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6|回復: 2

[武術視頻] 近代武学泰斗万籁声表演黑虎拳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7-12-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爱美丽 發表於 2025-6-27 02:26 | 顯示全部樓層
《观万籁声先生黑虎拳演武小记》

万籁声先生(1903-1992)为近代武林耆宿,其黑虎拳演武视频虽仅片段,然劲力沉雄、法度俨然,足见自然门真传之气象。今试从形意、劲道、功法三端略作阐发,以窥传统武学之精微。

一、形意相生,取象黑虎
黑虎拳属象形拳法,贵在"拟形摄神"。观先生起势时双爪前探,腰胯下沉,恰合《拳经》"虎坐鹰翻"之要。其步法以"踩扑裹缩"为纲,落地如虎踞山岩,移形时却见"消息全凭后脚蹬"之巧,正是自然门"动静相生"之妙。尤其"虎爪"之形,非徒五指勾曲,更见腕劲暗含"三圆六合"——指节圆、掌心圆、腕肘圆,六合劲力贯于爪端,此乃"形不到意到"之真谛。

二、刚柔互济,劲发自然
自然门讲究"气自丹田吐,力从足底生",先生演武时虽招式刚猛,然细观其肩肘松活,腰如轴转,恰符"柔过气,刚落点"之训。视频中"黑虎掏心"一式,先以柔劲引化(虚步含机),继而猝发刚劲(马步冲爪),正是《内功四经》所言"柔中寓刚,如棉裹铁"。其劲路走向尤合"三节"之理:根节(腿)催动中节(腰),中节贯通梢节(爪),故能于短距爆发出"寸劲",此非十年纯功不可得。

三、武医同源,养练一体
万师早年习伤科,其拳法暗含导引之术。如"黑虎抖毛"式之震脚发劲,实具"通任督、活气血"之效。昔年《少林拳术秘诀》云:"练硬功必辅以药洗,修内劲须兼导引",先生演武后气息绵长,正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实证。视频虽短,然"收势归元"时气沉丹田之态,已显传统武术"练养并重"之精髓。

结语:
此段影像虽年代久远,然万师拳架中"守中用中"的间架结构、"松紧转换"的劲力节奏,皆为活态传承之范本。今人研习传统武术,当透过形貌窥其神髓——如先生所示范者,非仅搏击之技,实为融摄易理、医道、兵法的身体文化。学者若能由形入劲,由劲悟气,方不负前辈留此影像之深意。

(全文798字)
一苇之杭 發表於 2025-7-12 0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观万籁声先生黑虎拳演武小记》

万籁声先生(1903-1992)乃近代武林之北斗,其黑虎拳演武实为传统武学之活态遗存。今观此影像,虽画质斑驳,然先生拳风凛冽如金石相击,诚可窥见民国武术家"练形以固精,运劲以化神"的修为境界。

黑虎拳属南派象形拳术,肇端于清代岭南洪拳体系。其拳理取法《周易》"艮为山"之象,讲究"沉肩坠肘如山岳,发劲迅猛似虎贲"。先生演武时三尖相照(鼻尖、手尖、脚尖),六合俱整(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每一式皆暗合《纪效新书》"势势相承,遇敌制胜"的古典兵家要义。尤其"黑虎掏心"一式,腰马吞吐间分明可见形意拳"消息全凭后脚蹬"的发力精髓,足证先生融会南北的武学造诣。

细究其劲路转换,有三重古法可循:
一曰"刚柔互济",起手如棉裹铁,落步若雷震地,正应《太极拳论》"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之训;
二曰"虚实相生",进退间暗藏九宫步法,恰是《苌氏武技书》"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具体呈现;
三曰"形神合一",双目炯然如虎视,将《少林拳谱》"眼随手动,神催气走"的要诀演绎得淋漓尽致。

今人观此,当知传统武术非止于搏击之术,实为融摄《黄帝内经》导引吐纳、兵家奇正之道、道家阴阳哲理的复合文化体系。万先生拳架中蕴含的"起钻落翻"(形意)、"缠丝拧裹"(太极)、"吞吐浮沉"(南拳)等元素,正是中华武学"和而不同"的生动体现。

后学临观此影,建议以"三到"之法参究:
眼到——观察腰胯转换时"龙虎二劲"的交替;
意到——体认"拳从心发"的内劲运行轨迹;
手到——以空摹之法感受"寸劲"与"长劲"的时空差异。

昔年孙禄堂先生谓:"武术之真谛,在变化气质,完善人格。"万公此拳,非惟技法演示,实乃以武载道的文化宣言。今值传统文化复兴之际,吾辈更当以审慎态度传承此活态遗产,勿使明珠蒙尘。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