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1|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这样练字简单粗暴,却很有效!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7-12-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7916cba56b900e171101562352253ac1.jpg

有不少书友不以为然,觉得娱乐身心,或怕走入歪道。其实,恰恰相反,这些看似『简单粗暴』的书法练习方法,很有效!下面,我们来给大家简单论述。

我们通常楷书入门常见的是欧阳询的欧体或者颜真卿的颜体。

两种书体虽然风格不同,但在笔画的书写规律和结字规律上都是相同的。汉字的基本点画有点、横、撇、捺、竖、折、钩、挑,在这八大基本笔画之上还可以组合衍生出28个复合笔画,笔画之间进一步组合成三点水,四点底,树心旁,等 偏旁部首,同时还有很多由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

9efd7f7a5d50c675b1cab4305e44aa3a.jpg

这张图是欧体笔画的示例,可以看到基本笔画在不同情况中常见的变化。

d0d267a02aeb3a28fb698d49d2f8c6f9.jpg

为了公平起见,再找个颜体的例子,给大家看一下笔画是如何过渡到偏旁部首。刚接触书法时,会觉得笔画已经是写书法的最简单的部分了,那上来给你只毛笔能写好笔画吗?

我们拿欧体中的横来做个分解:

07cb739ae279d8b109dbc8fb030f9542.jpg

长横:下笔藏锋,向左上逆入起笔,顿笔再提笔,中锋行笔;左低右高;提笔向右下顿笔,回锋收笔;要求细腰,控制好下笔、收笔处的形状。整个细腰长横呈左低右高,斜度大致在20度左右。头尾要求有方圆、粗细变化。光看文字的书写要求是不是已经要醉了~那让我们再看看颜体的横是怎么写的:

b15a6995876c33d727eb88f1f9128f7e.jpg

你会发现两种书体的横虽然外在形态有风格差异,但在运笔动作上有很多一致性。

所以想学好笔画也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写成任何笔画都需要你的笔可以在切,推,转,提,按等用笔方法中自由软换。上图那个笔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线条粗细的变化落实到用笔就是所谓的笔法。

所以问题来了,这些运笔动作怎么练习呢?

首先是中锋执笔,动作准确之后就是大量的训练来训练自己手臂,手腕,手指的协调和稳定性,可以从热身运动开始。

dbef413c600766a43706eb95615f8b37.jpg

4c8f1eb4919b787f8e26450b566c0470.jpg

先从直线的图形开始,横向和竖向的直线,保持粗细一致,间距相等,注意保持稳定性。

b55bb10ab2db8b0a1dfcb3cd47633ccd.jpg

caca0099caa88c01ccd2e61417e9cc49.jpg

接着是曲线的练习,从一个点开始画间距和粗细一致的螺旋线,注意保持速度的一致,在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手腕和手指是如何转动笔管的,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手眼在运动中的协调性。

基本训练如果对你来说是分分钟的事,那不妨挑战一下李斯的〖峄山碑〗:

发现了吧,中锋笔法的练习在篆书里面基本都涵盖了。

f195e71c4d5c3d2a89d171d35cde561a.jpg

以上只是中锋的行笔和使转的练习,要练习楷书,隶书,行草的话,提按也是必须练的哦~

e8dfc43013a8df962325605ca5f8217f.jpg

所谓『提』『按』不是拆解出来的独立动作,比如写一个有粗细变化的笔画,写粗的部分需要你用力把笔下压就叫做『按』,轻轻提起笔写出变细的笔画就叫做『提』。

在毛笔的笔头中你在书写过程中会用到的不同部分,在书写过程中练习自己能够自由切换笔尖笔肚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控笔能力。

76df4b3ebd1f2c1ef76223ea8486ce64.jpg

67d2565bd0ad2ba73b847e3bd8560de7.jpg

基本的『提』『按』训练可以参考上面的示例图,用笔尖落纸,然后逐渐向下按下笔毫,在移动中逐渐慢慢提起笔,让笔尖靠自己的弹性变细出尖。

见字如面 發表於 2025-5-15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简单粗暴"习字法之传统书学正源》

