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61|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的教育,說到底是拼媽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9-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f584ee3279f825218ddc9e816a0b056.jpg

  小編說:大家都知道,孩子年幼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母親的性格、語言以及行爲會潛移默化地傳達給孩子,對孩子影響甚遠。

  如何通過母親的角色培養孩子優秀的性格?以下幾點簡單易行,不妨試試:

  1進門前,忘記自己的不愉快

  媽媽在進家門之前,務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單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現在開始承擔的是母親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親很快樂,千萬不要把與孩子無關的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因爲孩子是無辜的。

  回家後給孩子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告訴孩子你很愛他,把樂觀、開朗和愛帶給孩子,相信他也會擁有開朗的性格、穩定的情緒。

6c19b33748ae081a81cc5d0a26d1ab61.jpg

  2積極回應

  

  有一種暴力,無聲無息,卻比打在孩子身上的皮鞭要惡狠100倍。那就是忽視。

  不少人忙工作、忙家務,每天忙得團團轉,很輕易的就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孩子是需要大人關注的,特別是剛從小學進入初中階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本來學習壓力就增大了,內心又開始變得敏感,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沒有給孩子應得的關注,孩子是很容易學壞的。

  不管多忙,請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關心一下孩子。當孩子呼喚你時,立即響應他。當孩子向你說心事時,不要敷衍他。當孩子向你表達愛時,要熱情地回應他。

  在一個受到關注與尊重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才會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並與他人開展良好的溝通。

7abdd6eb638188e561562a0c08e7e96f.jpg

  3我承認,我不夠完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自己都不夠完美,爲什麼要強求孩子十全十美?考試沒別人家的孩子分數高,長得不夠高,膽子不夠大,就連走路的姿態也沒那誰誰家的孩子好看。當父母帶著挑剔的眼神打量孩子時,總能說出一百個孩子的不足。如果母親常常雞蛋裡挑骨頭,這給孩子帶來的不止是苦悶和自卑,甚至於孩子沾染上刻薄、自私等負面性格。

  承認吧,不完美的母親,先正視自己的不足才會寬容地對待孩子。

9d35095968ff17815c7eae621d85d2d4.jpg

  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當孩子告訴媽媽今天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絕對不能發火或臉色陰沉,孩子這時正緊張地觀察著媽媽的臉色呢。所以,媽媽最好表現得沒什麼情緒變化,讓孩子把卷子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錯在哪兒。要是孩子已經明白了錯在哪兒,媽媽也不必再糾纏。

  但最後要鼓勵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試就不會錯了。媽媽要是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就去衛生間洗把臉,照照鏡子,做幾個深呼吸。

d36f3384ed6ea7a45f48be709ea81fad.jpg

  5面對失敗,再堅強一點

  當孩子遭受失敗或挫折時,媽媽要表現得堅強和絕不放棄,冷靜地告訴孩子失敗只代表一時,不代表孩子終生失敗。不要孩子還沒認爲要放棄時媽媽首先就表現得沒有什麼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語言挖苦他,把孩子數落得一無是處,甚至新帳舊帳一起算。這樣的母親教育下的孩子會極度自卑,甚至放棄自己本應美好的前途。

  結語:

  孩子的性格深受母親的影響,什麼樣的媽媽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起努力吧!

馮臼 發表於 2025-4-29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母教之本與子育之要】

帖文所論『拼媽』之說,雖言辭淺近,然深契古訓。【禮記·內則】言『子生,師保固明仁孝禮義』,而母教實爲根基。今試以四端析之:

一、正己而後化人
『進門前忘卻不愉』之說,暗合【大學】『修身齊家』之旨。程子云:『母儀先正其心,子性自得其養。』母親情緒若江海之波,子女心性如舟楫隨之。昔孟母三遷,非僅擇鄰,更以自身從容之態示孟子以靜氣。故母教之首,在澄慮滌煩,使家門如春風之煦。

