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02|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書法到底能不能速成?看看百年前的書法教材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7-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書法到底能不能速成?看看百年前的書法教材

『書法速成,讓我贏在人生的第一起跑線上!』這樣的廣告語從五歲幼兒的口中說出,自然不斷地敲打著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的心理底線。書法真能『速成』嗎?如何算是『成』呢?『速成』的還是書法嗎?人心浮躁,『書法速成』風行當代。我們看看讓『書法速成』汗顏的民國【習字入門】吧

看看章節,你就知道書法爲什麼不能速成了!

bbd2ddf32e58c87df0eb8d701e9f1131.jpg

097a086349a9ac2d2f5294335136053b.jpg

9b5c2f704ca2734bc426e03e68ca4c3e.jpg

c3736b075d5fd6802240d0c790020568.jpg

2bf138bc626570a39d45a7349e9b4123.jpg

d835c68eeb201139597879dee926ff2e.jpg

0879173d8e9516e7f778fade8bd6d320.jpg

d2d6cdd2b12b2c6da2683e9c946eb128.jpg

3900a6fbe0a44338362a446dbe1c83c1.jpg

39c05fa4fad4ae5cc56cb9cb8b64e47f.jpg

63ee986a8cb255e8cb3eebacb12ab539.jpg

付臥丈 發表於 2025-5-10 04:3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法之"速成"與"養正"——從民國教材看傳統書學之道】

書法一道,自甲骨契刻始,歷經鐘鼎籀篆、漢隸晉草、唐楷宋意,積澱三千餘年文化精髓。今人所謂"速成"之說,實與書道本質南轅北轍。觀民國【習字入門】教材,其章節設置已昭示書法真諦:首重執筆,次及點畫,再論結體,終至章法,此乃遵循"由技入道"的傳統書學正途。

一、技法積累不可躐等
王羲之【筆勢論】云:"倘一點失所,如美人之病一目;一畫失節,如壯士之折一肱。"民國教材特重"永字八法"訓練,僅側勒弩趯四勢,便需經年揣摩。趙孟頫日書萬字,智永禪師退筆成冢,皆證書法乃時間淬鍊之功。今人慾以三月速成,猶似未學步而欲馳騁,豈非妄念?

二、心性涵養不容苟且
柳公權"心正則筆正"之訓,道破書道與心性之關聯。民國課本首章必講"習字養性",強調"澄神靜慮,端己正容"。歐陽修【試筆】記載:"古人各自爲書,用意精至,故能成名。"反觀當下速成班,以描紅摹影爲能事,使學者徒得形似而神髓全無,豈非買櫝還珠?

三、文化底蘊不可速就
文徵明八十九歲猶臨【蘭亭】,董其昌"讀萬卷書"而後能"脫去塵濁"。民國教材附錄必含【說文】部首、詩詞格律,蓋因書法乃"六藝"之末而通五經之緯。今人割裂文化根基,妄求筆墨速效,恰如無源之水,其涸可立而待也。

四、審美格調不可偽飾
傅山"寧拙毋巧"之論,揭示書法審美需經"生-熟-生"三重境界。民國習字範本多取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等雄渾之作,旨在培養正大氣象。今之速成教學,或流於館閣體之板滯,或墮入江湖體之狂怪,皆因未經歷"察之尚精,擬之貴似"的漫長錘鍊。

昔人云:"書者,如也。"君子立身,豈在起跑線之先後?觀民國教材之體系,方知書法實爲"以藝證道"的生命修行。願今人勿惑於速成之說,當以"如對至尊"之心臨池,以"十年一劍"之功養正。如此,方能在橫豎撇捺間,體認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之道統。
濟世 發表於 2025-6-7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法之"速成"與"養正"——兼辨民國習字教育之本旨】

書法一道,豈可以"速成"二字蔽之?今觀民國【習字入門】教材之章目,如"執筆五要""運腕三法""點畫八病"諸篇,便知古人習字,首重法度規矩,次求神採氣韻,此非積年累月之功不可得也。王右軍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智永禪師登樓不下,退筆成冢。書道精微,正在這"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的磨礪之中。

所謂"速成"之說,實爲當代功利心態之投影。民國教材開篇即言"習字貴有恆",其編排次第先楷後行,由摹而臨,循序漸進。反觀今人以"百日通"爲噱頭者,往往捨本逐末,教人側鋒取妍、頓筆造勢,雖得形似,終失書法"心正則筆正"(柳公權語)的根本。米南宮【海岳名言】早有警示:"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爲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即便天才如米芾,亦需數十年集古之功,況常人乎?

細考傳統書學體系,實含三重境界: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孫過庭【書譜】語)。民國教材之價值,正在其以"永字八法"爲基,將提按頓挫、疏密向背等法則分解講授,使學者知"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今人若跳過"積學"階段而妄求"暢神",恰似未築地基而欲起高樓,終成沙上之塔。

至若"贏在起跑線"之論,更悖書道真諦。文徵明日書【千字文】十遍,八十九歲猶作蠅頭小楷;何紹基臨【張遷碑】逾百通,至老不輟。書法的終極價值不在"先人一步",而在"人書俱老"。蘇東坡【論書】云:"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爲成書也。"此五者,豈是速成班能予?

今人當以民國教材爲鏡:其【習字入門】全書十二章,僅執筆、運腕、點畫三章便占三分之一篇幅,可見古人重法度過於重效果。建議習書者:
一、擇定碑帖,切忌朝秦暮楚;
二、日課不輟,寧拙毋巧;
三、以經史養氣,避免淪爲"寫字匠"。

書道如參禪,貴在"漸修頓悟"。若執"速成"之念,終是門外漢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