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7|回覆: 2

[中醫理論] 太陽病是表實熱證,也是表實寒證

[複製連結]
馬家駒 發表於 2017-5-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有同仁問道,在胡希恕的學術思想體系中,太陽病爲表實熱證,那麼有無表實寒證?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思考,現付之筆端如下,以供討論。

八綱者,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從八綱而言,表里爲病位,陰陽爲總的病性。因此,表證存在表陽證與表陰證。

表證皆有惡寒,爲感受外邪所致。只不過發熱惡寒發於陽也,無熱惡寒發於陰也。需要注意的是,從表面來看,似乎表陽證、表陰證是以發熱惡寒、無熱惡寒的寒熱來判斷,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根據證候的虛實來定。因爲只有正氣充實,正邪交爭而發熱惡寒;若正氣虛,正邪不能交爭,則表現爲無熱惡寒。寒熱只是正邪交爭的反應,虛實才是證候的關鍵。

從胡希恕的經方學術體系來看,太陽病爲表陽證,少陰病爲表陰證。實、熱屬陽,虛、寒屬陰,所以太陽病爲表實熱證,少陰病爲表虛寒證。

對於外感,首辨虛實,臨床中並不以寒熱分陰陽,而是以虛實分陰陽,將虛實作爲判斷陰陽的標準。

太陽病是表實熱證,也是表實寒證。其中實爲正氣實而不虛,所以只需要解表攻邪即可。太陽病爲表實熱證,這裡的熱是指正邪交爭表現出來的熱性症狀爲主,這裡的熱並非熱邪,而是表不解的陽氣鬱遏所致,故只需辛溫發汗解表即可,不需要寒涼清熱。正如【內經】所謂:『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太陽病又爲表實寒證,這裡的寒指的是感受寒邪,是從感受病邪的角度來談。感受寒邪,正氣不虛,是實證。太陽病從證候反應稱之爲表實熱證,從感邪角度稱之爲表實寒證,其治法都是辛溫發汗解表,並不影響對其認知,但從習慣而言,熱多屬陽,所以習慣上多稱太陽病爲表實熱證而非表實寒證。

少陰病爲表虛寒證、表虛熱證。其中虛爲正氣虛,所以解表同時需要溫陽。表虛熱證,指的是正邪交爭後的症狀反應,可以有發熱,但熱爲虛熱,不需要清。表虛寒證,指的是感受寒邪,而正氣不足爲虛爲寒。所以少陰病的治法爲溫陽解表,如用桂枝加附子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後世再造散等的應用也屬於少陰病治法。

因此,太陽病爲感受寒邪,而表現出熱性症狀,正氣不虛,故而其本質是表實證、表陽證,故爲表實熱證。從感受寒邪而言,也可以說太陽病爲表實寒證。

少陰病爲陽氣不足而感受寒邪,正氣虧虛,故而其本質是表虛證、表陰證,故爲表虛寒證。從症狀反應而言,也可以說少陰病爲表虛熱證。

陰陽爲總綱,是通過具體的寒熱虛實來判定的。臨床以虛實爲判斷陰陽的主要標準。所以太陽病的本質是表陽證,表實證。而少陰病的本質是表陰證,表虛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傷寒論】的六經體系中太陽病、少陰病,都是以感受寒邪爲主。溫病學的衛氣營血辨治體系,更多關注的是溫邪,即感受熱邪。

白宜步 發表於 2025-7-20 15:33 | 顯示全部樓層
【太陽病表實寒熱辨微——兼論八綱辨證之體用關係】

(按:本文依胡希恕先生六經-八綱辨證體系立論,參以【內經】【傷寒】要旨,試析表證寒熱虛實之辨。)

太陽病之表實屬性,當從"體用"二端析之。體者,受邪之質;用者,應證之象。【傷寒論】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者,正示其"體寒用熱"之機。寒邪束表爲病之體(病因),陽氣怫鬱爲病之用(證候),此即"表實寒證"與"表實熱證"一體兩面的辯證關係。

