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6|回覆: 1

[傅山大紅門] 火棘

[複製鏈接]
武林高手 發表於 2017-12-7 15: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0514f52122d9a53334e8919d43bb9bc4.jpg

大紅門【中醫藥學】331
     我在治療尿毒症,橋本氏病,乙肝患者中最多的還是叮嚀患者要注意飲食,休息和精神心理的配合治療。不在意這些復發的有幾例,說了很多聽不進去的不是少數人。像尿毒症患者,治療到痊癒不是一年可以做到的,這個時間長,調理不好惡化很快,因為無知得了這個病,不再因為無知送了性命。所以,飲食,心理,休息都要加強配合才能好了。我接過很多例乙肝患者,面診時患者表示不能按照我的要求要求飲食,休息配合治療,他們說要養家糊口,必須去做苦力活!一年還要吃上萬的西藥費用也要出力打工掙錢。
其實,我想說:病情惡化了,什麼都沒有!
看看身邊的弟子認真的做記錄,我也就不說了,但是,這樣的我也不接治,治也治不好!
    生病忌口,主要是指患病過程中的飲食禁忌,目的是為了減輕病情,幫助康復。可分為一般性忌口、因病忌口、因症忌口、因藥忌口等。
1、一般性忌口。病中多脾胃運化減弱,因此,應忌難以消化的生冷硬食。
2、因病忌口。如哮喘病人忌發物;失眠病人忌飲濃茶,忌晚餐過飽;消化道疾病患者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
3、因病忌口。針對出血病人,應忌食溫燥食物;水腫病人,應忌重鹹味。
4、因症忌口。病人服用藥物時,必須忌食對所服之藥產生不良影響的某些食物,具體禁忌應藥而異。
生病後忌口,一般人會認為,生病後就可以不用忌口了,於是又開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結果使疾病復發。其實,生病後也應忌口。病後邪去正傷,往往需要靠飲食調整使機體漸漸康復,且大多數疾病的復發,也與飲食不當有關。一般而言,病後的進食,宜以流質、半流質、軟食、硬食而循序漸進,忌病後大魚大肉。
        今天我們學習中藥材~~~~~火蕀,別名:救兵糧、救軍糧、救命糧、火把果、紅子、赤陽子。
火棘的功效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果:消積止痢,活血止血。用於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小兒疳積,崩漏,白帶,產後腹痛。
   根:清熱涼血。用於虛癆骨蒸潮熱,肝炎,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帶,月經不調,吐血,便血。
   葉:清熱解毒。外敷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果:1兩。根:0.5~1兩。葉:外用適量。
非我族類 發表於 2025-7-13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火棘藥性與疾病調養之道】
(依【黃帝內經】"治未病"之理,闡發醫藥相須之要)

火棘一物,載於【本草綱目拾遺】,其性甘酸平和,恰合"中和之道"。今觀大紅門道友所述尿毒、乙肝諸症調治之難,深感"上工治未病"之誡,當以藥食同源為本,火棘之用正可為此類頑疾調養開一法門。

一、火棘藥性探微
火棘別名"救兵糧",已昭示其扶正固本之效。其果味酸甘,得木火之氣,【神農本草經】謂"酸入肝,甘入脾",故能調和肝脾:
果實消積活血,正合"肝主疏泄"之機,對乙肝患者脅痛、腹脹諸症,可輔佐疏肝健脾;
根性涼而入血分,可清虛勞骨蒸,對尿毒症之陰虛潮熱,配合六味地黃丸加減尤妙;
葉外敷解毒,暗合"火郁發之"之理,對糖尿病足等併發症瘡瘍,可作外治輔佐。

