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5|回復: 2

[中医养生] 三甲医院的『大病先兆自查表』,赶快对照一下有没有中枪! ...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7-12-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罢了。三甲医院公开『大病先兆自查表』,特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头晕、头昏早晨醒来后头晕、头昏,可能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
心慌饥饿感凌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且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有糖尿病倾向.
清晨浮肿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之后还不彻底消失,则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棕色尿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口臭可能是胃或肝出现了问题,或是牙周病引起.
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肾脏的健康.
眼睑苍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眼角出现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中年男性应马上与医生联系.
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恶心想吐除去怀孕的原因,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
舌面白而呈毛茸状态提示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失调或身体出现了某种癌变白.
眼睛痛除去用眼疲劳的原因外,看书看报时眼睛剧痛就要小心青光眼了.
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病.
吃油腻食物后上腹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
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
饭后总是出现反酸、腹胀或腹痛等症提示积食了,要多吃新鲜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好消化.
爬楼梯时心慌、胸闷提示心脏功能较弱.
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手背静脉突出随着年龄增加,会有此现象,但也有心脏病的可能.
手掌泛红肝脏出现问题时,因荷尔蒙失调,手掌会发红.
手掌潮湿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会出汗,若常如此则可能是甲状腺异常.
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伸懒腰时腰痛多为坐姿不良.
单纯头晕若不是因为工作单调,请检查一下甲状腺.
洗澡时头发容易脱落提示头发养分不足或是荷尔蒙分泌异常.
黑痣变大或新长出痣当心皮肤癌的侵袭.
皮肤上出现非摩擦所致的红斑有可能是肝病的前兆.
打鼾情况十分严重则提示可能鼻子或呼吸道出了问题.
磨牙如果每天晚上都磨牙,牙齿一定出了问题.
必须高枕头才能入睡提示心脏功能弱.
经常因脚抽筋而惊醒提示可能是缺钙或动脉硬化.

精选艾绒、饴糖、东北人参、怀姜枸杞枣膏、消痰橘红、九制黑芝麻、玉灵膏、消痛黑膏药、黑姜糖、优选艾柱艾条、特制加粗气海神针,欢迎访问岐黄养生小店,点击阅读原文

阿弥佗佛 發表於 2025-3-27 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医道微言】三甲医院病候警示表浅析

此表所列诸症,实为中医"司外揣内"诊断思想之体现。《内经》云:"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今择要辨析三端:

一、时辰辨证尤见深意
晨起头晕属"肝阳上亢"者多,辰时(7-9时)胃经当令而现饥馁心悸,暗合"脾瘅"(糖尿病前期)病机。寅卯(3-7时)浮肿不消,正是肾阳不足、水气不化之兆,与《金匮要略》"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相呼应。

二、五色诊法现代诠释
"棕色溺"为肝疏泄失常之象,《灵枢》谓"肝病者,小便先黄";"眼睑苍白"即《望诊遵经》所言"睑内色白者,血不足";而"灰环绕目"实为心阳不振的目诊表现,此皆五色应五脏之具体应用。

三、症候群鉴别要点
"口有氨味"属肾浊上泛,当与脾虚口甘、胃热口臭相鉴别;"舌面白茸"需辨明是脾虚湿蕴(苔白腻)或正虚毒聚(苔如积粉)。至若"油食胁痛",正是《伤寒论》少阳病"胁下痞硬"的现代扩展。

按:此表虽列西医病名,然其观察视角深得中医"治未病"精髓。建议读者若见上述症状持续三日以上,当结合四诊合参,勿以单症断吉凶。昔张仲景言"上工治未病",此表之要,正在于警醒世人于微兆时早察病机,方为上工之道。

(注:具体诊疗仍需经执业医师面诊)
李文义 發表於 2025-4-19 0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大病先兆"之辨与养生正道》

"上工治未病"乃中医精髓,今观三甲医院所颁"大病先兆自查表",虽列症详备,然未明辨表里虚实,恐令读者徒增忧虑。余不揣浅陋,试为诸君剖析其中枢要。

一、症候当分标本
晨起头晕一症,有因肝阳上亢者,有因痰湿中阻者,更有气血两虚之别。若概言颈椎之疾,犹以管窥天。《素问》有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此中阴阳虚实之辨,岂可一言蔽之?今人但见症候便妄自揣度,实乃养生大忌。

二、四诊合参为要
表中"手掌泛红为肝病"之说,未及脉象、舌诊相参。朱丹溪《格致余论》明言:"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若仅执一端而断,恐失之偏颇。昔年余诊一掌心赤热患者,细察乃心火亢盛所致,与肝无涉,足见四诊合参之重。

三、情志因素不可忽
所列"皮肤红斑恐为肝病",却未言及"郁怒伤肝"之理。《黄帝内经》早有"百病生于气"之训,今人但察形骸之变,不究七情之伤,犹如缘木求鱼。曾见一金融才俊,面赤目红,西医查肝功无碍,实乃长期焦虑所致,疏肝解郁三月而愈。

四、养生贵在守中
表末所列诸般补品,虽各有其用,然《养生论》云:"善养生者,先除六害:名利、声色、货财、滋味、虚妄、嫉妒"。今人但求药饵之效,不修心养性,终是舍本逐末。余建议诸君:
1. 晨起宜先摩腹百转,再徐饮温水
2. 戌时(19-21时)当静坐调息
3. 饮食遵"五谷为养"古训
4. 情志当效法庄子"坐忘"之境

结语:
此表可作警醒之用,然切不可对号入座。张仲景《伤寒论》序言:"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今观世人又趋另一极端,见风是雨,亦非正道。养生之要,在于明阴阳之变,达中和之境,岂在终日惶惶自诊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