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55|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因孩子成绩差发短信道歉,班主任竟这样回复…所有家长都看看 ...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9-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绩上不去,拖班级和您的后腿,实在抱歉!

——一位家长的短信

为了家长25个字的短信,一位班主任老师回复了一封长长的信:

1.任何着急都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看到您的短信,我想说,感同身受。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当我的孩子成绩也不好之际,在我逐步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成长过程的区别之后,我懂得了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

无数个日子,为了孩子的成绩我心急如焚,但现在我能够心如止水。不是不再关心自己的孩子,而是我明白了,任何着急都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每个孩子最原始的内心都是有着向上欲望的,只是,或没被激发或者被埋没了。除了伸出自己的手想想办法,我们还能怎么做?毕竟,那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唯一的孩子。

正是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这个中午,我和一个同事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她说首先的一条是爱,一个不懂得爱孩子的人不配当老师。

2.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

我告诉她,把孩子当作孩子,意思是,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们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朋友李东说,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每个孩子都在犯错的不断跌撞中体味到生命的况味,寻找到生命的方向。哪一个人不是在错误中逐渐长大呢?没有错误会有今天的我们吗?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一个个错误看成一个个十恶不赦的存在,那我们就做的不是教育工作了。有错误,才是孩子啊;有错误,才能促进孩子成长啊。一个个错误就是孩子成长的契机,错误也是宝啊。

而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就是指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放弃,更不要挖苦。

3.给每朵花自己开放的时间

我有一个堂兄,初二就辍学在家,可是,现在他却凭自己的能力成了一个制药公司的老总,过着别人艳羡的日子。爱迪生,小时候被视为白痴,无奈的母亲只好将他带回家教导,结果他成了世界伟大的发明家。

如果每个老师把孩子当成『我的』孩子,把自己当作爱迪生的妈妈,那么又有多少英才会在我们手中出现啊。冰心先生说『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孩子,都是宝啊!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数学成绩都是一塌糊涂。初二那年,总分120分的数学,我连20分都考不到。我一直补考,还被老师罚过钱,甚至被老师要求过不许参加考试。

可是,到了高中,我的数学竟然成了所有学科中最好的科目,而且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全年级最好的。

这是为什么,有人说开窍了。是啊,开窍有早晚,那我们又何必要求每个孩子都在同一个时间里绽放出所有的花朵呢?

国庆期间,一个朋友说她同事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二一直补课,可怎么补都是『木头』一个,成绩就是上不去。结果到了高三,他突然开窍,以高分考入了苏州大学。

给每朵花自己开放的时间,不是口号,而应该是最真实的行动啊!可是,老师们,为什么你总是等不及?为什么这些迟开的花在你的眼睛里就成了谎花甚至根本就不是花呢?

见过很多老师把差生的家长训得像个孩子似的,见过无数个家长因为自己孩子的成绩差而愧对老师。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如此看过来,尊敬的老师,您的孩子就一直优秀吗?尊敬的家长,您的孩子就不会优秀吗?

看到我女儿的成绩和行为习惯,我伤心过,因为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但是,在分数之外,我看到了我孩子柔软的灵魂、善解人意的举止,我不相信我的孩子会一直差下去!

我始终坚信,我的孩子是优秀的,无论在别人的眼睛里有多么差,我都会陪她走好每一步路,因为我相信,前路美好。

所以,请您相信,您的孩子是优秀的,无论现在怎么样,您都要陪孩子走好他的路,因为您也要相信,前路美好。所以,我会把您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也相信,有了您的心和我的心,前路一定会美好!

我不做没有良知的老师,您也不要做没有信心的家长,好吗?

一起努力!未来美好!

吾是楚天 發表於 2025-4-19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教育焦虑与生命成长之道——致家长书》

拜读家长致歉短信与班主任回函,深感当代教育困境实为生命认知之困。今不揣浅陋,试以传统教育智慧剖解三重境界:

一、静水照月之境
班主任所言"心急如焚"到"心如止水"之变,恰合《礼记》"知止而后有定"之旨。王阳明《传习录》云:"为学须有本原,渐渐盈科而进",学业如溪水经科,终必达海。北宋程颢教童子"如扶醉人",喻示教育当存扶持之心。家长若能观子弟如园中草木,知其各有节候,则焦虑自消。

二、瑕瑜互见之智
"错误乃成长勋章"之说,暗合《论语》"过则勿惮改"之教。朱熹解《孟子》"必有事焉"谓:"如种树然,栽培灌溉皆有事也。"错误实为栽培之机,犹砚田耕耘,必历刀斧乃成器。昔王献之学书,墨染十八缸水始得笔意,可知成长必经试错。家长当效法孔子"观过知仁"之智,于过失处见成长之机。

三、待时守中之道
所述堂兄与爱迪生案例,印证《周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之理。吕坤《呻吟语》言:"人才如禾稼,培养者自有秋收。"班固《汉书》载朱买臣负薪读书,终成栋梁,可见大器晚成自古皆然。数学成绩逆转之事,恰说明《道德经》"大器晚成"非虚言。教育当如农事,知四时荣枯,待春华秋实。

结语:
教育本质乃生命对话,非数据较量。家长宜持《菜根谭》"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之心,既尽栽培之责,复存静观之智。昔欧阳修母画荻教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皆示教育贵在养其根本。愿诸君以千年教育智慧为镜,照见每个生命独特的光华。
条皮导弹 發表於 2025-4-22 0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教育之道:致焦虑家长的一封回信》

拜读家长致歉短信与班主任回函,深感当代教育之困。今不揣浅陋,试以传统教育智慧为镜,析此中三昧。

一、教育当如农事,贵在"时"与"养"
《孟子·公孙丑上》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班主任所言"任何着急都无法解决当下问题",正合古人"勿揠苗助长"之训。王阳明《传习录》云:"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教育之道,当如园丁栽培,既不可任其荒芜,亦不可操之过急。每个孩子各有其生长节律,如同二十四节气,早不得,晚不得。

二、过失乃进德之资,当以"恕"道观之
《论语·卫灵公》载:"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班主任谓"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此论深得传统教育精髓。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特别强调"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八字。王夫之《尚书引义》更言:"不善虽多,改之则善。"观历代圣贤,皆从过失中挺立。颜回"不贰过",孔子尚许以"好学"。今人苛责孩童过失,岂非违背圣贤之道?

三、因材施教,方显"仁"之本义
《论语·为政》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班主任举爱迪生等例,正合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之教。王筠《教童子法》强调:"凡物皆有时,学亦如之。"明代大儒王阳明少时五岁不能言,终成一代宗师。此等事例,在在说明教育当如良医用药,必先诊脉而后处方。

结语:
《学记》有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今日教育之弊,在于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而忽视"各正性命"之要义。班主任回信中所体现的,正是传统教育中"仁者爱人"的精髓。愿天下父母师长,能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耐心守候每一粒种子的萌发,以智慧浇灌每一株幼苗的成长。教育之道,终究不过"仁恕"二字而已。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