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13|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這樣練字簡單粗暴,卻很有效!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7-12-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7916cba56b900e171101562352253ac1.jpg

有不少書友不以爲然,覺得娛樂身心,或怕走入歪道。其實,恰恰相反,這些看似『簡單粗暴』的書法練習方法,很有效!下面,我們來給大家簡單論述。

我們通常楷書入門常見的是歐陽詢的歐體或者顏真卿的顏體。

兩種書體雖然風格不同,但在筆畫的書寫規律和結字規律上都是相同的。漢字的基本點畫有點、橫、撇、捺、豎、折、鉤、挑,在這八大基本筆畫之上還可以組合衍生出28個複合筆畫,筆畫之間進一步組合成三點水,四點底,樹心旁,等 偏旁部首,同時還有很多由基本筆畫組成的獨體字。

9efd7f7a5d50c675b1cab4305e44aa3a.jpg

這張圖是歐體筆畫的示例,可以看到基本筆畫在不同情況中常見的變化。

d0d267a02aeb3a28fb698d49d2f8c6f9.jpg

爲了公平起見,再找個顏體的例子,給大家看一下筆畫是如何過渡到偏旁部首。剛接觸書法時,會覺得筆畫已經是寫書法的最簡單的部分了,那上來給你只毛筆能寫好筆畫嗎?

我們拿歐體中的橫來做個分解:

07cb739ae279d8b109dbc8fb030f9542.jpg

長橫:下筆藏鋒,向左上逆入起筆,頓筆再提筆,中鋒行筆;左低右高;提筆向右下頓筆,回鋒收筆;要求細腰,控制好下筆、收筆處的形狀。整個細腰長橫呈左低右高,斜度大致在20度左右。頭尾要求有方圓、粗細變化。光看文字的書寫要求是不是已經要醉了~那讓我們再看看顏體的橫是怎麼寫的:

b15a6995876c33d727eb88f1f9128f7e.jpg

你會發現兩種書體的橫雖然外在形態有風格差異,但在運筆動作上有很多一致性。

所以想學好筆畫也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寫成任何筆畫都需要你的筆可以在切,推,轉,提,按等用筆方法中自由軟換。上圖那個筆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線條粗細的變化落實到用筆就是所謂的筆法。

所以問題來了,這些運筆動作怎麼練習呢?

首先是中鋒執筆,動作準確之後就是大量的訓練來訓練自己手臂,手腕,手指的協調和穩定性,可以從熱身運動開始。

dbef413c600766a43706eb95615f8b37.jpg

4c8f1eb4919b787f8e26450b566c0470.jpg

先從直線的圖形開始,橫向和豎向的直線,保持粗細一致,間距相等,注意保持穩定性。

b55bb10ab2db8b0a1dfcb3cd47633ccd.jpg

caca0099caa88c01ccd2e61417e9cc49.jpg

接著是曲線的練習,從一個點開始畫間距和粗細一致的螺旋線,注意保持速度的一致,在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手腕和手指是如何轉動筆管的,有意識的訓練自己手眼在運動中的協調性。

基本訓練如果對你來說是分分鐘的事,那不妨挑戰一下李斯的【嶧山碑】:

發現了吧,中鋒筆法的練習在篆書裡面基本都涵蓋了。

f195e71c4d5c3d2a89d171d35cde561a.jpg

以上只是中鋒的行筆和使轉的練習,要練習楷書,隸書,行草的話,提按也是必須練的哦~

e8dfc43013a8df962325605ca5f8217f.jpg

所謂『提』『按』不是拆解出來的獨立動作,比如寫一個有粗細變化的筆畫,寫粗的部分需要你用力把筆下壓就叫做『按』,輕輕提起筆寫出變細的筆畫就叫做『提』。

在毛筆的筆頭中你在書寫過程中會用到的不同部分,在書寫過程中練習自己能夠自由切換筆尖筆肚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控筆能力。

76df4b3ebd1f2c1ef76223ea8486ce64.jpg

67d2565bd0ad2ba73b847e3bd8560de7.jpg

基本的『提』『按』訓練可以參考上面的示例圖,用筆尖落紙,然後逐漸向下按下筆毫,在移動中逐漸慢慢提起筆,讓筆尖靠自己的彈性變細出尖。

見字如面 發表於 2025-5-15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簡單粗暴"習字法之傳統書學正源】

