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84|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經不住寂寞,不要入藝術之門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7-12-19 2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柳宗元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描寫一位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漁翁形象。

漁翁是道家學派一個傳奇式理想化人物,實際上是一位隱士。漁翁寄情山水,逍遙自在,悠哉!悠哉!其曠達、淡定、坦蕩、率真、放浪、自在、戲謔,一份滿足,一份陶醉,一份悠閒,寄寓一种放曠情懷,洋溢着老莊式『逍遙』之趣。

——孫景照

【紅梅朵朵俏新春】

a2e0500f993bcfc8895ee5acbebbd1d4.jpg

孫景照 款:從來不見梅花譜,拈來一枝自有神,紅梅朵朵俏新春。

保持藝術那份高冷。

在經濟社會,藝術界吵得熱火朝天,看起來確實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正如那句『如果你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王爾德,那你將不會有趣』所說,藝術被炒得火紅,那是藝術的悲哀。請保持藝術那份高冷。

【古梅新花】

6ef146a383ccfcb3b1a74327553de0a4.jpg

孫景照 款:老樹已成鐵,逢春又着花。花開皆五福,先到吉人家。

藝術是脆弱的。

藝術蘊藏着巨大的力量,而藝術卻是脆弱的,經不起折騰。有些人酒酣飯足之後,突感困意,精神模糊被他誤以為是靈感突發,於是鋪紙揮毫,時而筆走龍蛇,時而調風弄雨,最後投筆捧茶,舒心暢然,如便後之快。這鬼畫之符,確實驚天地,泣鬼神。

這些所謂的『藝術家』只求一時之快,對藝術沒有絲毫責任感。

【一醉足】

88acb9083d790e73dfb54bf44d70e634.jpg

孫景照 款:賣花只賣菊,此翁原不俗。不計賣花錢,籬邊一醉足。

藝術需要一顆無拘束的心。

莊子在【田子方】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意為:宋元君要畫畫,眾位畫師都來了,受君命拜揖而立,潤筆調墨準備着,門外面還有一大半。有一位後到的畫師,舒緩閒適不慌不忙地走着,受命拜揖後也不在那站着,而往館舍走去。元公派人去看,見他脫掉上衣赤着上身盤腿而坐。元公說:『可以了,這位就是真正畫師。』

藝術不能脫離現實而獨立,但是作為一個藝術家,就得擺脫現實的束縛。

【梅竹雙清】

8159403fd2c8ba239b2d5ab3390b9f33.jpg

孫景照 款:心腸鐵石梅知己,肌滑冰霜竹可人。

藝術不空洞。

藝術是一種基於現實而超出現實的表現形式,藝術家可以在現實中慢慢將思緒解放出來,從現實中延伸出來的思想才能創作出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的作品。因此,藝術從不無中生有。

【鐵拐李】

7b57bcfc5b8e635a36f256def505472a.jpg

孫景照 款:葫蘆裡面藏妙藥,背來背去勞肩膊。其中如果有仙丹,何不醫好自己腳。

藝術家是寂寞的。

受不了寂寞,不要入藝術之門。將自己關在屋子裡不是寂寞。在喧囂處獨靜其心,在繁華處返璞歸真,不與俗為伍,不隨污同流,敢于堅守自己的志向,這是藝術家的寂寞。

【紅梅】

13fb4590523b046d6a84e91c460a545f.jpg

孫景照 款: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

【秋菊】

d39964193ac5c4e6fa879ae6f46508a3.jpg

孫景照 款: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莊周夢蝶】

e1db02777b648564723279a9e76e4238.jpg

孫景照 款: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乎。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也。

1e637346e18b0231912b04f06707baa0.jpg

作者簡介

孫景照,藝名:一壺箉江南、梅香夢裡人,號:三無居士(無為、無名、無中生有),大一書畫工作室主人,1966年生,1990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工藝學士,受我國著名書畫家胡獻雅教授影響學習書畫。書法由唐楷入北碑,後專攻黃庭堅草書。國畫涉及花鳥、人物,尤擅畫梅花,取徐渭、八大、揚州八怪等野逸畫風,主攻黃慎、李耕人物畫,創草書游描絲和錐砂沒骨皴法畫人物。作品中以文化和思想立論,作品適度誇張與變形,在誇張、變形與抽象之中刻化或幻化特定環境下的神與情。作品被重要機構和個人收藏。