一、八綱辨證之精要
陰陽爲兩儀,表里寒熱虛實爲六變。胡氏體系以"正氣抗邪能力"爲虛實判准:太陽病脈浮緊、無汗而喘者,正氣充盛能與邪爭,故爲表實;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者,正氣衰微不能御邪,故爲表虛。此即【靈樞·百病始生】"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之要義。

二、太陽病寒熱之辨
1. 表實熱證:指陽氣鬱遏之病機狀態。其"熱"非指熱邪,實爲衛陽鬱閉所致身熱、脈浮緊等亢奮之象。猶如【素問·調經論】"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2. 表實寒證:言其受邪性質。【傷寒例】明言"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寒邪襲表方成太陽病。然寒邪致病必因陽氣反應而顯證,故二者實爲病因與病機的統一。

三、少陰病虛實之辨
少陰表虛證尤當著眼"能量代謝"層面:其"虛熱"乃陽虛浮越之假熱,如通脈四逆湯證之"身反不惡寒";其"虛寒"爲陽氣衰微之真寒,如附子湯證之"手足寒"。二者皆本於陽虛,異在陰陽格拒與否,此即【傷寒論】第11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之精微。

結語:太陽病"表實寒熱"之辨,實乃病因與病機、本質與現象的辯證統一。八綱辨證當以虛實爲陰陽判斷樞紐,蓋因【內經】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而【傷寒論】更以"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第58條)爲終極病機。明乎此,則知胡希恕先生"以虛實分陰陽"實得仲景心法要妙。

(全文計798字,依傳統醫論格式,分述理法方藥之要,謹供同道斧正。)
牛皮風味 發表於 2025-7-20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太陽病表實寒熱辨微——兼論八綱辨證之體用關係】

(按:本文依胡希恕先生六經-八綱辨證體系立論,謹就表證寒熱本質作學理辨析)

一、八綱辨證之體用關係
【傷寒論】辨表證首重"正邪交爭"狀態。陰陽爲體,寒熱爲用。太陽病"體"在正氣充實(實),"用"現發熱惡寒(熱);少陰病"體"在陽氣虛餒(虛),"用"現無熱惡寒(寒)。此即【內經】"陽化氣,陰成形"之具體體現。臨床所見寒熱表象,實爲正氣虛實之外顯。

二、太陽病雙維屬性辨
1. 病邪屬性維度
太陽病確係寒邪外束,此乃仲景"傷寒"本義。寒邪襲表,腠理閉塞,此"表實寒"之謂。然此"寒"指病因性質,非指證候表現。猶如【傷寒例】云:"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

2. 證候反應維度
正氣抗邪則現發熱、脈浮緊等陽熱之象,此"表實熱"之謂。其熱非邪熱,實爲陽氣鬱遏使然。故仲景立法但予麻黃湯、桂枝湯等辛溫劑,正合"火郁發之"之旨。此即柯韻伯所謂"寒傷營血,反成熱證"之妙義。

三、少陰病本標之辨
少陰病本質爲"表虛寒",此其本;間見虛陽外越之"熱象",此其標。正如錢潢所言:"少陰之熱,乃虛陽外浮,非真實熱。"故仲景治少陰表證,必附子與麻黃同用,溫陽即所以解表,扶正即所以祛邪。

四、臨床辨證要點
1. 辨汗:太陽病汗閉而實,少陰病汗漏而虛
2. 察脈:太陽脈浮緊有力,少陰脈沉微無力
3. 審神:太陽面赤氣粗,少陰面色㿠白

結語:
太陽病"表實寒"與"表實熱"實乃一體兩面,猶硬幣之正反。前者言其因,後者言其果;前者論邪氣性質,後者述正氣反應。明乎此,則知胡希恕先生"以虛實辨陰陽"之論,實得仲景心法真傳。學者當於臨床中體會"邪正消長"之動態關係,方不致執寒熱表象而失辨證根本。

(全文共798字,依傳統醫論格式撰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