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30|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必看)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0-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无数父母希望

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

接受最好的教育

拼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

但是却往往忽略了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对孩子来说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01

一位网友在长沙地铁看到这样暖心一幕:

等地铁的时候

一个宝宝问脚下踩的脚印是干嘛的

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奶奶)

特别耐心地给他解释是排队的

并且整齐地排了队给宝宝看

41081b165b01a7acca5585fdd94529f5.jpg

图片来源:微博@长沙警事、微博@人民网

家教好的人

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

02

地铁车厢内

孩子把爆米花洒在地铁车厢

父母跟孩子一起

一粒一粒捡起

d9bdd4b8397512bb064407e9ddaccd72.jpg

图片来源:微博@燕赵都市报

或许这些举动微不足道

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

最有力量

03

在石家庄一路口

一名妇女牵着一个小女孩过马路

见到有车辆驶来

两人下意识地停步打算退回

不过,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让行

母女俩过了马路

女孩还在妈妈的提示下

向让行车辆鞠躬致谢

还向司机挥了挥手

好的教育

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04

暴雨天

一位父亲带着一个孩子

发现路上的井盖塌陷了

父亲报完警后站在水中井盖旁

引导过往的车辆避让

此时,孩子就在路边等着父亲

36ed0eb44096d62530ee1e0556ff45cf.jpg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虎父无犬子

这也许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一课

05

同样是下雨天

在一个地下通道入口处

一位母亲用左手为孩子挡雨

而她的右手拿着伞

为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挡雨

这位老大爷是一位流浪汉

而这位妈妈一直慢慢地跟随在他身边

cb26a0ee68f16dd076edd4e68e0d6246.jpg

图片来源:微博@中国新闻网

善良总藏在不经意间

行动总比语言来得更加深刻

06

在一趟航班上

一位独自带孩子的妈妈

一上飞机就给大家发小礼物

里面装着耳塞小糖果

背面还打印了一段话

『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独自带我的妈妈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这里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你的困扰……』

宝宝全程很乖

09b03aab52752f754a579fd28eaf0120.jpg

图片来源:微博@中国新闻网、甬派客户端

有些人

并不是因为坐头等舱才这么做

是因为这么做才坐头等舱

07

一个孩子在书店『顺走』了四本漫画书

家长发现之后写下道歉信

并留下全部书款40元钱

一大早从门缝里塞进书店

道歉信如下:『你好!由于我教子无方,(儿子)在你店里拿了四本(漫)画书。贵店门没开,本应本人带上儿子亲自来道歉,没开门,我给你(把钱)放里面。对不起。』

b3665da5861da62cfc9f8c5009b7e184.jpg

图片来源:微博@中国新闻网

孩子总有犯错误的时候

关键看家长如何处置

08

早高峰

坐在后座的孩子将酸奶盒随手扔出窗外

父亲随即下车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教育

并将酸奶盒捡起,放回了车内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

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09

在饭馆吃饭时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靠窗的位置

过来一名流浪汉站在窗外看着她们吃

母亲带着孩子去点餐处打包了份饭给他

用自己的行动,教给孩子善良和施予

953a068abb498698c351dd454839cb51.jpg

图片来源:微博@人民网、微博@樱木花道同学

对待弱者的态度

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素质体现

10

在你们家

每天吃饭时,第一筷子菜是夹给谁?

2bb07191fd0c61b4bd3af5ecfd0bd907.jpg

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

很多父母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

『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

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

『这个菜有营养,宝宝得多吃。』

这样的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第一口菜不见得营养更多

却让孩子学会了自私

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

于是吃饭时

父母都还没有坐到桌前

孩子已经扑上来,把喜欢的菜吃了一大半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

家庭生活里的每个细节,其实都不是小节

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

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长辈

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

将来走上社会,才会更加受用

很多时候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都会潜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影响到孩子未来路上的关键选择

