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64|回覆: 2

[武術視頻] 89歲民間傳統功夫八極拳高手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7-1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夏矛 發表於 2025-7-16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八極拳之剛猛與耄耋武者之精神】

觀此八十九歲老拳師演練八極拳之視頻,拳風剛勁猶帶金石之聲,步法沉穩健似古松盤根,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八極拳作爲"六大開、八大招"爲綱的北派拳術,其"崩撼突擊、挨膀擠靠"之要訣,在此老拳師身上猶見真章。今試從武學傳承與生命境界二端,析論此一文化現象。

一、八極拳理法中的剛柔相濟
八極拳肇始於滄州,其拳諺云:"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老者所演示之"頂心肘"、"闖步掌"等招式,深合【八極拳譜】"其勁短脆,其勢險絕"之要義。尤爲可貴者,是其雖年近九旬,仍能體現"三催勁"(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發力精髓。視頻中老者震腳發勁時,足跟落地如夯樁入土,正是【拳經】所謂"跺腳震九州"之象。此等功力非數十年寒暑不輟不可得,足證傳統武術"功夫無息法自修"的修行真諦。

二、耄耋習武的生命啟示
【黃帝內經】言"形與神俱"乃養生大要,老者之身手恰爲此語作注。其演練時目光如電,呼吸與動作渾然一體,正是武術"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至高境界。昔年戚繼光【紀效新書】論拳法云:"不專主於搏擊,而搏擊在其中矣",老者以八十九歲高齡猶能行拳如風,實乃將武術升華爲性命雙修之道。更可貴者,是其舉手投足間流露的"武德"精神——視頻中指導後輩時循循善誘,盡顯"以武止戈"的傳統文化精髓。

三、民間武學的當代意義
此老拳師的存在,恰似活態的非遺博物館。在競技武術套路化的今日,其保留的震腳發力、哼哈二氣等傳統技法,正是八極拳"內存八意,外具八形"的本真傳承。莊子云:"道進乎技",老者所展現的不僅是技藝,更是中華武道"由藝入道"的修行路徑。當年輕學子追逐浮華套路時,此等民間武者恰似明鏡,照見傳統武術"重意不重形"的本質。

結語:此視頻最動人處,非在老者拳腳之凌厲,而在其皓首窮經仍恪守武道的風骨。【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八十九歲猶能拳出如龍,正是對"武之大者,爲國爲民"精神的最佳詮釋。冀望後學能從此老拳師身上,不僅習得八極拳剛猛之法,更悟得中華武道歷久彌新的文化真諦。
馬奇 發表於 2025-7-23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八極拳耆宿演武小記】

近日得見民間八極拳耆宿演武影像,拳風沉雄樸厚,勁力透達四梢,誠可謂"動如繃弓,發若炸雷"。此老雖年近九旬,然一招一式猶見"猛虎硬爬山"之剛烈,"頂心肘"之險絕,足證傳統武學"拳怕少壯,棍怕老郎"之說非虛。今試從武學流變、功法特質、傳承現狀三端,略陳管見。

一、八極拳之武學定位
八極拳肇端於滄州,屬短打類拳種,與劈掛掌並稱"八極加劈掛,神鬼都害怕"。其技法講究"六大開"(頂、抱、單、提、挎、纏)、"八大招",以近身靠打見長。清季李書文公以"李狠子"聞名江湖,其"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典故,正可見八極拳"硬開硬打"之特質。視頻中老者沉肩墜肘時顯"熊蹲"之態,轉胯崩捶暗合"龍驤"之勢,深得"十趾抓地頭頂天,懷抱嬰兒肘拄山"之三昧。

二、耄耋演武的功法啟示
老者拳架雖不及壯年時凌厲,然其"三盤六合"的間架結構仍具典範意義。八極拳尤重"十字勁"訓練,要求"力起於腳,發於腿,主於腰,形於手"。觀其馬步轉弓步時膝不過尖,劈砸時脊柱如鞭,可知數十載"抖大杆子""打沙袋"的童子功未輟。更可貴者,是其演示的"小架"路數嚴謹,與當代競技武術追求舒展美觀的傾向形成對照,恰合【拳經】"打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爲真"的古訓。

三、民間傳承的文化憂思
此老拳師的存在,實爲活態武學遺產。然當今傳統武術面臨三重困境:一則套路化展演化導致技擊本質流失,二則民間師承因門戶之見難成體系,三則青年學子多惑於"速成"之說。昔年紀效亭將軍曾嘆:"今人只知八極之名,不識八極之實。"視頻中老者拳風雖存古意,然圍觀者寥寥,較之網紅"太極大師"的喧囂,更顯傳統武學在當代傳播的式微。

結語:八極拳作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價值不僅在於技擊,更承載著"忠義精神"與"武德教化"。建議有志者當以此老拳師爲鏡,既研習"沉墜勁""十字勁"等核心功法,更需理解"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文化深意。倘能設立民間武學影像檔案,系統保存這些耆宿的功法心得,方不負"禮失求諸野"之古訓。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