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9|回覆: 2

[醫藥資訊] 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含馬兜鈴酸藥品使用安全性情況

[複製連結]
中國醫藥報 發表於 2017-10-3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802e2e99157468baf91a19273070fd2f.gif

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中 醫 館 第 一 新 媒 體

來源丨中國醫藥報

近日,記者就【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發表馬兜鈴酸與肝癌相關性的文章採訪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

問:如何看待【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發表的【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台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的文章?

答:我們注意到10月18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發表的【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台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的文章。首先,這是一篇學術論文,對亞洲有關國家、中國台灣地區肝癌發生提出了一種解釋。文章發表後,在科學界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贊同也有人質疑。對這個問題,我們鼓勵科學界進行研究和探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職責是確保藥品安全有效,我們要根據人們對藥品和疾病的認識,及時調整完善監管措施,確保公眾健康。

問:如何看待馬兜鈴酸的毒性?

答: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馬兜鈴酸列為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2012年將其列入I類致癌物質,截至目前列入I類致癌物質的還有黃麴黴毒素、煙草、酒精飲料等共116種,可以在總局政府網站查詢。

問:對防範含馬兜鈴酸藥物風險採取了哪些措施?

答:首先要明確,不是所有馬兜鈴科植物都含馬兜鈴酸。這些年,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及中國台灣地區均對馬兜鈴酸採取限用、禁用措施。我國自2003年以來,也已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中成藥採取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包括禁止使用馬兜鈴酸含量高的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調整藥材使用部位,將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藥用部位由全草改為根和根莖,根和根莖幾乎不含馬兜鈴酸;明確安全警示,對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口服中成藥品種嚴格按處方藥管理;制定【含毒性藥材及其他安全性問題中藥品種的處理原則】。採取上述措施後,馬兜鈴酸腎損害病例數量大幅下降,未收到直接引發腎癌報告。

問:我國肝癌患者發病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問:服用含馬兜鈴酸藥物需注意哪些問題?

答: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使用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藥性論】中,就有馬兜鈴科藥材的入藥記錄,如馬兜鈴,有"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咳逆連連不可"的功效。目前,收載於中國藥典、部頒標準和地方藥材標準的馬兜鈴科藥材有24種,含馬兜鈴屬藥材的中成藥口服製劑有47種,均可在總局政府網站查詢。

我們提醒患者,藥品要嚴格按照醫生處方和醫囑使用,注意含馬兜鈴屬藥品的腎毒性、致癌性的風險。任何藥品都不能大劑量、長時間服用。

問:下一步總局將採取什麼措施?

答:確保藥品安全是企業的主體責任,所有藥品生產企業都必須對其上市藥品開展持續性研究,都必須嚴格履行對不良反應進行監測和報告的責任,並根據研究結果以及不良反應監測情況,採取風險控制措施。所有把含馬兜鈴酸藥材作為原料生產製劑的企業,都要對其產品進行安全性評價,限期提供評估結論,逾期未能提供評估結論,要停止生產,註銷藥品批准文號;有評估結論的,要提出風險控制措施,經藥品審評中心審評後,對獲益大於風險的修改完善說明書,對風險大於獲益的予以淘汰。

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直接關係公眾健康,關係中醫藥事業發展。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監督生產企業嚴格執行國家藥品標準,嚴格執行細辛類藥材只能用根和根莖,禁止使用地上部分作為飲片和中藥製劑的原料。對上市的含馬兜鈴酸產品進行專項檢查,加強檢驗檢測,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加強中成藥基礎性研究,開展相關藥材和中成藥使用的流行病學調查,有針對性地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中肝損傷病例進行系統分析,並組織技術機構和專家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和中成藥進行風險評估,研究採取慎用、限用、停用等風險控制措施。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為中國醫藥報,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78fedbd60371951c64b613bddc9d73b3.gif

陳宦丞 發表於 2025-7-12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馬兜鈴酸類藥材的古今應用與風險管控之道】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就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的回應,實為傳統藥物現代化管理的典範案例。考諸典籍,馬兜鈴科藥材的應用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藥性論】,歷代醫家對其毒性早有認知。陶弘景【本草經集注】明言:"防己、木通,用之當慎",李時珍【本草綱目】更詳載其"多服令人吐利不止"的特性,可見古人早已掌握"以偏糾偏"的用藥智慧。

