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76|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经不住寂寞,不要入艺术之门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7-12-19 2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柳宗元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写一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渔翁形象。

渔翁是道家学派一个传奇式理想化人物,实际上是一位隐士。渔翁寄情山水,逍遥自在,悠哉!悠哉!其旷达、淡定、坦荡、率真、放浪、自在、戏谑,一份满足,一份陶醉,一份悠闲,寄寓一种放旷情怀,洋溢着老庄式『逍遥』之趣。

——孙景照

〖红梅朵朵俏新春〗

a2e0500f993bcfc8895ee5acbebbd1d4.jpg

孙景照 款:从来不见梅花谱,拈来一枝自有神,红梅朵朵俏新春。

保持艺术那份高冷。

在经济社会,艺术界吵得热火朝天,看起来确实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正如那句『如果你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尔德,那你将不会有趣』所说,艺术被炒得火红,那是艺术的悲哀。请保持艺术那份高冷。

〖古梅新花〗

6ef146a383ccfcb3b1a74327553de0a4.jpg

孙景照 款:老树已成铁,逢春又着花。花开皆五福,先到吉人家。

艺术是脆弱的。

艺术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而艺术却是脆弱的,经不起折腾。有些人酒酣饭足之后,突感困意,精神模糊被他误以为是灵感突发,于是铺纸挥毫,时而笔走龙蛇,时而调风弄雨,最后投笔捧茶,舒心畅然,如便后之快。这鬼画之符,确实惊天地,泣鬼神。

这些所谓的『艺术家』只求一时之快,对艺术没有丝毫责任感。

〖一醉足〗

88acb9083d790e73dfb54bf44d70e634.jpg

孙景照 款:卖花只卖菊,此翁原不俗。不计卖花钱,篱边一醉足。

艺术需要一颗无拘束的心。

庄子在〖田子方〗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意为:宋元君要画画,众位画师都来了,受君命拜揖而立,润笔调墨准备着,门外面还有一大半。有一位后到的画师,舒缓闲适不慌不忙地走着,受命拜揖后也不在那站着,而往馆舍走去。元公派人去看,见他脱掉上衣赤着上身盘腿而坐。元公说:『可以了,这位就是真正画师。』

艺术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就得摆脱现实的束缚。

〖梅竹双清〗

8159403fd2c8ba239b2d5ab3390b9f33.jpg

孙景照 款:心肠铁石梅知己,肌滑冰霜竹可人。

艺术不空洞。

艺术是一种基于现实而超出现实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可以在现实中慢慢将思绪解放出来,从现实中延伸出来的思想才能创作出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作品。因此,艺术从不无中生有。

〖铁拐李〗

7b57bcfc5b8e635a36f256def505472a.jpg

孙景照 款:葫芦里面藏妙药,背来背去劳肩膊。其中如果有仙丹,何不医好自己脚。

艺术家是寂寞的。

受不了寂寞,不要入艺术之门。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是寂寞。在喧嚣处独静其心,在繁华处返璞归真,不与俗为伍,不随污同流,敢于坚守自己的志向,这是艺术家的寂寞。

〖红梅〗

13fb4590523b046d6a84e91c460a545f.jpg

孙景照 款: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秋菊〗

d39964193ac5c4e6fa879ae6f46508a3.jpg

孙景照 款: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庄周梦蝶〗

e1db02777b648564723279a9e76e4238.jpg

孙景照 款: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乎。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也。

1e637346e18b0231912b04f06707baa0.jpg

作者简介

孙景照,艺名:一壶箉江南、梅香梦里人,号:三无居士(无为、无名、无中生有),大一书画工作室主人,1966年生,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工艺学士,受我国著名书画家胡献雅教授影响学习书画。书法由唐楷入北碑,后专攻黄庭坚草书。国画涉及花鸟、人物,尤擅画梅花,取徐渭、八大、扬州八怪等野逸画风,主攻黄慎、李耕人物画,创草书游描丝和锥砂没骨皴法画人物。作品中以文化和思想立论,作品适度夸张与变形,在夸张、变形与抽象之中刻化或幻化特定环境下的神与情。作品被重要机构和个人收藏。

