号『鲁赤水』,专门叫板『齐白石』,敢跟齐白石叫板的人,会很差吗?其字形成『康体』。当然这不是群众评的,我听到的最普遍的声音是『康生不能出古,字差一等』

0d07db0d320fee1165901835ed443b3f.jpg

先说其小楷,题曹娥碑。

这等小楷,其韵味古意,当今几人写出?

康生家富,自幼就爱好书画,家里的资源自然能给予极大的帮助,这是先天优势。

再说后天努力。

4c21921a9430897f4be342c8f33c5980.jpg

其章草为当时第一人

群众说他出不了『古』,并非如此。

康生章草属于内变其韵,稍改其形,结合别家笔法,自成一派。

能看出康生『出古』,得有几个必要条件:

①了解章草

②了解其学书经历

③看起笔法,结字构成

④具备一定的临古摹古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大家比较赵孟頫的字和陆柬之的字

比较赵孟頫的行草和李北海的行草

都可以发现,赵孟頫形上,笔法上,几乎都是效仿。

那『己意』在哪?

为何都说赵孟頫得二王神韵?

赵孟頫习王羲之丰腴

于别家结合自出一格

康生亦然。

6c44e6d84270e2af37a9ed54c81ae77a.jpg

fe8794a5d21ef4c75a294107e69daaac.jpg

康生善双手『左右开弓』同时能书

在现在看来,双手同时能书好像是走江湖的,耍杂技的。

如果看看康生左笔篆书,章草,还会质疑吗?

aa3a390de69b934ca83a301318fce414.jpg

康生善鉴赏,此砚台有纪晓岚刻字鉴赏。

康生下边也刻了几行,说纪晓岚鉴赏错了。

后专家鉴定,结果和康生一样。

a92bfc4aeeceefda0961090589701980.jpg

859a28a667f3f747c759cab9e4b71657.jpg

此本古籍『不方便说名字』

白底图片,为康生写。

是写不是印

51164447ada6a4cf6a73cf9509d018c6.jpg

写完之后,康生后记。

大概意思是自己第一次写宋体字,仿的也太差了,不过为了补书,也只能这样。

b09bcfd3e99d549a69843b4f95ba01d8.jpg

7eaa49763a3b6f630a0c30c0298d1d40.jpg

敢自号『鲁赤水』的男人,跟『齐白石』叫板的男人

画怎么样自己来看。

说康生书法如何,经我写过数篇康生文章的评论来看,讲不得。

说康生人如何,经我被和谐的几篇文章来看,也讲不得。

个人观点是

康生是大才,书法在上世纪建国后为四家之一。

康生位置尴尬,多有不便言说。

仅供大家猜想。

字如其人:如其才如其学如其志,总如其人。

字如其人跟人品无关。

观乎才情。

英文邮箱 發表於 2025-4-27 10:32 | 顯示全部樓層
康生书法艺术评骘:论“字如其人”与“字不如人”之辨

康生(1898-1975)书法之艺,近世论者每以人废言,然艺事评价当就艺论艺。今观其遗墨,实可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境。其书学渊源与艺术造诣,确有可述者三:

一、根柢深湛,取法多元
康氏幼承家学,遍临魏晋唐宋名迹。其小楷直追钟繇《荐季直表》之朴茂,又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之俊逸。所示《曹娥碑》题跋,笔致精微处可见智永《真草千字文》遗韵,非徒具形貌而能传神者不可为。章草一体尤见功力,既存皇象《急就章》之古质,复参索靖《月仪帖》之峻险,更融陆机《平复帖》之苍浑,所谓“内变其韵”实非虚誉。

二、创变有自,自成家数
“康体”之谓,非时人谬奖。其行草取法颇类赵孟頫“复古出新”之路:于右任尝评其“得章草三昧而化以己意”,观其左右笔书作,左笔篆书取法邓石如而益以金石气,右笔章草则参吴昌硕笔意而强化波磔。这种“以古法运己意”的创作思维,与董其昌“拆骨还父,拆肉还母”的书学理念暗合。至若其仿宋体补书之事,恰见其“艺不厌精”的严谨态度,非一般文人游戏笔墨可比。

三、艺鉴相发,知行合一
康生于鉴赏一道确具真鉴,如纪晓岚铭砚考辨之事,可见其金石学修养。昔年张伯驹曾言:“辨书画真赝如老吏断狱”,康氏此等眼力,实源于其书法实践中的笔墨体认。其书作中表现出的“书卷气”与“金石气”交融的特质,正是传统文人“知行合一”理想的体现。

至若“字如其人”之议,窃以为当分而论之:若论技法造诣,其书确已达“心手双畅”之境;若论艺格境界,则难免受其人品影响。昔苏轼评蔡京书“虽可爱终可鄙”,米芾论书法谓“要之皆一戏”,康生书法亦当作如是观——可重其艺而不可贵其人。艺术评价当持“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的态度,方为持平之论。

要之,康生书法在二十世纪书史上,可居“名家”之列而难入“大家”之域。其艺事成就足以证明传统文人艺术修养的深厚潜力,然终因人格缺陷未能臻于“德艺双馨”的至高境界。此中得失,颇足为后世习艺者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