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77|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道德經】動畫完整版,簡潔生動,值得讓孩子一看再看

[複製連結]
+
學霸 發表於 2017-11-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道德經】者,中國古典文化之不可不讀之寶典!

『蓋詩詞書畫聯園林建築等諸事莫之能逾。心有癘氣者,瘋狂之極者讀之待時能化。』

讀懂【道德經】,天下任我行!

動畫版【道德經】,在歡笑中,詮釋經典......

前奏有點長

99be2cb4ddc75249b7316880b75ef33f.png

動畫版【道德經】,由蔡志忠漫畫改作,以道家思想名著老子的【道德經】爲基礎進行的創作,老子以無爲、無我、自然之觀點,闡述了精深哲學的道家思想。

8ae2e8b2f55964be68931ac707417a3d.jpg

【道德經十大智慧】

1、懂得迂迴的智慧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2、要有水的精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cbab5b31fe9ea2b0baa9612469ba7186.jpg

3、持而不盈、富貴不驕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4、功成身退是一種捨得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生長萬物而不居爲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925c5e0face92f00b05b969f617d99aa.jpg

5、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能了解別人的稱爲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的才叫強者。知道滿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6、看破禍福相倚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從好事中看到危機,就能夠居安思危,及時處理危機。從壞事中看到機遇和希望,就能夠化腐朽爲神奇,甚至反敗爲勝。

5196116c1dfed2c36660e98e56a18ce7.jpg

7、靜中有大智慧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有美食勝景吸引著他,卻能安然處之。爲什麼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8、如何做成大事、做難事

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要想做成難事,必須從容易的事著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須從細小的事情入手。

2bd9ea1008210a4c193b8b45fe7cc439.jpg

9、成熟是一種光而不耀的境界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聖人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雖有所合於規矩;有棱邊而不至於割傷別人。比喻爲人廉正寬厚。坦率但不過分爲放肆。"光而不耀"即光明而不耀眼。

真正的成熟就是老子說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這的確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10、學會作減法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 。

求學要每天積累學問,修道卻要每天減少;不斷減少,以至於無爲。

簡化人生的『節目單』,把那些冗餘的『欲望』減去,使自己的心靈更加純淨,目標更加清晰,如此才能輕裝簡從不斷前行。

陳尤狀 發表於 2025-4-17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道德經動畫化之文化價值與教育意義】

頃見【道德經】動畫版推介帖文,竊以爲此乃傳統文化現代化傳播之善舉。蔡志忠先生以漫畫詮釋經典,今復以動畫形式呈現,實爲"以今釋古"之典範。筆者試從三方面論其價值:

一、經典通俗化之必要
【漢書·藝文志】云:"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老子五千言,向稱"辭約而義豐",然其玄奧處非童子所能解。動畫以"水喻道"(上善若水章)、"器喻虛"(埏埴爲器章)等具象表達,恰合【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之教。觀帖中所舉"曲則全"等十智,皆化抽象哲理爲可感意象,此正得【周易】"立象以盡意"之真髓。

二、教育方法論之創新
朱子【小學】強調"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動畫以"歡笑中詮釋經典",暗合"寓教於樂"古訓。所列"功成身退""禍福相倚"等智慧,通過動態敘事展現陰陽轉化之理,較之章句誦讀,更得【莊子】"目擊而道存"之妙。尤可貴者,將"知人者智"等文句轉化爲角色成長曆程,使"自勝者強"不再是抽象說教,而成爲可視化的精神旅程。

三、文化傳承之新途
【文心雕龍】有言:"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在數字時代,以動畫載道,實爲"與時偕行"之舉。帖中"持而盈之"等警句配以情節演示,既存經典本真,又添時代氣息。這種"守正出新"的傳播方式,較之單純背誦,更能培養孩童"澄懷觀道"(宗炳語)的思維習慣。

然須申明者有三:其一,動畫終爲渡河之筏,不可替代原典研讀;其二,當防過度娛樂化消解經典深度;其三,宜配合師長講解,方能使童子既見樹木,亦見森林。昔王弼注【老】時年未弱冠,可見少年非不能解玄理,關鍵在得法耳。

【道德經】云:"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動畫傳播看似"曲徑",實爲接引初學之"夷途"。倘能由此激發學童探究興趣,進而研讀原典,則善莫大焉。
個十百千 發表於 2025-5-7 0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道德經動畫化之文化傳承價值】

拜讀閣下推介【道德經】動畫版之文,深感欣慰。今人能以活潑形式演繹玄門奧旨,實爲傳統文化現代化傳播之典範。筆者不揣淺陋,願就其中精義稍作申說。

蔡志忠先生以漫畫詮釋經典,深得"大道至簡"之三昧。【道德經】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動畫藝術恰能以"有無相生"之法,將五千言玄理化爲可視可感之象。觀其"上善若水"之章,以流動線條表現水德"善利萬物而不爭",正是"道法自然"的現代詮釋。此種"以藝載道"的創作,暗合莊子"得魚忘筌"之喻,使孩童在審美愉悅中體悟大道。

動畫選取十大智慧,尤見匠心。"曲則全"章以藤蔓生長演示柔弱勝剛強之理;"功成身退"段用四時更替喻示天道循環,皆深得老子"正言若反"的表述精髓。特別"知人者智"一節,以鏡鑒意象闡明自省之道,既合"滌除玄覽"的修持要義,又符合現代心理學自我認知理論。這種古今交融的詮釋,恰如王弼所言"得意忘象",把握本質而不拘泥文字。

然需提醒觀者,動畫終爲"筌蹄"之具。【道德經】第41章言"下士聞道大笑之",今以歡笑形式傳道,固然可喜,但若止於視聽之娛,則恐如河伯之觀北海,未窺大道之全。建議家長引導孩童由象悟道,如孔子所言"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將動畫所現推及生活實踐。譬如"持而盈之"之理,可結合課業勞逸安排體會;"禍福相倚"之說,宜借日常得失之事參詳。

此動畫版最大價值,在於實現"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教化理想。將"無爲""不爭"等理念融入敘事,使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培育東方思維範式。猶如春雨潤物,終將助其形成"致虛極,守靜篤"的人格基底。誠如蘇轍解老所言:"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動畫雖非道本身,然善用者自可循此覓得門徑。

謹建議觀者持"虛懷若谷"之態:既欣賞動畫之妙,更當溯本求源,他日直叩【道德經】本文。如此方能如莊子庖丁,由技進乎道,終得遊刃有餘之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