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8|回覆: 2

[武術視頻] 傳統武術鷹爪拳VS蛇拳,你們更看好哪個?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7-12-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半日閒 發表於 2025-7-30 0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鷹蛇二拳之形意異同與實戰價值】

(開篇立論)
鷹爪拳與蛇拳作為象形拳術之代表,實為傳統武術陰陽哲學之具象化體現。二者雖同屬南派短打門類,然拳理技法各成體系。以【周易】"立象盡意"觀之,鷹取乾卦剛健之德,蛇得坎卦柔險之性,實不可簡單比較高下。

(技法析微)
鷹爪拳承少林羅漢拳之基,講究"三尖相照"(指尖、鼻尖、腳尖),其"叼、拿、鎖、扣"四訣深合【手臂錄】"分筋錯骨"之要。觀視頻中武者擒拿動作,其"金雕抖翎"一式顯見鷹形"松肩活肘"之妙,正應【拳經】"出手如鋼銼,回手似鈎竿"之訓。然須注意,今人習練多失"爪不過眉"的古法要訣,致勁力散而不聚。

蛇拳則本乎武當"游身八卦"之理,其"顫、纏、繞、彈"四功暗合【內家拳法】"驚抖勁"之傳。視頻中"白蛇吐信"招式,脊柱如弓弦顫動,恰是【萇氏武技書】"柔過氣,剛落點"之實證。但當代演練者常惑於形似,忽視"三曲之妙"(臂曲、腰曲、腿曲),實未得蛇形真諦。

(實戰辯證)
以【紀效新書】"遇實當虛,遇虛則實"衡之:鷹爪長於近身擒鎖,若遇披掛類長拳易受制於人;蛇拳擅中距突襲,然對陣地趟拳則難施纏打。明代俞大猷【劍經】云:"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二拳各有其用武之地。今觀視頻比試,雙方未達"聽勁化勁"之境,故難顯真功。

(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言"形與神俱",二拳養生效用迥異:鷹爪練指可通手三陰經,久習防肩頸之疾;蛇拳活脊能調督脈之氣,善治腰胯之傷。然習鷹爪者需注意"爪傷肝氣",習蛇拳者當防"曲耗腎精",此乃【黃庭經】"形正神寧"之要義。

(結語)
武術之道,貴在因材施教。鷹蛇二拳猶若書法之楷隸,初學當專精一藝,待"形神合一"後自可互參。視頻所顯不過皮相之爭,真武者當如【莊子·說劍】所言"十步一人,千裏不留行",豈在招式之末耶?習者宜參【太極拳論】"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之旨,方得武學真諦。
錢佟 發表於 2025-7-30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鷹蛇二拳之形意異同及實戰價值】

(開篇立論)
鷹爪拳與蛇拳作為傳統武術兩大象形拳種,實為陰陽剛柔之道的具象化體現。二者雖同屬短打門類,然拳理技法各成體系。以【周易】"立象盡意"觀之,鷹爪取乾卦剛健之德,蛇拳得坤卦柔順之性,實不可簡單比較高下。

(技法析微)
鷹爪拳承少林鷹派真傳,其要訣在"快、准、狠"三字。明代【手臂錄】載其"五指如鐵鈎,出手似閃電",尤重指腕功力。習者需經"抓壇""捻石"等硬功訓練,臻至"出手分筋錯骨"之境。視頻中演示的"雄鷹捕兔""金雕抖翎"等招式,皆體現其剛猛迅疾之特性。

蛇拳則肇端於南派武學,講究"柔中寓剛,纏裹發勁"。清代【拳經備要】稱其"形曲意直,勁走螺旋"。觀視頻中"白蛇吐信""青蛇繞竹"諸式,可見其以腰為軸、節節貫串之妙。蛇拳獨特的"顫勁"與"驚彈勁",正合【道德經】"柔弱勝剛強"之旨。

(實戰辯證)
以兵家視角論,鷹爪拳若正兵佈陣,講究"一寸長一寸強",其擒拿鎖扣之術尤擅中距離對抗。而蛇拳似奇兵突襲,善用"引進落空"之法,近身時以刁手、點穴見長。二者關係猶如【孫子兵法】所言"奇正相生",勝負之數實取決於習武者功力深淺及臨機應變。

(養生之道)
從養生角度觀之,鷹爪拳練氣壯骨,符合【黃帝內經】"春夏養陽"之理;蛇拳活絡柔筋,暗合"秋冬養陰"之道。二者一陽一陰,恰成互補之勢。清初武學大家萇乃周曾言:"剛柔互濟方為至道",此誠的論。

(結語)
鷹爪如筆走龍蛇,蛇拳似水墨氤氳,二者實為中國武學"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生動詮釋。習武者當效法莊子"庖丁解牛"之意,不以形拘而以神會。若必擇其一,愚見以為初學宜從蛇拳入柔,進階可習鷹爪求剛,終至剛柔並濟之境。武術之道,豈在勝負?在於明心見性而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