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54|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一封儿子写给妈妈的信·从3岁到37岁,句句戳心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2-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d9a9273c23e6acaa8be19b3052949e0d.jpg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教育。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还有进入社会之后的教育。而这三者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长给予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育孩子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每一个家长都在摸索中前行。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会教育孩子的,总是在学习各种方法,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

可是,想要教育出一名优秀的孩子,是何其艰难!

请父母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读一读下面这封信,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你教育孩子有所启发和帮助。

079c45ceda168ad9a6bc5fbb81646313.gif

亲爱的妈妈,

我怀着万分复杂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只能任由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

3岁那年,我走的太快,不小心被路边的石头绊倒了,您赶紧跑过去,一把将我抱起来。边安慰我边说:臭石头,坏石头,把我的宝宝绊倒了!

然后,还踢了石头几脚。本来我不打算哭的,就因为您的这句话,我在您怀里哭了半小时。

是您让我知道,原来我摔倒,错在石头。但是,我不明白,您这么做只是为了哄我不再哭。

5岁那年,我因为贪看电视,耽误了吃饭。您一边嘟囔着,责怪我不好好吃饭,一边在旁边端着饭碗,一口口喂我。

是您让我知道,原来,只要妈妈在,我就可以放肆的享受,为所欲为!但是,我不明白,您这么做只是怕我不吃饭,影响长身体。

7岁那年,您一口气给我报了3个兴趣班,2个辅导班,还告诉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是您让我知道,原来学习是这么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我不明白,您这么做是为了让我多学本事,有一个好的将来。

13岁那年,我说喜欢钢琴,您花高价钱,给我买了最好的钢琴。但是学了没几个月,我就放弃了!您看着我磨破的手指,没忍心再逼我。

是您让我明白,原来费力吃苦的事情,可以说放弃就放弃。但是,我不知道那是东拼西凑借来的钱,您省吃俭用一年才还清!

15岁那年,我和同学打架,把人家打住院了,您花钱买东西,给人家掏医药费。表面上,您给人家道歉,可回家就抱怨人家讹了您多少钱!

是您让我知道,原来闯了祸,花点钱,一个言不由衷的道歉就能解决!但是我不明白,您在人家面前,有多么的委屈求全,好话说尽!

19岁那年,高考报志愿,您坚持让我报考律师,说学法律好找工作,有钱赚。

是您替我设计好了自己的人生,我只要按照您设定好的路走就行了!但是我知道,其实,当律师是您自己多年的夙愿,您只是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23岁那年,我毕业了,以一个烂透了的成绩。但是您还是想尽办法,帮我安排了一个体面的工作!

是您让我明白,只要有钱、有关系,就可以不用自己努力,也能有一个像样的、体面的工作!但是,我不知道,您背后花了多少钱,跑了多少腿,卑躬屈膝、低三下四求了多少人!

27岁那年,我依然单身,您告诉我,我的缘分还没来。是那些姑娘配不上我,不能将就,一定要找个好姑娘。

是您让我知道,原来,找不到女朋友,错不在我,是她们没眼光!但是,我不明白,您背后偷偷托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说了多少好话!

33岁那年,我因为贪恋赌博,欠下了十几万的赌债。您一边劝我,一边骂那些和我一起堵的人,骂人家把我带坏了。最终,您还是帮我还清了所有的赌债!

是您让我知道,原来,犯了再大的错误,都有您替我兜着。但是我不明白,那是您辛苦一辈子,积攒几十年的养老钱!

我也没有看到,您日渐弯曲的脊背,日渐花白的头发!

37岁那年,我再次向您伸手要钱,但是您再也拿不出一分钱!

于是,我选择了最不应该走的那条路!最终,我因为抢劫杀人被判死刑!

今天我给您写这封信,不知道是该爱您还是恨您?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我有自己的孩子,我一定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学会付出,懂得感恩......

这是一个死囚犯写给母亲的信。

可惜人生没有第二次,教育也没法重新来过!希望所有的父母看完,都能有所感悟,看看上面是不是也有你的影子。

家庭教育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请时刻牢记以下几句话:

宠出来的孩子,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霸道!

娇出来的孩子,脆弱!

惯出来的孩子,任性!

苦出来的孩子,懂事!

磨出来的孩子,坚强!

闯出来的孩子,勇敢!

搏出来的孩子,成功!

西门土豆 發表於 2025-5-19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家庭教育之本末——从"慈母败儿"到"义方是训"的省思》

这封跨越三十四载的家书,诚如一面明镜,照见当代家庭教育中"爱之适足以害之"的普遍困境。信中所述种种,非特一己之遭遇,实乃"慈母多败儿"这一古训的现代注脚。《韩诗外传》有云:"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今观此信,却见"亲欲教而方已误"的倒置之痛。

三岁护犊之举,已暗藏教育之失。《颜氏家训》言:"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而母亲代子诿过之态,恰是"长恶"之始。《周易·蒙卦》所谓"发蒙,利用刑人",正谓童蒙之时即当立规矩,岂能以溺爱代教化?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早有警示:"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然"子有不肖,则离析涣散,不可收拾"。

观其五岁喂饭、七岁强学、十三岁纵弃诸事,皆显"教不得法"之弊。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朱熹解为"童蒙养正,圣功也"。而信中母亲所为,或失之骄纵,或失之苛严,皆未得"宽猛相济"的中道。明代吕坤《呻吟语》指出:"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父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此实为千古不易之论。

至若十五岁包庇过失、十九岁越俎代庖,则更违"义方之训"。《礼记·学记》强调"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而母亲代子担责,恰使子失"反求诸己"之机。司马光《家范》云:"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信中所陈,正是"爱而不教"的典型。昔孟母三迁、陶母截发,皆示以"以义方训子"的典范,而非以私爱害公义。

细究此信,可见三大教育迷思:其一,以物质代教化,如购琴纵弃之事;其二,以包庇代管教,如打架担责之举;其三,以越位代自主,如高考择业之例。三者皆悖《孝经》"严父配天"之旨,亦违《论语》"不迁怒,不贰过"之教。清代曾国藩在家书中谆谆告诫:"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而家教之要,在"威严有慈"而非"慈而无威"。

今之父母当鉴此信,明"爱子当为之计深远"之理。昔孔子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示人教育贵在"养其大体"。父母之爱子,当如园丁之育木,既需浇灌,亦须修剪。《格言联璧》所谓"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实为治家至论。愿天下父母皆能"爱而知劳之",使子女"知稼穑之艰难",如此方不负"父母惟其疾之忧"的圣训。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