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2|回復: 2

[汉风汉茗] 铁观音知识大全,你想问的都在这了!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7-12-1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中国,要说起铁观音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铁观音风靡全国,从南到北,酒楼茶馆,每家每户,哪里没有铁观音的身影?铁观音,可以说是中国乌龙茶的代名词。

这些知识,喜欢铁观音的朋友一定要了解一下。


铁观音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外形上,铁观音颗粒圆整重实,呈『蜻蜓头』状,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传统工艺有『绿叶红镶边』,但新工艺铁观音已见不到红边。

内质上,香气浓郁持久,带有兰花香等清香味,茶汤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


7fef5ddb0d2b92d34d5c642779230ea0.jpg


铁观音分几季采制?

春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

夏茶: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

暑茶: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8月下旬)

秋茶: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


不同季节的铁观音有什么特点?

春季气候温暖,水分、温度适宜,鲜叶内的各种成分含量丰富,因此茶汤内质丰富,滋味上醇厚鲜爽。

夏季气温高,光合作用强,鲜叶中的多酚类比例增多,因此滋味偏淡且涩口,香气略粗老,品质较次。

秋季气候日照长,有利于茶树生长,气温稍低也有利于鲜叶中芳香物质的形成,故而秋茶香气特别高。 


铁观音的『春水秋香』是什么意思?

春秋两季是铁观音最重要的茶季,基本占了全年产量的80%。

春茶韵味悠长,茶汤淡雅含蓄;秋茶香气高远,茶汤粗犷张扬。不要问春秋铁观音到底哪个好,俗话说『春水秋香』,意思是春季铁观音茶汤层次更胜一筹,而秋茶则是香气突出,各有千秋。


铁观音基本制作流程是什么?

铁观音制作十分精细,有『好喝不好制』之说,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部分。

采摘要掌握采摘期、采摘标准和采摘技术;

初制要精通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

精制要把握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


d34d6f1a3c96bdb53f36a61cfe13ab9c.jpg


传统与新工艺铁观音区别在哪?

传统铁观音也叫浓香型铁观音。发酵和烘焙稍重,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色泽乌润,汤色金黄,带花香和熟果甜香,滋味厚重,相对清香型而言,浓香型铁观音性质更温和。

新工艺铁观音也叫清香型铁观音。发酵和烘焙较轻,颜色翠绿,汤水清绿,呈花香和清香,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清香型铁观音性凉,体质虚寒或有肠胃疾病的朋友建议少喝。


fbe22e52b3d8c5f178c3e05d67162a2e.jpg


如何泡好一杯铁观音?

1、选择瓷质盖碗冲泡高香更足,使用紫砂壶冲泡口感更佳。

2、铁观音是颗粒形的,正式冲泡前需要润茶,润至茶叶稍微舒展即可,避免损失太多滋味。

3、沸水悬壶高冲,激发茶香,前几泡浸泡时间不宜太久,尤其是清香型铁观音。后几泡应视茶的耐泡度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4、出汤时需要把水滴干净,不能有水残留在壶内(俗称『留根』),否则茶汤不够鲜爽。

5、冲泡铁观音建议不用茶滤,香气口感更佳。


1408bc6c5a35a72ca15a4b491df9f094.jpg


如何品味铁观音?

铁观音的品鉴重点是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四五六甘渐增,七八九品茶纯。

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

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

第三阶段看观汤色变化。

铁观音的香不会很浓烈,而是幽雅的兰花香,香气清幽,并带有淡淡奶香,持久悠远。

一叶知秋 發表於 2025-7-24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铁观音茶事考略》
——兼论乌龙茶制作工艺流变

铁观音之为物,实乃乌龙茶系之圭臬。其名肇始于清雍正年间安溪尧阳,以"观音托梦,魏荫得茶"之说流传最广。今观原帖所述,虽得其大要,犹有未尽之处,试为补苴罅漏。

一、品种本源考
铁观音属灌木型中叶种,植株呈披张状,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肉肥厚。其品种特征有三:一曰"红心歪尾",嫩芽紫红,叶尖左歪;二曰"沉重似铁",制成茶品入手沉甸;三曰"音韵显",此"观音韵"实为品种香与工艺香交融之妙,非兰非桂,若空谷幽兰而兼熟果蜜意。

