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29|回覆: 2

[詩詞賞析] 何新論古詩詞(5)·【短歌行】及解譯

[複製鏈接]
何新 發表於 2017-1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論古詩詞(5):

【短歌行】及解譯

cb1a7f395e46add785422d992a6c9c40.jpg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何新譯文】

  舉起酒杯應當放歌,人生歲月能有幾多?就像清晨的露水呵,流逝的日子可嘆太多![另一解:過去的日子辛苦太多。]

  令人感慨而悲忼,憂傷的記憶總是難忘。能用什麼來排憂解悶?唯有眼前這一杯杜康。

  你青色的衣襟呵,依然牽掛着我的心。就是為君子你啊,我無言思念至今。

  麋鹿呦呦互相呼叫,因為在原野找到了美味的艾蒿。要是有好朋友來到,我一定要奏樂歡迎。

  皎潔的明月啊,什麼時候能攀摘? 憂愁纏繞我心中啊,無法斷絕。

  來吧朋友——越過阡陌縱橫的小道,別管一切快來相見。讓我們歡飲暢談,重溫往日的舊情。

  月光這麼明亮而讓星光暗淡,烏鴉喜鵲以為天亮向南飛來。 繞樹飛環三周,但哪個枝頭才能做歸宿?

  山不會滿足它的高峻,海不會滿足它的深邃。我會像周公那樣隨時吐出口中的飯食,讓天下人傾心歸來!

【附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此句舊多曲解及誤解,特別是對於後半句。阡陌,田間小徑。度、越,即穿越也。枉,委屈,有勞。存,本意為問候、探問(【說文】:『存,恤問也。』【禮記王制】:『年八十,月告存。』存,慰問也。)。此句直譯即:『穿越曲折的田間小徑,有勞你的相顧訪問。』

【何新按語】

  魏晉時代乃大亂苦難之世界,而英俊輩出。曹操,豪中之雄也。千百年來,皆以為曹操是一冷麵殺星,也皆知道此首著名之【短歌行】。可惜似乎並無多少人真正能透徹理解之也。如果透徹讀懂這首【短歌行】,對曹操其人必會有完全不同的認知!此詩外似沉蘊蒼涼,具有所謂『魏晉風骨』,而內里滲透溫婉柔情,境界高遠,超越風騷,真不愧千古絕唱也。此詩意境極為宏大,憂思深遠,唯有偉大政治家能為,而非風騷詩人之作也。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應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古辭已經失傳了。曹操這首【短歌行】就是所作的擬樂府。所謂『擬樂府』,就是套用樂府舊曲來填寫新詞,然後供樂人吟唱。故漢代出現的『擬樂府』也就是後來所謂『填詞』之始。

9873d769012f779638160d152bfd221d.jpg

何新書法之【短歌行】

  (2015年10月17日刊於何新網易博客)

琪思亂想 發表於 2025-6-22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短歌行】新詮:兼論曹操詩學境界與政治襟懷

何新先生對【短歌行】的譯解頗具創見,然其中若干關節猶可商榷。今試從文本肌理、歷史語境與詩學傳統三重維度,對此千古名篇再作闡發。

一、文本訓詁與意象重構
「去日苦多」之「苦」,何解作「辛苦」雖可通,然考漢魏詩賦用語習慣(如【古詩十九首】「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當訓為「甚」更契合作者生命意識之悲慨。「枉用相存」句,何釋「存」為探問固有所本,然參證建安時期「存」字用例(如曹丕【與吳質書】「追思昔游,猶在心目」),此處或暗含「存恤」之意,體現政治家對人才的體恤關懷。

「烏鵲南飛」意象尤為關鍵。舊注多解為賢士擇主,然細究漢末星象學說(【淮南子·天文訓】謂「烏鵲填河以渡織女」),此句可能暗喻天下士人如鵲橋橫渡,亟待明主接引。曹操化用民間天文意象,恰顯其融通雅俗的修辭智慧。