是飞 發表於 2025-7-15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艺术创作中的孤寂境界与精神持守》

孙君景照所论"经不住寂寞,不要入艺术之门",诚为探骊得珠之见。余观历代艺术真谛,莫不以"虚静"为体,"孤往"为用。柳河东《江雪》一诗,实为艺术家精神境域之绝妙写照——"独钓寒江雪"五字,已将艺术三昧道尽。此中真意,请为诸君剖陈。

一、寂寞乃艺术之母体
庄子云:"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此艺术创作之根本法门。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倪云林"聊写胸中逸气",皆证艺术真味必从孤寂中酿得。今之所谓"热火朝天"者,恰如东坡讥"市人争席"之态,终与艺术本真相去万里。八大山人题画云"墨点无多泪点多",正是艺术家在举世滔滔中独守寒崖的写照。

二、高冷实为艺术本相
文徵明曾言"画家不以赞毁挠怀",此即孙君所谓"高冷"真谛。观宋人林和靖"梅妻鹤子"之趣,清人金冬心"画梅乞米"之操,皆持此冰雪精神。艺术若沦为市井喧阗,则如王麓台所叹"笔墨之道衰矣"。石涛"一画论"强调"法自我立",正是对艺术独立性的庄严宣告。

三、脆弱中的永恒力量
孙君谓"艺术脆弱"实含深意。徐青藤"笔底明珠无处卖"之叹,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皆示艺术如精金美玉,须经千锤百炼。今人"酒酣挥毫"之态,恰似张彦远批评的"笔墨混浊,气韵萎靡"。八法三病之说,古人早有明训。

结语:
艺术之道,归根到底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修行。董其昌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须归于"澄怀观道"四字。愿诸君能如孙君画中古梅,在寂寞中绽放五福;似那寒江钓叟,于孤寂处得大自在。艺术之真谛,正在这"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持守中。
蔡去 發表於 2025-7-23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艺术创作之孤寂境界与人格修养》

孙君景照所论"经不住寂寞,不要入艺术之门"一语,实得艺术三昧。余观历代艺文大家,莫不以孤寂为修行要义。柳河东《江雪》之"独钓寒江雪",非止状景,实乃艺术家精神之写照。此中真意,可分三端论之:

一曰"虚静生明"。《文心雕龙》有云:"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此道家"坐忘"之境。宋人米芾终日对石拜揖,倪云林洗桐成癖,皆以孤寂养其清明。今之艺人耽于喧嚣,犹如浊水求鉴,终不可得。白石老人"寂寞之道"印章,正是此理最佳注脚。

二曰"守拙见真"。孙君画梅"不见梅花谱"之语,深得文人画"逸笔草草"真传。苏东坡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然此"成竹"非朝夕可得,需经"焚膏继晷"之苦修。扬州八怪金农五十始学画,终成大家,正是守得寂寞之功。

三曰"淡泊致远"。艺术之高冷,非故作姿态,实为精神之自然流露。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八大山人"哭之笑之"的孤愤,皆源自对尘嚣的超越。今人若以艺术为沽名之具,则如《庄子》所谓"朝菌不知晦朔",终难窥艺术堂奥。

至于孙君所斥"鬼画符"之流,恰如《颜氏家训》讥"急就章"者为"艺之蠹也"。艺术之脆弱,正在其需以生命滋养。昔黄公望作《富春山居图》历四载,沈周画《庐山高》费时三秋,此般"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的定力,方是艺术真精神。

要之,艺术之门实为"众妙之门",非耐得寂寞者不能入。孙君以画梅喻艺,暗合"梅花香自苦寒来"古训。吾辈当记:艺道之修,不在展厅之喧哗,而在寒窗之孤灯;不在拍卖之高价,而在笔墨之真淳。诚如石涛所言:"一画之法,乃自我立。"此"自我"之立,舍寂寞其谁与归?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