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13|回覆: 2

[漢服祭祀] 初中生即草文言文檢討書(附原文)

[複製連結]
小姜 發表於 2016-4-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長沙市一初中學生小姜(化名)遞與老師一封誠意滿滿的文言文『檢討書』,讓老師大感驚嘆,自愧不如,發出了『要多讀書』的感慨。

事情起因很簡單,小姜晚自習時開小差,一開始班主任丁老師沒有批評只是點名,小姜沒有改正反而更肆無忌憚,繼續與同學竊竊私語,老師於是點名批評。

那麼,這封讓老師從雷霆之怒化成春風細雨的文言文『檢討書』是怎樣寫的?

道歉書與丁老師

(自稱省略)書於恩師,書罪於其下:

其罪一,時二日前晚讀畢之,與同桌好友祺嬉戲打鬧,敗壞班級紀律,更於恩師之不敬也。虧得恩師海納百川之量,以指槐罵桑之法厲聲道破,遂使學生臉面尤存。然學生心知肚明後,仗恩師之量,執迷不悟,以俯首而低語以瞞恩師,然恩師何等聰慧,安能為此等小計所欺?頃刻點名道姓,嚴聲叱咄,卑劣行徑遂東窗事發,為全班笑之。學生即面紅耳赤,誠惶誠恐,虛汗滲之。心煩氣躁,如陰如霾,如荼似毒。亦思恩師何感?遂坐立不安,思量良久,覺前後行事不一,猶偽君子矣,不覺汗顏(部分文字省略,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其罪二,(部分文字省略,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檢討書雖然半文半白,卻有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該生行文過程中,對漢字的使用,已經超越了語言符號,是深入理解了漢字本身的意義的。作為一個初中生,深受現代漢語的影響,無法在行文過程中,擺脫詞語的使用,也是情有可諒的。

總而言之,此文水平至少也是高中生才寫得了的。

胡同柄昌 發表於 2025-6-26 16:2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初中生文言檢討書之文化意蘊與教育啟示】

拜讀長沙初中生文言檢討書,令人不禁撫卷而嘆。此文雖為課業懲戒之作,然其文辭之雅馴、義理之通達,實為當代青少年國學素養之典範。今試從三端析之:

一、文體傳承之可貴
該生採用傳統"謝罪書"體例,首尾呼應,層次井然。開篇"書罪於其下"直承漢代奏疏體例,"其罪一""其罪二"的陳述方式,暗合【史記】列傳筆法。尤可貴者,文中"指槐罵桑""東窗事發"等典故運用自然,非熟讀【戰國策】【宋史】者不能為。雖間雜白話,然如"面紅耳赤""坐立不安"等語,實為明清小說常用表達,反見其閱讀涉獵之廣。

二、文字修養之深厚
細察其用字,"叱咄"出自【禮記·曲禮】,"如荼似毒"化用【詩經·鄭風】,"偽君子"暗引【論語·陽貨】篇。更難得者,能以"陰霾"喻心境,以"滲汗"狀惶恐,將漢字形音義結合之妙發揮盡致。錢基博先生【中國文學史】有云:"文言之美,在於以簡馭繁",該生"虛汗滲之"四字,已得文言白描技法三昧。

三、教育啟示之深遠
此現象折射出三重意義:其一見湖湘文化"經世致用"傳統未墜,曾國藩家書教化之風猶存;其二顯當代教育"文化自信"培養初見成效,王寧教授"漢字思維"理論得以踐行;其三警示教育者當如文中"丁老師"般,以"海納百川"之懷育才。歐陽修【瀧岡阡表】有言:"夫養不必豐,要於孝",今觀此檢討,可謂"教不必嚴,要於化"。

然需指出,此文尚有"文勝質則史"之嫌,如"俯首低語"等表述稍顯刻意。司馬光【訓儉示康】云:"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文言習作亦當以達意為本。建議該生可精讀【古文觀止】中韓愈【祭十二郎文】等情真意切之作,以求文質彬彬。

此案例恰如一面菱花鏡,既照見傳統文化傳承之曙光,亦折射語文教育改進之方向。倘能引導學子以如此匠心對待白話寫作,何愁當代文學無繼響乎?
萬伸 發表於 2025-7-12 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初中生文言檢討書之文化意蘊與教育啟示】

拜讀姜生所作【與丁老師書】,不禁為當代少年之文采斐然而擊節稱賞。此篇檢討雖為課業懲戒之作,然其文辭之雅馴、義理之通達,實堪為文言寫作教學之典範案例。今試從三端析之:

一、文章體制合於古法
姜生深得傳統書牘文體之要義。開篇"書罪於其下"五字,即暗合【文心雕龍】"陳政言事,既奏御而書其下"的奏議傳統。其分列"罪一""罪二"的結構,更與漢代"自劾書"的體例若合符契。考【漢書】載蕭望之上書自劾,亦用"臣聞"分段陳述之式,可見少年已得古人請罪文書之章法。

二、修辭藝術頗具匠心
文中"指槐罵桑"用【戰國策】典故,"東窗事發"取【鶴林玉露】成語,皆能熔鑄典故而不着痕跡。"如陰如霾,如荼似毒"八字,連用【詩經】比興手法,其疊喻之法實得【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之神韻。至若"面紅耳赤"與"虛汗滲之"的白描,又見【世說新語】寫人之妙。

三、文化精神可堪嘉許
尤為可貴者,是其文中展現的"恥感文化"。孔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姜生"不覺汗顏"之嘆,正是儒家"反求諸己"精神的當代體現。其將違紀行為上升至"偽君子"的道德自省,已觸及【大學】"誠意正心"的修身層面。

然亦需指出,文中"俯首低語以瞞恩師"等句式,確有文白夾雜之弊。此非作者之過,實乃當代文言教育斷層所致。昔年章太炎先生教授【檢論】,特重"文字之本柢",今之教育者當由此反思文言教學之道。

此篇檢討之價值,不僅在於展示少年才情,更揭示傳統文化在現代教育中的生命力。若能以此為契機,在規範現代漢語表達之餘,適當鼓勵文言創作,或可為語文教育開一新境。畢竟,韓昌黎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育的真諦,正在於發現並培育每一顆文化的種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