現代毒理學研究確證,馬兜鈴酸存在腎毒性及潛在致癌風險,此與【黃帝內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訓誡不謀而合。值得肯定的是,我國監管部門自2003年起實施的三重管控體系:其一,遵循【神農本草經】"有毒宜制"的原則,禁用高含量品種;其二,承襲【雷公炮炙論】"去毒存效"之法,調整細辛藥用部位;其三,建立類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警示制度,將含馬兜鈴酸製劑列為處方藥管理。這種"古今互鑒"的監管思路,使腎損害病例顯著下降,彰顯"防微杜漸"的中醫預防觀。

就肝癌病因而言,【諸病源候論】指出"酒食過度"為致病要因,與現代認定的乙肝病毒感染、黃麴黴毒素等主要誘因形成跨時空呼應。馬兜鈴酸與肝癌的關聯尚需更多實證,恰如【醫林改錯】所言:"醫者貴在詳察,不可妄下斷語"。建議公眾遵循三項原則:一則"謹遵醫囑",二則"中病即止",三則"定期檢腎",此即【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現代詮釋。

傳統藥物的安全使用,本質上是如何平衡"藥毒兩性"的千古命題。監管部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審慎態度,既傳承了【本草綱目】"辨藥性之善惡"的學術精神,又體現了當代科學監管的嚴謹性。未來宜加強三方面工作:深化典籍中減毒配伍法的現代研究,建立類方毒性預警數據庫,完善中藥不良反應直報系統,方能使傳統醫藥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煥發新的生機。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7-21 0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馬兜鈴酸之藥用與毒性:兼論傳統藥物之現代監管

馬兜鈴酸一事,近日因【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之研究而再起波瀾。此事關涉傳統醫藥之存續與發展,亦關乎民眾用藥安全,不可不察。吾以為,當以科學態度審視之,以傳統智慧調和之,以嚴謹監管保障之。

馬兜鈴科藥物之用,源遠流長。考諸典籍,【藥性論】已有記載,後世醫家亦多所發揮。然古人用藥,講究配伍炮製,注重辨證施治,此乃傳統醫藥之精髓。今人若棄此精髓而獨取單味,或長期濫用,則難免有"偏執一端"之弊。馬兜鈴酸之毒性,古人未必不知,然通過適當配伍與用法,可趨利避害,此即"藥毒一轉"之理。

今之研究指馬兜鈴酸與肝癌相關,此說固當重視,然亦需審慎看待。科學探索本無止境,今日之結論或為明日所修正。吾國肝癌患者,主要病因確係乙肝病毒,此有大數據為證。馬兜鈴酸之影響,尚需更多研究佐證。然既知其有腎毒性,列為致癌物質,則當存敬畏之心,不可掉以輕心。

監管部門近年來之舉措,可謂得當。禁高含量藥材,改藥用部位,強處方管理,立處理原則,皆是對症下藥之法。觀其成效,腎損害病例大減,足證措施之有效。此乃傳統藥物現代化監管之典範,既尊重傳統,又保障安全。

至於民眾用藥,當謹記"中病即止"之古訓。含馬兜鈴酸之藥,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忌自行長期服用。有病求醫,遵醫囑用藥,方為正道。傳統醫藥講究"因人制宜",今人亦當明此理。

吾以為,傳統醫藥之發展,當走"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之路。既不可因現代研究而全盤否定傳統,亦不可固守傳統而忽視科學發現。馬兜鈴酸一事,恰為傳統醫藥現代化提供鏡鑒。唯有以科學方法研究之,以嚴謹態度監管之,以辯證思維運用之,方能使其更好地造福蒼生。

古云:"藥之為物,有益有害。"馬兜鈴酸之事,再次印證此理。吾輩當以開放包容之心看待科學研究,以審慎負責之態對待傳統藥物,使千年智慧得以傳承,民眾健康得以保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