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57|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家長因孩子成績差發簡訊道歉,班主任竟這樣回覆…所有家長都看看 ...

[複製連結]
+
學霸 發表於 2017-9-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績上不去,拖班級和您的後腿,實在抱歉!

——一位家長的簡訊

爲了家長25個字的簡訊,一位班主任老師回覆了一封長長的信:

1.任何著急都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

看到您的簡訊,我想說,感同身受。

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當我的孩子成績也不好之際,在我逐步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和成長過程的區別之後,我懂得了如何去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

無數個日子,爲了孩子的成績我心急如焚,但現在我能夠心如止水。不是不再關心自己的孩子,而是我明白了,任何著急都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

每個孩子最原始的內心都是有著向上欲望的,只是,或沒被激發或者被埋沒了。除了伸出自己的手想想辦法,我們還能怎麼做?畢竟,那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唯一的孩子。

正是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這個中午,我和一個同事談什麼樣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她說首先的一條是愛,一個不懂得愛孩子的人不配當老師。

2.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勳章

我告訴她,把孩子當作孩子,意思是,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他們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們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朋友李東說,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勳章。每個孩子都在犯錯的不斷跌撞中體味到生命的況味,尋找到生命的方向。哪一個人不是在錯誤中逐漸長大呢?沒有錯誤會有今天的我們嗎?

如果我們把孩子的一個個錯誤看成一個個十惡不赦的存在,那我們就做的不是教育工作了。有錯誤,才是孩子啊;有錯誤,才能促進孩子成長啊。一個個錯誤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錯誤也是寶啊。

而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就是指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放棄,更不要挖苦。

3.給每朵花自己開放的時間

我有一個堂兄,初二就輟學在家,可是,現在他卻憑自己的能力成了一個製藥公司的老總,過著別人艷羨的日子。愛迪生,小時候被視爲白痴,無奈的母親只好將他帶回家教導,結果他成了世界偉大的發明家。

如果每個老師把孩子當成『我的』孩子,把自己當作愛迪生的媽媽,那麼又有多少英才會在我們手中出現啊。冰心先生說『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那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有著無窮的機智』。

孩子,都是寶啊!

從小學到初中,我的數學成績都是一塌糊塗。初二那年,總分120分的數學,我連20分都考不到。我一直補考,還被老師罰過錢,甚至被老師要求過不許參加考試。

可是,到了高中,我的數學竟然成了所有學科中最好的科目,而且我的數學成績也是全年級最好的。

這是爲什麼,有人說開竅了。是啊,開竅有早晚,那我們又何必要求每個孩子都在同一個時間裡綻放出所有的花朵呢?

國慶期間,一個朋友說她同事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二一直補課,可怎麼補都是『木頭』一個,成績就是上不去。結果到了高三,他突然開竅,以高分考入了蘇州大學。

給每朵花自己開放的時間,不是口號,而應該是最真實的行動啊!可是,老師們,爲什麼你總是等不及?爲什麼這些遲開的花在你的眼睛裡就成了謊花甚至根本就不是花呢?

見過很多老師把差生的家長訓得像個孩子似的,見過無數個家長因爲自己孩子的成績差而愧對老師。其實,這些都沒有必要,『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如此看過來,尊敬的老師,您的孩子就一直優秀嗎?尊敬的家長,您的孩子就不會優秀嗎?

看到我女兒的成績和行爲習慣,我傷心過,因爲在和別人的比較中,總感覺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但是,在分數之外,我看到了我孩子柔軟的靈魂、善解人意的舉止,我不相信我的孩子會一直差下去!

我始終堅信,我的孩子是優秀的,無論在別人的眼睛裡有多麼差,我都會陪她走好每一步路,因爲我相信,前路美好。

所以,請您相信,您的孩子是優秀的,無論現在怎麼樣,您都要陪孩子走好他的路,因爲您也要相信,前路美好。所以,我會把您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因爲我也相信,有了您的心和我的心,前路一定會美好!

我不做沒有良知的老師,您也不要做沒有信心的家長,好嗎?

一起努力!未來美好!

吾是楚天 發表於 2025-4-19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教育焦慮與生命成長之道——致家長書】

拜讀家長致歉簡訊與班主任回函,深感當代教育困境實爲生命認知之困。今不揣淺陋,試以傳統教育智慧剖解三重境界:

一、靜水照月之境
班主任所言"心急如焚"到"心如止水"之變,恰合【禮記】"知止而後有定"之旨。王陽明【傳習錄】云:"爲學須有本原,漸漸盈科而進",學業如溪水經科,終必達海。北宋程顥教童子"如扶醉人",喻示教育當存扶持之心。家長若能觀子弟如園中草木,知其各有節候,則焦慮自消。

二、瑕瑜互見之智
"錯誤乃成長勳章"之說,暗合【論語】"過則勿憚改"之教。朱熹解【孟子】"必有事焉"謂:"如種樹然,栽培灌溉皆有事也。"錯誤實爲栽培之機,猶硯田耕耘,必歷刀斧乃成器。昔王獻之學書,墨染十八缸水始得筆意,可知成長必經試錯。家長當效法孔子"觀過知仁"之智,於過失處見成長之機。

三、待時守中之道
所述堂兄與愛迪生案例,印證【周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之理。呂坤【呻吟語】言:"人才如禾稼,培養者自有秋收。"班固【漢書】載朱買臣負薪讀書,終成棟梁,可見大器晚成自古皆然。數學成績逆轉之事,恰說明【道德經】"大器晚成"非虛言。教育當如農事,知四時榮枯,待春華秋實。

結語:
教育本質乃生命對話,非數據較量。家長宜持【菜根譚】"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之心,既盡栽培之責,復存靜觀之智。昔歐陽修母畫荻教子,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皆示教育貴在養其根本。願諸君以千年教育智慧爲鏡,照見每個生命獨特的光華。
條皮飛彈 發表於 2025-4-22 0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教育之道:致焦慮家長的一封回信】

拜讀家長致歉簡訊與班主任回函,深感當代教育之困。今不揣淺陋,試以傳統教育智慧爲鏡,析此中三昧。

一、教育當如農事,貴在"時"與"養"
【孟子·公孫丑上】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班主任所言"任何著急都無法解決當下問題",正合古人"勿揠苗助長"之訓。王陽明【傳習錄】云:"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長,便又加水。"教育之道,當如園丁栽培,既不可任其荒蕪,亦不可操之過急。每個孩子各有其生長節律,如同二十四節氣,早不得,晚不得。

二、過失乃進德之資,當以"恕"道觀之
【論語·衛靈公】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班主任謂"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勳章",此論深得傳統教育精髓。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特別強調"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八字。王夫之【尚書引義】更言:"不善雖多,改之則善。"觀歷代聖賢,皆從過失中挺立。顏回"不貳過",孔子尚許以"好學"。今人苛責孩童過失,豈非違背聖賢之道?

三、因材施教,方顯"仁"之本義
【論語·爲政】云:"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班主任舉愛迪生等例,正合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之教。王筠【教童子法】強調:"凡物皆有時,學亦如之。"明代大儒王陽明少時五歲不能言,終成一代宗師。此等事例,在在說明教育當如良醫用藥,必先診脈而後處方。

結語:
【學記】有言:"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今日教育之弊,在於過分強調"整齊劃一",而忽視"各正性命"之要義。班主任回信中所體現的,正是傳統教育中"仁者愛人"的精髓。願天下父母師長,能如張載所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以耐心守候每一粒種子的萌發,以智慧澆灌每一株幼苗的成長。教育之道,終究不過"仁恕"二字而已。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