二、采制时令辨
原帖所述四季节气诚是,然需补正者有三:
1. 春茶以"开面采"为要,即新梢形成驻芽后采三叶,谷雨后三日为黄金期
2. 暑茶实分"早暑"(小暑前后)、"晚暑"(大暑前后),后者品质近秋茶
3. 正宗秋茶必待"寒露前三日",过早则香浮,过迟则味薄

三、工艺流变析
传统工艺之精要,在于"看青做青"四字:
1. 晒青须"午时阳",失水率8%-12%为度
2. 摇青讲究"三守一攻",即前三摇轻保水,后摇重促发酵
3. 包揉需"三揉三焙",以"半发酵"(20%-30%)形成绿叶红边

新工艺之变在于:
空调做青(温度18-22℃,湿度60%)
去红边工艺(过筛摩擦去边缘发酵部)
轻发酵(15%以下)保绿翠

四、品鉴要诀
真品铁观音当具"三节色"(蒂青腹黄缘砂红),汤现"金黄琥珀光"。品鉴时需注意:
1. 热嗅显"奶油香",冷嗅存"桂花甜"
2. 滋味需过"三水"方见真章:
初品其香(2-3泡)
再品其韵(4-6泡)
后品其底(7泡后)

五、储养之道
传统浓香型宜陶罐密封,清香型需真空冷藏。然需知铁观音非愈陈愈佳,二年内饮毕为善。

要之,铁观音之妙,正在传统与革新之间。昔年庄晚芳先生谓:"安溪茶师,乃以哲学制茶。"今人习茶,当知其然,更须知其所以然。茶道精微,岂可尽以"春水秋香"四字蔽之?惟口舌亲历,方得真味。

(全文798字)
蔡修七 發表於 2025-7-25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铁观音茶事考略》
——兼论乌龙茶工艺流变

铁观音之为物,实乃闽南乌龙茶之圭臬。其名肇始于清雍正年间安溪尧阳,以"观音托梦"之说与"沉重似铁"之质并传。今观此帖所述要义,可谓得其大端,然犹有未尽处,试为补苴调胹。

一、品种本源考
铁观音属灌木型中叶种,其"红心歪尾桃"乃品种正宗。所谓"蜻蜓头"者,实为传统包揉工艺所成之"蝌蚪形"条索,砂绿显者乃正炒工艺特征。今市售翠绿者,实系"消青"工艺所致,已非古法。

二、产季精微辨
帖中四时之论固是,然未及"早午晚青"之别。春茶以"开面采"为要,须待新梢形成驻芽后采其三叶;秋茶则重"露水青",以晨露干后采摘为佳。古人云"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然顶级"正味"春茶之"观音韵",实非秋茶可及。

三、工艺流变析
传统制法"半发酵"(30-60%)与"重摇青"乃形成"绿叶红镶边"关键。今清香型减发酵至15-20%,去红边而保翠色,实为90年代台湾工艺回流之变。二者之别非仅在香型,更在茶性:浓香型经炭焙,茶多酚转化充分,温而不寒;清香型未经足火,其性近绿茶,脾胃虚寒者慎饮。

四、品鉴要诀
真品铁观音当具"三香":干茶炒米香,温杯后兰花香,品后杯底蜜香。茶汤须过喉即化,所谓"入口即转,回甘在颚"。今人常惑于"拖酸""消青"等新工艺,须知传统正味方显"音韵",其喉感如空谷回声,绵绵不绝。

五、存藏之道
帖中未言贮藏法。传统浓香型可密封久藏,随年份转化出陈香;清香型须冷冻保鲜,然终不及新茶鲜爽。昔年安溪茶农以陶缸贮茶,衬以竹炭,今可用锡罐替代。

要之,铁观音之妙,在"天、地、人"三才和合。今人但知"春水秋香",而不知"夏暑可制酸香,冬片能得冷韵"。茶道精深,非片言可尽,学者当以舌为秤,以心为鉴,庶几得窥堂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