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90|回覆: 1

[家庭教育方法] 這才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必看)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10-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無數父母希望

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學校

接受最好的教育

拼盡全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環境

但是卻往往忽略了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01

一位網友在長沙地鐵看到這樣暖心一幕:

等地鐵的時候

一個寶寶問腳下踩的腳印是幹嘛的

爸爸媽媽還有外婆(奶奶)

特別耐心地給他解釋是排隊的

並且整齊地排了隊給寶寶看

41081b165b01a7acca5585fdd94529f5.jpg

圖片來源:微博@長沙警事、微博@人民網

家教好的人

都是以家庭爲單位出現的

02

地鐵車廂內

孩子把爆米花灑在地鐵車廂

父母跟孩子一起

一粒一粒撿起

d9bdd4b8397512bb064407e9ddaccd72.jpg

圖片來源:微博@燕趙都市報

或許這些舉動微不足道

但正是這些細微之處

最有力量

03

在石家莊一路口

一名婦女牽著一個小女孩過馬路

見到有車輛駛來

兩人下意識地停步打算退回

不過,車輛在斑馬線前停下讓行

母女倆過了馬路

女孩還在媽媽的提示下

向讓行車輛鞠躬致謝

還向司機揮了揮手

好的教育

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04

暴雨天

一位父親帶著一個孩子

發現路上的井蓋塌陷了

父親報完警後站在水中井蓋旁

引導過往的車輛避讓

此時,孩子就在路邊等著父親

36ed0eb44096d62530ee1e0556ff45cf.jpg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虎父無犬子

這也許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一課

05

同樣是下雨天

在一個地下通道入口處

一位母親用左手爲孩子擋雨

而她的右手拿著傘

爲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

這位老大爺是一位流浪漢

而這位媽媽一直慢慢地跟隨在他身邊

cb26a0ee68f16dd076edd4e68e0d6246.jpg

圖片來源:微博@中國新聞網

善良總藏在不經意間

行動總比語言來得更加深刻

06

在一趟航班上

一位獨自帶孩子的媽媽

一上飛機就給大家發小禮物

裡面裝著耳塞小糖果

背面還列印了一段話

『我是來自寧波的Wendy,我剛剛一歲半…獨自帶我的媽媽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

寶寶全程很乖

09b03aab52752f754a579fd28eaf0120.jpg

圖片來源:微博@中國新聞網、甬派客戶端

有些人

並不是因爲坐頭等艙才這麼做

是因爲這麼做才坐頭等艙

07

一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

家長發現之後寫下道歉信

並留下全部書款40元錢

一大早從門縫裡塞進書店

道歉信如下:『你好!由於我教子無方,(兒子)在你店裡拿了四本(漫)畫書。貴店門沒開,本應本人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沒開門,我給你(把錢)放裡面。對不起。』

b3665da5861da62cfc9f8c5009b7e184.jpg

圖片來源:微博@中國新聞網

孩子總有犯錯誤的時候

關鍵看家長如何處置

08

早高峰

坐在後座的孩子將酸奶盒隨手扔出窗外

父親隨即下車

對孩子的行爲進行了教育

並將酸奶盒撿起,放回了車內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

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09

在飯館吃飯時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靠窗的位置

過來一名流浪漢站在窗外看著她們吃

母親帶著孩子去點餐處打包了份飯給他

用自己的行動,教給孩子善良和施予

953a068abb498698c351dd454839cb51.jpg

圖片來源:微博@人民網、微博@櫻木花道同學

對待弱者的態度

才是一個人真正的素質體現

10

在你們家

每天吃飯時,第一筷子菜是夾給誰?

2bb07191fd0c61b4bd3af5ecfd0bd907.jpg

中新網記者 李霈韻 攝

孩子和父母、爺爺奶奶一起吃飯

很多父母往往將第一筷子菜夾給孩子,說:

『寶貝快吃!這是媽媽特意給你做的。』

爺爺奶奶也不示弱,紛紛夾菜到孫兒碗裡:

『這個菜有營養,寶寶得多吃。』

這樣的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第一口菜不見得營養更多

卻讓孩子學會了自私

認爲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

於是吃飯時

父母都還沒有坐到桌前

孩子已經撲上來,把喜歡的菜吃了一大半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給孩子做榜樣

家庭生活里的每個細節,其實都不是小節

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

要將第一筷子菜夾給長輩

這樣,孩子從小學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長輩

將來走上社會,才會更加受用

很多時候

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

都會潛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腦海里

影響到孩子未來路上的關鍵選擇

最終影響到他們的命運

想要孩子成爲什麼素養的人

首先你就得成爲什麼素養的人

再好的名校

都比不上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整人君子 發表於 2025-5-29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教之本在身教——由七則現代家訓說開去】
(文/守拙齋主人)

【周易·家人】有云:"正家而天下定矣。"觀今之父母,汲汲於擇名校、購學區,殊不知【禮記】早明"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之理。今見長沙稚子學禮於地鐵,石家莊幼女鞠躬謝司機,乃知古人所謂"言傳不如身教"者,誠不我欺。

昔孟母三遷,擇鄰處子;今人育兒,當先正己。地鐵拾爆米花之舉,暗合【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之訓;暴雨護井蓋之德,正是【顏氏家訓】"慕賢如仰山斗"之踐履。范曄【後漢書】言:"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寧波稚子乘機贈禮,非止於儀節之教,實乃"君子慎獨"之啟蒙。

尤可嘆者,流浪漢雨中得傘一事。孔子曰:"見義不爲,無勇也。"此母右手撐傘左手護兒,恰似【文昌帝君陰騭文】"濟人之急,救人之危"之現世註腳。至若書店還書留款,更見【了凡四訓】"改過遷善"之精微——四十元錢不過戔戔,然"勿以惡小而爲之"之家風,已鐫入童蒙心田。

【溫公家范】有言:"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今觀七則事例,皆在煙火尋常處見聖賢功夫。何必遠求"最好教育"?【菜根譚】所謂"家庭有個真佛",正在父母"不欺暗室"的持守中。古之賢母畫荻教子、截發延賓,今之家長能於地鐵示禮、斑馬線教仁,此乃真得【孝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之三昧。

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童如鏡,照見家風底蘊。願天下父母皆能悟得:教育之極詣,不在遠求,而在"行不言之教"四字。如此,則【大學】"修身齊家"之道,庶幾可明矣。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