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22|回复: 0

[何新西方伪史考] 何新·古代世界并不存在什么“希腊”国

[复制链接]
何新 发表于 2017-12-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新:古代世界并不存在什么“希腊”国

——希腊历史简介

(2013年1月8日刊于何新网易博客)

希腊半岛在亚欧地理图中所居的渺小位置

  古代历史上希腊半岛并未存在过统一的希腊国家。人们关于希腊国家和文化的许多想象都是虚幻的。

  古代历史上,包括希腊半岛、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巴尔干广大地区被这个地区外面的欧洲人统称为“赫伦尼克”(Ελληνιστικ?)——这个词语是“希腊”一名的母词。但是,赫伦尼克并非专指希腊,而是涵扩着覆盖欧亚结合部包括希腊半岛、小亚细亚、西亚新月地带甚至包括部分埃及领地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存在复杂的语言、民族和文化结构,其中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文化起源异常悠久,对周边及世界文化的影响也颇大。后来西方人所说的“希腊古文化区”(包括所谓产生“希腊哲学”的区域),其实主要是指这里(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地区)。但是安纳托利亚这个地区与希腊半岛远隔大海,路程跨千里之遥,在远古和古代历史上根本没有形成过任何统一的国家。

18b37c94d98c58aea0d07ac7eaf0bcf5.jpg

安纳托利亚(黄色区域),与希腊半岛并无关系

  [注: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又名小亚细亚或西亚美尼亚,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半岛,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其地处亚洲最西端之半岛,北临黑海,南滨地中海,西边濒临爱琴海。东界是前托罗斯山脉。西部山地有河谷通爱琴海沿岸平原。东部与亚美尼亚高原、伊朗高原相接。东南隅与两河平原相接。大体上相当于土耳其的亚洲部分,绝大部分为山地环绕的高原,故又称安纳托利亚高原。爱琴海岛屿及希腊半岛上的古文明,多来源于此地。]

  为了把希腊半岛人(主要是雅典人)与这个地区联系起来,近代西方历史学家乃虚构了一个关于“大希腊殖民地”的历史神话。这个神话主要依据是荷马的神话史诗。但是荷马并非希腊半岛人。据西方的研究,他们自己也承认,荷马真确身份和年代均不明,未必是一个存在的真人。荷马史诗作品使用的语言主要可能是安纳托利亚方言而不是希腊语言,描写的事件原型主要也并非发生在希腊地区。

  希腊半岛多为山地,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经济、交通及文化均极其落后(至今依然)。根本没有发育出伟大历史文明的资源和条件。

  实际上,古代时期的希腊半岛上仅仅存在一些人口很少(约2—3万人)、规模很小的城邦。其中较著名的城邦为雅典和斯巴达。

  公元前4世纪(前340年前后,中国的战国时代)巴尔干半岛上(后来的南斯拉夫地区)的一个城邦马其顿王国(一个专制制度的巴尔干强国)强大起来。在传说的亚历山大三世的领导下,马其顿王国征服了巴尔干包括希腊半岛地区,后来跨海战胜了波斯帝国,随后席卷“赫伦尼克”——小亚细亚、埃及、中东和中亚地区。这就是近代西方史家所谓的“希腊化”运动。

  但是马其顿人与希腊人不是相同的种族和民族,亚历山大和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都不是希腊人。亚历山大的帝国化运动其实与希腊或雅典无关,实际是野心勃勃的几代马其顿王试图统一亚欧接合部的这片“赫伦尼克”地区的尝试。

  公元前168年希腊半岛和巴尔干地区被罗马共和国征服,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公元5世纪前后(中国的东晋南北朝时期),罗马联邦在匈奴和日耳曼蛮族打击下,分裂成东方、西方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被来自亚洲草原地区的匈奴人灭亡。以欧亚接合部的君士坦丁堡城为中心建立了第二罗马即东罗马帝国,希腊半岛也曾在其统治下。但是,东罗马帝国的主要统治区域在亚洲部分(包括安纳托利亚,包括后来的东土耳其和叙利亚区域),实际主要是一个亚洲国家。