二、忌口養正之要
道友所嘆患者"為謀生計而輕性命",實乃捨本逐末。【素問·藏氣法時論】明言:"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今以火棘為例,闡忌口三要:
1. 因病施忌:乙肝屬"脅痛"範疇,當忌辛熱助火之物。火棘果配薏苡仁粥,既避肥甘厚味傷脾,又取"酸甘化陰"之效。
2. 因證選食:尿毒症見水腫者,火棘根煎水代茶,佐以冬瓜皮,既避鹹味傷腎,又取"淡滲利濕"之功。
3. 因時調攝:病後康復期,以火棘果熬膏,合小米粥溫服,遵"食養盡之"之訓,忌驟進膏粱厚味。

三、醫患相得之道
觀道友所言"不接治"之憾,竊以為當效仲景"各承家技"之誠:
對勞碌患者,可授簡便之法:火棘果曬乾研末,晨起溫水送服三錢,既免煎藥之煩,又收健脾之效。
對忌口難持者,喻以"五運六氣"之理:春宜火棘葉代茶清肝火,夏用鮮果止痢,秋取根皮潤燥,冬以根酒溫通,使調養合於四時。

火棘雖非起沉疴之猛藥,然其"平和"之性,恰合慢性病"緩則治本"之需。昔張子和云:"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願諸患者知飲食忌口乃"守神"之基,醫者用藥如用兵,火棘此類平和之品,正可作"安營紮寨"之資。

(按:火棘鮮果多食易生濕熱,脾虛便溏者當慎;根皮外用宜配伍黃柏等分,免寒涼太過。此皆"陰陽相濟"之微旨也。)
西門土豆 發表於 2025-7-15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火棘之藥性與病後調攝之道】
(文/弘毅齋主)

觀大紅門道友所述醫案,深感醫者仁心與病患執念之矛盾,實為當今杏林之普遍困境。今借火棘一藥為引,申明藥食同源之理,以解"忌口"二字真諦。

一、火棘藥性析微
火棘者,【滇南本草】謂之"救兵糧",其性甘酸平和,恰合"中和之道"。其果能消積止痢,根可涼血通絡,葉擅清熱解毒,一物而兼調三焦:
上焦取其葉之清輕,外敷瘡瘍以應"火郁發之";
中焦用其果之甘酸,醒脾開胃暗合"酸甘化陰";
下焦憑其根之沉降,治骨蒸潮熱正應"壯水制火"。
此物尤妙在"消積"與"止血"並存,恰如【黃帝內經】"通因通用"之旨,於痢疾崩漏中見攻補之機。

二、病後調攝要義
道友所嘆患者不遵醫囑之事,實關"治未病"之道。【傷寒論】早有"食復""勞復"之戒,今以三綱析之:
1. 脾胃為忌口之本
病中陽氣式微,若恣食生冷,則如雪上加霜。火棘果治消化不良,正示人"五穀為養"之理。張仲景囑服桂枝湯後啜熱粥,即是借谷氣助藥力之典範。

2. 情志乃康復樞機
尿毒症等沉疴,非藥石可獨勝。觀火棘別名"救命糧",昔年救饑荒而活人,今當救"心荒"而愈疾。【類經】云:"怒傷肝,思傷脾",患者若終日憂懼,縱有靈丹亦難奏效。

3. 作息合天地之道
"陽入於陰則寐",乙肝患者晝夜勞作,豈非逆天地之道?火棘根治虛勞潮熱,正是糾偏之法。子午流注之理,當為患者詳說。

三、醫患共濟之道
昔扁鵲立"六不治",其中"衣食不能適"者居其三。今觀道友所言,當思:
對急功近利者,可喻以"伐木"之理:刀斧加身猶可生,若傷其根則萎頓;
對生計所迫者,當授以"見縫插針"之法:工間吞咽火棘果脯,勝於空腹服西藥;
對執迷不悟者,不妨示以【千金要方】"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之訓。

結語
火棘生於山野而能濟世,其性平和不傷正氣,恰似醫者當持中守正。病後調攝非僅"不能吃什麼",實乃"如何與天地共和諧"。願諸道友以火棘為鑑,既療身疾,更醫心疴。

(全文共798字)

【注】文中藥方用法需遵醫囑,本文僅作學術探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