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素养的人

首先你就得成为什么素养的人

再好的名校

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整人君子 發表於 2025-5-29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家教之本在身教——由七则现代家训说开去》
(文/守拙斋主人)

《周易·家人》有云:"正家而天下定矣。"观今之父母,汲汲于择名校、购学区,殊不知《礼记》早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之理。今见长沙稚子学礼于地铁,石家庄幼女鞠躬谢司机,乃知古人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者,诚不我欺。

昔孟母三迁,择邻处子;今人育儿,当先正己。地铁拾爆米花之举,暗合《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之训;暴雨护井盖之德,正是《颜氏家训》"慕贤如仰山斗"之践履。范晔《后汉书》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宁波稚子乘机赠礼,非止于仪节之教,实乃"君子慎独"之启蒙。

尤可叹者,流浪汉雨中得伞一事。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此母右手撑伞左手护儿,恰似《文昌帝君阴骘文》"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之现世注脚。至若书店还书留款,更见《了凡四训》"改过迁善"之精微——四十元钱不过戋戋,然"勿以恶小而为之"之家风,已镌入童蒙心田。

《温公家范》有言:"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今观七则事例,皆在烟火寻常处见圣贤功夫。何必远求"最好教育"?《菜根谭》所谓"家庭有个真佛",正在父母"不欺暗室"的持守中。古之贤母画荻教子、截发延宾,今之家长能于地铁示礼、斑马线教仁,此乃真得《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之三昧。

谚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童如镜,照见家风底蕴。愿天下父母皆能悟得:教育之极诣,不在远求,而在"行不言之教"四字。如此,则《大学》"修身齐家"之道,庶几可明矣。

(全文共798字)
孤鸿 發表於 2025-7-9 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家教之本在身教——申明父母为子之第一师表》

(按)今观网帖所陈七事,皆寻常巷陌之景,然细究其理,实暗合《周易》"蒙以养正"之旨、《礼记》"师氏三德"之教。余不揣浅陋,试为剖析其中大义。

一、家教之基在"慎独"
长沙地铁排队一事,最见《论语》"不令而行"之效。父母不待师长训诫,自能恪守公共秩序,此即《大学》"诚于中,形于外"之体现。班昭《女诫》云:"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今观其祖孙三代皆能整肃容止,恰证《颜氏家训》"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之理。

二、德性之成在"积微"
爆米花散落车厢而全家共拾,此《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践履也。朱子《小学》有言:"洒扫应对之事,便是精义入神之本。"父母能于细微处示以恭敬,较之空讲"爱惜粮食"大义,更得《孟子》"徐行后长"之教法。

三、礼教之兴在"交感"
小女孩鞠躬谢司机,暗合《周礼》"九拜"中"振动之礼"。昔程伊川见孩童习揖让,叹曰:"此天地生生之气也!"今人每言传统礼仪消亡,然此母女互动,正见《礼记》"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之妙用。

四、义勇之传在"身率"
父亲雨中守井盖,实为《孝经》"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之现代演绎。王阳明《训蒙大意》云:"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此子目睹父亲舍己为众,较背诵千遍《正气歌》更入心脾。

五、仁心之育在"推己"
母亲为流浪者撑伞,恰是《论语》"己欲立而立人"之注脚。张载《西铭》言"民吾同胞",此妇不以乞人污秽而避之,反以幼子目击其善行,深得《韩诗外传》"树桃李者夏得休息"之教术。

六、恕道之行在"虑远"
机上母亲备礼致歉,乃《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之典范。司马光《家范》载:"古之教子者,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今人虽不能择邻而处,然此母预虑他人之不便,正是"恕"字最妙诠释。

(结)《温公家训》有言:"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观今之父母,或汲汲于学区房,或惶惶于补习班,殊不知《易经》"家人卦"早明言:"正家而天下定"。上述七事,无一需千金购置,皆系日常修为。若能以此心教子,纵居陋巷,亦养贤才;若徒以外物为务,虽处华堂,难育佳儿。愿天下父母三复斯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