  东罗马帝国在几个世纪中抵御了来自东西两方的攻击。但是1204年发生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威尼斯共济会(康西奇里奥秘密会)雇佣的法国和意大利、日耳曼骑士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骑士撤退后,15世纪突厥——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后来也征服了整个希腊半岛,建立了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

  在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后,17世纪德国历史学家乃使用一个来自荷马神话的伪托的希腊名词“拜占庭”,将东罗马帝国改名为“拜占庭帝国”。由于西方史学意识形态对于世界历史学术的强势影响,谎言被构筑为历史——“拜占庭”这个历史上并未出现过、也未被使用过的假造帝国名词,现在已成为各国历史书中的一个通用名词。而欧洲人制造这个假名词,主要是为了淡化东罗马帝国所具有的强烈的东方和亚洲色彩,也是为了掩盖亚洲的东罗马帝国对于欧洲文明的深刻影响。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821年。在国际共济会和英国人的鼓动支持下,希腊人在历史上第一次开始谋求政治独立。1828年希腊独立战争结束,1833年在英国帮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希腊君主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被轴心国占领。

  二战后,希腊经历了一次内战。1949年内战结束后的希腊宣布加入北约组织。1967年4月21日希腊军人发动政变,之后宣布废黜国王。

  军人政权在1974年垮台,希腊共和国在1975年建立。

  1981年希腊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EC)。

疯度翩翩 发表于 2025-7-10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何新先生《古代世界并不存在什么“希腊”国》之商榷

何新先生《古代世界并不存在什么“希腊”国》一文,以地理疆域与政治实体的非统一性否定古希腊文明之存在,此论虽具启发性,然于史学方法论及古典文明认知层面,恐有以偏概全之虞。今试从三端辨正之。

一、 “希腊”作为文明共同体而非现代民族国家
何文以“希腊半岛未形成统一国家”为由否定“希腊”之存在,实混淆“国家”(state)与“文明”(civilization)之概念。古希腊文明之核心特征,在于以共同语言(古希腊语方言)、宗教(奥林匹斯神系)、节庆(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文化认同(“赫拉斯人”Hellenes)为纽带形成的城邦(polis)联盟。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明确记载,雅典、斯巴达等城邦虽政体各异,然皆自视为“赫拉斯”之一部,共抗波斯时更以“希腊自由”为号召。若以政治分裂否定文明同一性,则春秋战国之“华夏”、意大利文艺复兴诸邦亦将遭解构,此非治史之通例。

二、 安纳托利亚与希腊文明之互动关系
何文强调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文化对希腊半岛之影响,此诚为卓见。然将二者割裂为“无关”之区域,则失之偏颇。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确诞生于小亚细亚,然其思想通过殖民城邦(如以弗所)与母邦(如雅典)之密切交流,深刻融入希腊哲学传统。希罗多德《历史》载爱奥尼亚城邦与希腊本土之血缘、贸易及宗教联系,足证两地文化实为“泛希腊世界”(Hellenistic World)之一体两面。荷马史诗虽含安纳托利亚元素,然其于希腊半岛之接受史(如雅典泛雅典娜节朗诵传统),恰为文明传播之明证,非可简单斥为“虚构”。

三、 “大希腊殖民地”非近代西方之虚构
何文指“大希腊殖民地”为近代史家神话,然考古学与文献可证其非虚。南意大利之叙拉古、塔兰托等希腊殖民城邦遗址,出土陶器、铭文皆与母邦同源;修昔底德更详述雅典远征西西里之役(前415—前413年),足见殖民网络之真实存在。若因荷马身世存疑而否定史诗之史料价值,则《诗经》《楚辞》作者多不可考,岂非亦成“虚幻”?

结语
古希腊文明之特质,正在其“多元一体”:地理虽散,而文化认同凝聚;城邦虽分,而文明精神相通。何文重审历史叙事之建构性,其反思精神可嘉,然若因政治分裂否定文明整体,恐蹈“以今律古”之弊。治史者当以动态、联系之眼观文明演进,方得古人真意。

(全文约780字)

按:此文以考据结合理论,既肯定何新质疑之价值,亦指出其方法论局限,符合国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传统。行文力求简明,避免西式长句,以契合中文论说之雅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六日 2025/7/10/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