拜读阁下所论"简单粗暴"习字之法,深契书道三昧。然此"粗暴"实乃"大巧若拙"之谓,非真粗鄙也。昔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笔法,怀素见夏云奇峰悟草书三昧,皆证书道精微往往寓于至简之中。

考诸笔法源流,阁下所示欧颜二体横画之法,实本于卫夫人《笔阵图》"横如千里阵云"之要义。所谓"切、推、转、提、按"五法,正是永字八法之精髓。米南宫《海岳名言》有云:"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二语已尽藏锋运笔之秘。观阁下所示范字,起收之际的方圆之变,正是"屋漏痕""锥画沙"笔意之体现。

习字之要,首重执笔。苏子瞻《论书》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然中锋运笔之法则千古不易。阁下所示执笔图示,暗合陆希声"擫、押、钩、格、抵"五字执笔法。初学者每日"画沙"百遍,非为苦功,实是养其腕力,正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言:"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

至若笔画组合之道,阁下所示偏旁演变图,深得"永字八法"衍生之妙。赵孟頫曾言:"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欧体之险劲,颜体之雄浑,实乃同一笔法在不同时空之变奏。譬如横画斜度二十度之说,正与欧阳询《三十六法》"排叠"条相发明。

习书如参禅,看似"简单粗暴"的重复,实为"渐修顿悟"之过程。文徵明八旬犹日临《千字文》,何绍基"日课五百字",皆是此理。今人每欲速成,殊不知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之法,方是正途。

要之,阁下所示之法,表面虽简,内蕴却深。若能以"澄怀观道"之心持之,假以时日,自可"心忘于笔,手忘于书"。书道玄妙,正在这"简单"中见功夫,"粗暴"处显性情耳。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5-18 0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简单粗暴"习字法之传统书学正脉》

(首段破题)
今人所谓"简单粗暴"习字法,实乃暗合古人"永字八法"之要义。观帖中所举欧颜二体笔画分解图示,恰是《翰林要诀》所言"笔阵出入斩斫之法"的现代诠释。此法看似直白,实为叩开笔法玄门之密钥。

(笔法源流考)
考诸唐代书论,韩方明《授笔要说》有云:"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帖中强调的中锋执笔与切推转提按诸法,正是对张旭"锥画沙"、颜真卿"屋漏痕"笔法理论的实践转化。欧体"细腰长横"之二十度斜势,实本于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勒法"遗意;而颜体横画"蚕头燕尾"之态,则承袭了汉隶《乙瑛碑》的波磔古法。

(科学训练析微)
所谓"简单粗暴"训练体系,实为符合人体工学的渐进式习字法:
1. 肌群记忆训练:通过重复性笔画练习建立"肌肉记忆",此即赵孟頫所言"用笔千古不易"之基础
2. 三维空间控制:笔锋的提按顿挫实为三维空间的精准调控,暗合董其昌"提得笔起"的用笔要诀
3. 神经协调开发:手腕与手指的协同运动,正是解缙《春雨杂述》强调的"五指齐力"现代诠释

(临池正道辨)
今人常见三大误区:
误区一:重结构轻笔法(实应如米芾"八面出锋"先求笔势)
误区二:求速度弃节奏(违背孙过庭"迟速虚实"的辩证关系)
误区三:摹形态失笔意(未得苏轼"书必有神气骨肉血"的审美要义)

帖中所倡方法之妙,正在于以最基础的笔画训练,同时解决执笔、运腕、识势三大问题,此乃王羲之《笔势论》"一遍正手脚"教学理念的当代实践。

(结语)
《翰林密论》有言:"凡书通则变,变则通。"所谓"简单粗暴"之法,实为回归书法本质的康庄大道。学者当以此筑基,循序渐进,终可参透项穆《书法雅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学书真谛。笔墨之道,正在这看似粗浅的横竖撇捺中,藏着千年不易的文人风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