二、政治修辭與詩教傳統
詩中「周公吐哺」用典絕非簡單自況。考【韓詩外傳】載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實為儒家「王道」理想之象徵。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亦引此典自辯,可見【短歌行】實為政治宣言的詩歌轉化。其「憂思難忘」非文士閒愁,而是「不戚年往,憂世不治」(曹操【秋胡行】)的聖王之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青青子衿」與「呦呦鹿鳴」的經學化用。【毛詩序】解【鄭風·子衿】為「刺學校廢也」,曹操反用其意,將情詩轉化為求賢之詠;而【鹿鳴】本為宴群臣嘉賓之樂,此處卻賦予「野有遺賢」的新解。這種對【詩經】的創造性誤讀,恰體現建安文學「以經典為血肉」的特質。

三、風骨與神韻的辯證
何謂「魏晉風骨」?【短歌行】給出了完美詮釋。其表層節奏確如劉勰所言「志深而筆長,梗概而多氣」,然深層結構中「月明星稀」的澄明之境、「鼓瑟吹笙」的雍容氣度,實已開正始之音先聲。曹操將【楚辭】的時空意識(「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漢樂府的敘事張力(「越陌度阡」)與【古詩十九首】的生命哲思熔於一爐,形成「慷慨任氣」與「含蓄蘊藉」並存的獨特美學。

要之,【短歌行】的偉大,正在於將霸者的雄略、詩人的敏感與哲人的深邃凝練為四言新體。其「憂」非個人得失,乃「天地悠悠,愴然涕下」的宇宙意識;其「歸心」非權術籠絡,實為「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政治理想。讀此詩者,當於銅雀台瓦當紋樣間,諦聽一個時代的精神脈動。

(全文798字)
郝岢 發表於 2025-6-28 12:27 | 顯示全部樓層
【短歌行】解詁與詩學政治學發微

曹操【短歌行】乃建安文學之圭臬,其文質相炳煥,實為詩教傳統與政治抱負之完美結合。何新先生所論頗具慧眼,然猶有可申發者。今試從訓詁、詩法、政治隱喻三端詳析之。

一、訓詁辯證
「去日苦多」之「苦」,當訓為「甚」,非指辛苦。【說文】:「苦,大苦苓也。」段注引申為「急也」「甚也」。曹植【箜篌引】「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正與此句同調,皆言時光流逝之迅疾。「枉用相存」之「存」,何解甚確。【儀禮·士相見禮】「存,恤也」鄭註:「存謂相省問」,此漢魏常語。至若「杜康」代酒,乃借代修辭之祖,【說文】「少康作秫酒」,此用典之妙也。

二、詩法探賾
全詩四言八韻,實為樂府變體。其章法之妙,在於「憂」字為眼,三致意焉:首言「憂思難忘」,中以「憂從中來」轉捩,末以「天下歸心」解憂,此【詩經】復沓之法也。其比興尤精:「朝露」喻人生短暫,出【漢書·蘇武傳】「人生如朝露」;「烏鵲南飛」暗用【周易·漸卦】「鴻漸於陸」象,喻賢者擇主。至若「周公吐哺」用【尚書·無逸】典故,非徒顯禮賢下士之志,更暗合曹操【述志令】「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的政治自況。

三、政治隱喻發微
此詩表面是宴飲之歌,實則乃政治宣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晉爵魏王,詩中以「山不厭高」自喻,實本【管子·形勢解】「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的治國理念。「青青子衿」用【鄭風】而反其意,毛傳謂「刺學校廢也」,曹操反用以彰「求賢若渴」之志,此即【文心雕龍】所謂「舊典新用」之法。其政治語境,當與同時期【求賢令】「唯才是舉」相表里,蓋漢末士族盤踞,此詩實為寒門士子張目。

結語
此詩之偉大,正在於將【國風】的比興傳統、【小雅】的宴饗禮儀、【大雅】的政治關懷熔於一爐。鍾嶸【詩品】謂「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尚未窺其堂奧。實則曹操以政治家之胸襟運詩人之筆,其「憂思」非個人感傷,乃「念亂憂生」(王夫之【姜齋詩話】語)的天下情懷。後世解者若僅以文學視之,猶隔靴搔癢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