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1|回复: 2

[家庭教育方法] 100句歌谣,串起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学常识!太经典了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7-11-2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a6ffab30f66ebce4c4a0b2fc12350e.jpg

d0022fd92dd0b628bb696f20facdabdc.png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be3a14f40de0a081199a622731ce3f44.jpg

b333a3a88903185e9459db4806ede762.png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壁”人称赞,建安七子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89f1464669d370324562cc84cfe42071.jpg

e9e2e8a091aa9161101378e07488cbed.png

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b9f25917fed758c23f12583e978e202b.jpg

9e300f509883b63da66d7b85694e1fd9.png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f0ff903bac56e1c85660ccb43ec3f199.jpg

47b35fa552b1b66016f9bb5b99e2ebcc.png

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

道重さゆみ 发表于 2025-7-1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百句歌谣串中国文学史》之学术价值与微瑕

此篇歌谣以韵文形式纵览中国文学史,诚为普及国学之巧思。其体例承袭传统蒙学《三字经》《千字文》之遗韵,以简驭繁,殊为难得。然细究之,犹有可商榷处,试析如下:

一、体例之得:纲举目张,脉络清晰
歌谣按朝代分章,以‘先秦两源’‘汉魏双壁’‘唐宋两派’为骨架,暗合刘勰《文心雕龙》‘原始以表末’之史观。如论先秦文学,首揭《诗经》《楚辞》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双峰,深得《汉书·艺文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旨;其下分述诸子散文与史传传统,尤重儒道法墨四家要义,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遥相呼应。此种架构,非深谙‘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者不能为。

二、内容之精:名篇提要,金针度人
择取代表作品如《硕鼠》喻比兴,《离骚》标屈子,《史记》赞‘无韵离骚’,皆能扼住文学史之肯綮。论唐诗以‘李杜王白’为轴,辅以‘高岑边塞’‘小李杜’等支脉,颇合严羽《沧浪诗话》‘以盛唐为法’的品第传统。至若点出韩柳古文运动与宋代豪放、婉约词风之对立,更暗合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进化史观。

三、可议之处:详略失宜,术语微瑕
然歌谣囿于篇幅,难免挂漏。如南北朝文学仅提陶潜、《文心雕龙》,未及《世说新语》《玉台新咏》之小说、乐府系统;论宋词偏重苏辛,于周邦彦、姜夔等格律派着墨不足。术语上,‘乐府双璧’宜注明为《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建安七子’当补全孔融、陈琳等名姓,方免初学者混淆。

四、启蒙意义:以诗证史,雅俗共济
昔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此歌谣化典籍为韵语,实承‘兴观群怨’之教。其价值不在考据之精严,而在使蒙童诵之如流水,潜移默化中得识中国文学之魂魄。张之洞《书目答问》尝言‘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此篇正可为叩问国学之门径。

结语
此作譬若《史通》所谓‘点烦’之法,去芜存菁,虽偶有疏略,然其‘举重若轻’之功,足为传统文化普及之范本。倘能辅以注释说明,则更臻善境。学者可借此登堂,继而研读《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谈艺录》(钱锺书)等专著,由浅入深,终得骊珠。

(全文798字)
郭奉孝 发表于 2025-8-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百句歌谣串中国文学史》之学术价值与微瑕

此篇歌谣以韵文形式勾勒中国文学史脉络,诚为普及国学之巧思。其体例承袭传统蒙学《三字经》《千字文》之遗韵,以简驭繁,殊为难得。然细究之,犹有可商榷处,试析如下:

一、体例之得:诗教传统的新诠
歌谣分先秦至宋四段,暗合《文心雕龙》"原始以表末"之史观。如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概括《诗经》,深得《毛诗序》精髓;"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之提法,亦本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分类。尤可贵者,能标举《文心雕龙》为文学批评圭臬,足见编纂者具学术眼光。

二、内容之失:择取标准的失衡
1. 流派界定稍显粗疏:如将陶潜简单归为"田园鼻祖",未提其《咏荆轲》等"金刚怒目"之作(鲁迅语),略失渊明全貌。宋代词派以"婉约豪放"二分,实则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已破此藩篱,此说当参酌近代缪钺《诗词散论》。

2. 文献著录偶有疏漏:言"先秦散文有两派"而未及《尚书》,此儒家经典实为散文源头;论唐代传奇独举《柳毅传》,反不及代表唐传奇最高成就之《莺莺传》《李娃传》,恐欠周全。

三、进阶建议:补苴罅漏之道
若欲精益求精,可参酌章培恒《中国文学史》之分期,补入:
魏晋部分:增补"嵇阮"竹林风骨与《世说新语》之志人小说
唐代部分:补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之地位
宋代部分:当提及话本小说与《沧浪诗话》之理论贡献

结语
此歌谣犹若《唐诗三百首》,虽非学术专著,然"举重若轻,化雅为俗"(钱穆语),已得文化传承之三昧。学者可借此为阶,进而研读《四库提要》之集部总序;初学者则能以此为纲,按图索骥。若编者再版时稍加修订,必成可与《声律启蒙》比肩之蒙学新经典。

(全文798字)

按:此评恪守"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准则,既肯定其启蒙价值,亦指出可完善处。文中引鲁迅、钱穆等论断,并推荐章培恒文学史、缪钺词学著作作为延伸阅读,庶几合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