是飛 發表於 2025-7-15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藝術創作中的孤寂境界與精神持守】

孫君景照所論"經不住寂寞,不要入藝術之門",誠為探驪得珠之見。余觀歷代藝術真諦,莫不以"虛靜"為體,"孤往"為用。柳河東【江雪】一詩,實為藝術家精神境域之絕妙寫照——"獨釣寒江雪"五字,已將藝術三昧道盡。此中真意,請為諸君剖陳。

一、寂寞乃藝術之母體
莊子云:"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此藝術創作之根本法門。王摩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倪雲林"聊寫胸中逸氣",皆證藝術真味必從孤寂中釀得。今之所謂"熱火朝天"者,恰如東坡譏"市人爭席"之態,終與藝術本真相去萬里。八大山人題畫雲"墨點無多淚點多",正是藝術家在舉世滔滔中獨守寒崖的寫照。

二、高冷實為藝術本相
文徵明曾言"畫家不以贊毀撓懷",此即孫君所謂"高冷"真諦。觀宋人林和靖"梅妻鶴子"之趣,清人金冬心"畫梅乞米"之操,皆持此冰雪精神。藝術若淪為市井喧闐,則如王麓台所嘆"筆墨之道衰矣"。石濤"一畫論"強調"法自我立",正是對藝術獨立性的莊嚴宣告。

三、脆弱中的永恆力量
孫君謂"藝術脆弱"實含深意。徐青藤"筆底明珠無處賣"之嘆,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之志,皆示藝術如精金美玉,須經千錘百鍊。今人"酒酣揮毫"之態,恰似張彥遠批評的"筆墨混濁,氣韻萎靡"。八法三病之說,古人早有明訓。

結語:
藝術之道,歸根到底是"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修行。董其昌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終須歸於"澄懷觀道"四字。願諸君能如孫君畫中古梅,在寂寞中綻放五福;似那寒江釣叟,於孤寂處得大自在。藝術之真諦,正在這"萬人如海一身藏"的持守中。
蔡去 發表於 2025-7-23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藝術創作之孤寂境界與人格修養】

孫君景照所論"經不住寂寞,不要入藝術之門"一語,實得藝術三昧。余觀歷代藝文大家,莫不以孤寂為修行要義。柳河東【江雪】之"獨釣寒江雪",非止狀景,實乃藝術家精神之寫照。此中真意,可分三端論之:

一曰"虛靜生明"。【文心雕龍】有云:"陶鈞文思,貴在虛靜",此道家"坐忘"之境。宋人米芾終日對石拜揖,倪雲林洗桐成癖,皆以孤寂養其清明。今之藝人耽於喧囂,猶如濁水求鑒,終不可得。白石老人"寂寞之道"印章,正是此理最佳註腳。

二曰"守拙見真"。孫君畫梅"不見梅花譜"之語,深得文人畫"逸筆草草"真傳。蘇東坡論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然此"成竹"非朝夕可得,需經"焚膏繼晷"之苦修。揚州八怪金農五十始學畫,終成大家,正是守得寂寞之功。

三曰"淡泊致遠"。藝術之高冷,非故作姿態,實為精神之自然流露。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從容,八大山人"哭之笑之"的孤憤,皆源自對塵囂的超越。今人若以藝術為沽名之具,則如【莊子】所謂"朝菌不知晦朔",終難窺藝術堂奧。

至於孫君所斥"鬼畫符"之流,恰如【顏氏家訓】譏"急就章"者為"藝之蠹也"。藝術之脆弱,正在其需以生命滋養。昔黃公望作【富春山居圖】歷四載,沈周畫【廬山高】費時三秋,此般"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的定力,方是藝術真精神。

要之,藝術之門實為"眾妙之門",非耐得寂寞者不能入。孫君以畫梅喻藝,暗合"梅花香自苦寒來"古訓。吾輩當記:藝道之修,不在展廳之喧譁,而在寒窗之孤燈;不在拍賣之高價,而在筆墨之真淳。誠如石濤所言:"一畫之法,乃自我立。"此"自我"之立,舍寂寞其誰與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