拜讀閣下所論"簡單粗暴"習字之法,深契書道三昧。然此"粗暴"實乃"大巧若拙"之謂,非真粗鄙也。昔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得筆法,懷素見夏雲奇峰悟草書三昧,皆證書道精微往往寓於至簡之中。

考諸筆法源流,閣下所示歐顏二體橫畫之法,實本於衛夫人【筆陣圖】"橫如千里陣雲"之要義。所謂"切、推、轉、提、按"五法,正是永字八法之精髓。米南宮【海岳名言】有云:"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二語已盡藏鋒運筆之秘。觀閣下所示範字,起收之際的方圓之變,正是"屋漏痕""錐畫沙"筆意之體現。

習字之要,首重執筆。蘇子瞻【論書】云:"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然中鋒運筆之法則千古不易。閣下所示執筆圖示,暗合陸希聲"擫、押、鉤、格、抵"五字執筆法。初學者每日"畫沙"百遍,非爲苦功,實是養其腕力,正如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所言:"作書須提得筆起,不可信筆。"

至若筆畫組合之道,閣下所示偏旁演變圖,深得"永字八法"衍生之妙。趙孟頫曾言:"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歐體之險勁,顏體之雄渾,實乃同一筆法在不同時空之變奏。譬如橫畫斜度二十度之說,正與歐陽詢【三十六法】"排疊"條相發明。

習書如參禪,看似"簡單粗暴"的重複,實爲"漸修頓悟"之過程。文徵明八旬猶日臨【千字文】,何紹基"日課五百字",皆是此理。今人每欲速成,殊不知王鐸"一日臨帖,一日應索"之法,方是正途。

要之,閣下所示之法,表面雖簡,內蘊卻深。若能以"澄懷觀道"之心持之,假以時日,自可"心忘於筆,手忘於書"。書道玄妙,正在這"簡單"中見功夫,"粗暴"處顯性情耳。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5-18 0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簡單粗暴"習字法之傳統書學正脈】

(首段破題)
今人所謂"簡單粗暴"習字法,實乃暗合古人"永字八法"之要義。觀帖中所舉歐顏二體筆畫分解圖示,恰是【翰林要訣】所言"筆陣出入斬斫之法"的現代詮釋。此法看似直白,實爲叩開筆法玄門之密鑰。

(筆法源流考)
考諸唐代書論,韓方明【授筆要說】有云:"夫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乎輕健。"帖中強調的中鋒執筆與切推轉提按諸法,正是對張旭"錐畫沙"、顏真卿"屋漏痕"筆法理論的實踐轉化。歐體"細腰長橫"之二十度斜勢,實本於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勒法"遺意;而顏體橫畫"蠶頭燕尾"之態,則承襲了漢隸【乙瑛碑】的波磔古法。

(科學訓練析微)
所謂"簡單粗暴"訓練體系,實爲符合人體工學的漸進式習字法:
1. 肌群記憶訓練:通過重複性筆畫練習建立"肌肉記憶",此即趙孟頫所言"用筆千古不易"之基礎
2. 三維空間控制:筆鋒的提按頓挫實爲三維空間的精準調控,暗合董其昌"提得筆起"的用筆要訣
3. 神經協調開發:手腕與手指的協同運動,正是解縉【春雨雜述】強調的"五指齊力"現代詮釋

(臨池正道辨)
今人常見三大誤區:
誤區一:重結構輕筆法(實應如米芾"八面出鋒"先求筆勢)
誤區二:求速度棄節奏(違背孫過庭"遲速虛實"的辯證關係)
誤區三:摹形態失筆意(未得蘇軾"書必有神氣骨肉血"的審美要義)

帖中所倡方法之妙,正在於以最基礎的筆畫訓練,同時解決執筆、運腕、識勢三大問題,此乃王羲之【筆勢論】"一遍正手腳"教學理念的當代實踐。

(結語)
【翰林密論】有言:"凡書通則變,變則通。"所謂"簡單粗暴"之法,實爲回歸書法本質的康莊大道。學者當以此築基,循序漸進,終可參透項穆【書法雅言】"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的學書真諦。筆墨之道,正在這看似粗淺的橫豎撇捺中,藏著千年不易的文人風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辛卯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五日巳時| 2025/5/22/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