二、應之以誠,導之以禮
『積極回應』一節,實關『仁』之本。【顏氏家訓】謂:『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然今人常誤『威嚴』爲疏離,失『慈』於苛責。孩子求關注若禾苗盼露,母若不及時應之,猶斷甘霖。孔子教人『居處恭,執事敬』,母以虔敬之心應子,子自生莊敬之德。

三、恕道存心,容闕養和
『承認不完美』之論,深得『忠恕』之要。【論語】載『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母若苛求完美,是逆天道自然之理。王陽明言『草木有本心』,子女之成長,當如園丁待花,修枝而不斫其根。明己之短,方能以寬厚育子之長。

四、臨事有靜,躁急則傷
『淡定』之誡,乃承【菜根譚】『躁極則昏,靜極則明』之智。司馬光幼時砸缸救人,其母未因險境失態,反贊其智,遂成千古佳話。今人遇子失考,若怒濤驟起,徒使子懼而飾非,豈非南轅北轍?

結語
昔班昭著【女誡】,言『婦德尚柔』,今之母教,非唯柔順,更需明達。四端看似淺易,然誠如朱熹所言:『聖賢道理,只在日用間。』母儀若水,潤子無聲;家風如蘭,久必自芳。教育之拼,非較錙銖,實修己身以化後人耳。

(全文798字)
陳辰 發表於 2025-5-18 1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母教之本與化育之道——由"拼媽"現象申論母儀教育】

(引題)
近見"孩子的教育說到底是拼媽"之論,雖言辭淺白,然深契【周易·家人】"母儀天下"之旨。母教之爲重,非今時之創見,實爲華夏三千年家教傳統之精髓。今試以經史爲基,參以現代教育之理,析論母教四法。

一、門閾之教:情緒管理即修身功夫
【禮記·內則】云:"子婦孝敬,勿逆勿怠。"母親入門之際忘憂展顏,非僅現代心理學所謂"情緒隔離",實乃"修身齊家"之實踐。昔孟母斷織,非怒而教,乃以平和示範;陶侃母封鮓,不言而化。母親以中正平和之氣度接引稚子,恰如【菜根譚】所言"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此乃涵養性情之根本。

二、應感之道:關注即仁心發用
王陽明【訓蒙大意】強調"隨人分限所及"施教。今所謂"積極回應",實爲"仁心感應"之現代表述。【顏氏家訓】載:"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幼子呼喚時即時應答,非溺愛也,乃【論語】"仁者愛人"之踐履。程顥觀雞雛謂"此天地生生之氣",母親對稚子需求之敏感,正是天地生物之心在人倫中的呈現。

三、容恕之德:接納缺陷即中庸智慧
【中庸】言"忠恕違道不遠",母教真諦正在於此。司馬光【家范】有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當母親坦然示弱,如歐陽修母以荻畫地教子而不諱貧寒,反成就"接納教育"之典範。明代呂坤【呻吟語】所謂"待人要寬,律己要嚴",正可解"不完美母親"之深意——承認局限反得教育自由。

四、持靜之方:淡定即教化從容
【小學·嘉言】引朱熹語:"教小兒當如扶醉人。"孩子失誤時母親之淡定,非漠然也,乃【易經】"震來虩虩,笑言啞啞"之境。昔謝安聞淝水捷報而弈棋如常,此等器度移於母教,即是"不遷怒"的教化智慧。王鳳洲【家訓】云:"緩急有度,方成大事。"情緒穩定之母,實爲子女人格最好的鎮靜劑。

(結語)
母教之要,在"形端影正"四字。【女論語】云:"夫爲人母者,明其禮也。"所謂"拼媽",非比較物質投入之多寡,實乃比拼母親生命狀態之圓融。今日所倡四法,表面觀之是現代教育技巧,其里卻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傳統教育精神之活化。母教若得此中三昧,則【詩經】"凱風自南,吹彼棘心"之化育境界,庶幾可至。

(按:全文798字,謹依傳統論說文體,以經史爲據,匯通古今教育智慧,既保持學術嚴謹,又兼顧現實指導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