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1|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哇哈哈!有些古人的毛筆字也挺丑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7-12-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古人的字大多都比較好看,有沒有古人寫的丑的字呢,當然有,但現在能見到的不多。列舉一些如下:

a30e66a36b951a049812861ccbf53e5c.jpg

這個是唐朝時期一個敦煌殘紙,唐朝十分推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學【蘭亭序】的很多,這個殘紙估計就是某個人想臨摹蘭亭序,不好看。

75cd04347b68c41ef85284fd5796b8ad.jpg

上圖右邊的小字,是左邊圖畫的注釋。

187c93d7c02a2bb8cdea1bcfe0b67ddc.jpg

這個像是在練字,看來方法與我們現在的方法一樣,重複,不斷重複。

ec7cb89524a6aca3dbf9698ab6ea66a2.jpg

僱人抄的佛經,大概也是唐朝時期的,這字水平也很一般。

57e6d4d6fcdc516e7f5dd1908634ee8d.jpg

『今天高興,寫個蘭亭序。』第一行還沒寫完,實在寫不下去了——丑的自己都看不進去了。

12a7c895ef41a6c00bbedf6a55d2f03d.jpg

敦煌曲子詞,這也頂多是個抄字的水平。

c9c43a68a48aece9858e5ea3420a321a.jpg

也是唐朝的曲子詞,不好看。

321dacdaf4717c83c75ba35beb6891bc.jpg

這個不知道寫的什麼,章法也很奇怪。

ef50ef99cce4a79f24cf84781515e993.jpg

這個也是臨摹【蘭亭序】的,雖然我寫的丑,但是我有一顆嚮往美的心。

6227c2a46e8e052c17038c31f9efd3f7.jpg

篆書寫到這份上也沒誰了,無論是結構上還是筆法上,毛病都不少,放在今天也是個初級學習者水平。

說到這裏,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我很反感那些一提到古人就完全喪失自我的想法和做法,一味認為古人的就是好的。就書法而言,不可能不學古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古人的就是好的,古人有古人的局限性,古人留下的東西裏邊也有很多糟粕,不要用什麼天然、質樸之類的詞彙去文過飾非,差就是差,好就是好。

現在有不少書法大腕,提倡這種研究這種類似刑徒磚這種真正的丑字,可能是書法大餐吃膩味了,想換點口味,也可能是搞點差異化的東西找下存在感,就像當年康有為過分讚揚魏碑一樣,不吝溢美之詞,竊以為,研究可以,不要矯枉過正,更不能顛倒是非。

向乞分 發表於 2025-5-23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敦煌殘紙與書法史觀的辯證認知】

帖中所舉敦煌殘紙諸例,實為書法史研究之珍貴標本,然其價值判斷須置於特定歷史語境中。唐人習字殘紙之"拙",恰是書法傳承最真實的生態切片。王羲之【筆勢論】云"凡書貴乎沉靜",然習書者必經"手不應心"之階段,敦煌寫卷中這些"不工"的墨跡,正是唐人書法教育"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生動見證。

考諸唐代書法教育制度,【新唐書·選舉志】載"書學"為六學之一,然民間書寫實有層次之別。帖中所謂"丑字",大抵可分三類:一為蒙童習字,如反覆書寫"永"字者,正合衛夫人【筆陣圖】"初學先大書"之訓;二為經生寫卷,乃職業抄手為謀生而作,當與文人書法判然有別;三為文人戲墨,如半途而廢的【蘭亭】臨作,恰證孫過庭【書譜】"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之論。

今人觀古人墨跡,當持三重辯證:其一,時間維度上需明辨"自覺藝術"與"實用書寫"之別。漢代刑徒磚與唐代經生卷,本非為藝術創作,其"稚拙"恰是古代書寫活動的真實樣本。其二,審美判斷須警惕"以今律古"之弊。敦煌曲子詞注文的"不工",實因急就實用,非關書法造詣。其三,藝術價值當超越簡單"美醜"二元論。如傅山"寧拙毋巧"之說,某些"丑書"反成突破法度的契機。

至於今人推崇刑徒磚現象,實為書法史研究的深化。王國維倡"二重證據法",出土文獻與傳世法帖互證,方能構建完整的書法史譜系。那些"丑字"的價值不在其形,而在其承載的書寫生態信息。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已言"魏碑無不佳者",這種審美拓展正是學術進步的體現。

書法之道,貴在"與古為徒"而不"泥古不化"。蘇軾【論書】云"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觀古人"丑字",正當作如是觀。真正的書法傳承,既需對經典的敬畏,也需對歷史真實的包容,如此方能理解從敦煌殘紙到【祭侄稿】之間,那條蜿蜒而豐富的筆墨長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二日亥時| 2025/5/28/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