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52|回覆: 1

[醫藥資訊] 30年如一日,鄉村醫生堅持深山採藥為群眾看病!

[複製連結]
李雙敏 發表於 2017-10-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531fe319583a75b4c82b97673eb46279.gif

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中 醫 館 第 一 新 媒 體

來源丨成都商報

群山疊翠,大別山腹地的霍山縣太平畈鄉,是歷史悠久的的霍山石斛原產地。這裏植被豐富,物種眾多,素有西山藥庫之稱,綿綿的大山,蘊藏着1800多種草藥。好藥配良醫,百姓好福氣。而該鄉王家店村衛生室何斌,就是這樣一位遠近聞名的好醫生。

何斌從十幾歲起,便在鎮上醫院學徒,試藥、採藥、認藥、做藥、開方子……改革開放初期,何斌回到王家店村衛生室,成為一名鄉村醫生,而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村衛生室,何斌指着身後一排盛放中草藥的中醫藥柜子一套中藥加工工具,對我們說,這套工具,也用了幾十年了。

11f257f1a9b41b180d654ad4439583d8.jpg

幾十年以來,王家店村衛生室的中草藥都是自采自用。早些年的時候,何斌便跟着對中藥頗有研究的叔父何雲峙上山採藥,久而久之,方圓百裏盛產藥材的山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而30多年來,何斌也一直堅持親自上山採藥,為十裏八鄉的老百姓看病。這些年來的採藥期間,他多次摔下山崖,而幸運的是,每次都傷得不重,撿回了性命。

幾乎隔十天半月,何斌就換上舊衣裳,和老伴打個招呼,帶着鐮刀、繩索、背簍等工具就上山了。是的,他要去附近的一處山崖上尋找幾味野生的中草藥,補充藥物庫存。鄰居一位老人告訴我們,『何斌年輕的時候,走過很多很高的大山,基本就是無人區,一待就是兩三天,用小樹枝搭個窩棚,帶點鍋巴炒米當乾糧,餓了,就着山泉水和野果充飢。』

315bb7b5befe8f8101c70694b1e5fb70.jpg

一個雨後的早晨,我們陪着何斌醫生一起去採集中草藥,感受他的艱辛。

穿過村莊,淌過河流,何斌到達山腳下。山崖上鮮有人跡,更沒有路。何斌看了看地形,決定從石頭裸露較多的地方迂迴上山。

原來,幾年前,何斌來到過一處山崖,在崖壁高處,他曾經放養過霍山石斛,幾年過去了,長勢應該不錯,現在,也差不多到了可以採摘的時間。初夏的雨,各種植物瘋長,如何能找到有價值的中草藥,考驗着藥農的眼力和經驗。何斌手腳並用,爬到山腰,沿途還發現淫羊藿等幾味中草藥。

經過二十幾分鐘的艱難攀登,何斌來到懸崖頂。他找到幾棵樹,將繩子一頭拴在上面,另一頭拴在腰上。

何斌慢慢下到崖壁上,一株長勢良好的石斛出現在眼前。他輕輕扒松周邊的泥土,小心托着石斛的底部,手腕稍稍用力。一簇霍山石斛帶着新鮮的泥土被連根挖起。霍山石斛被譽為『仙草』。而正宗的霍山石斛,生長周期為3--5年。這種可以在原生態環境生長成熟的,基本就是野生霍山石斛。

或許是因為太激動了,何斌一腳踏空,直接從山崖上滾了下來。好在開始做了準備,腰間有繩子拴着,加上被一棵大樹攔了一下,才有驚無險,不過他還是嚇得一身冷汗。他起身後,確認手上的石斛沒有損壞,才顧上拍拍身上的土,扭扭腰,把石斛放進背簍裏,然後繼續採藥。

『我曾經多次摔下山崖。』何斌說,但每次都很幸運,不過現在都是小心翼翼的。』『這不是最危險的,大山裏崖壁上有岩老鼠,有時候,我身上掛的繩索不小心從它的洞口經過,它們認為侵犯了領地,很快就把繩子咬斷了,如沒及時發現,那掉下去就真的沒命了。』

  

陸陸續續的,何斌又找到了幾株淫羊藿和黃精。因為發現黃精的地勢較低,他決定將尚未成熟的幾株黃精苗連根挖起,帶到自家的山上種植。『這些年,絕大部分藥材都能人工種植了,但相比之下,野生的藥性還是更好。』

0208fa0043ecd6d2984417fd9c00e41a.jpg

提到採摘的霍山石斛,何斌笑着說,『現在真正純野生的很少很少,以前叔父何雲峙健在的時候,我們都是在採摘過的地點,將野生胚粒放回去,在原來位置生長3--5年,如此循環,才能得到一點真正野生的石斛。』

原來,早在幾十年前,何斌家鄉的霍山石斛,因為數百年來只採挖而不培育,致使野生資源稀少,瀕臨絕跡。叔侄倆帶着自己挖到的野生霍山石斛原種,遍尋專家和藥農,終於將野生石斛改為家種,獲得成功,然後後又將這一技術傳給了當地鄉親。

最近幾年,何斌開始深入研究霍山石斛的延伸開發和利用。為了保存藥性最強的野生石斛原種,何斌一直堅持當年『原地返種』的做法,『既要保證原種成活,又要防止被人偷走斷了後,只能栽種在人跡罕至的山崖上。』

30餘年如一日,何斌的人生,就這樣日復一日,與大山為伴,用自己的醫術,精益求精地服務當地百勝,深受人們好評。他慧眼識藥、善於用藥,長期採集原產地的珍貴野生中草藥,給當地百姓謀的了幸福。很多病症,他輕鬆就能治癒,神奇極了。當地地處偏遠,距霍山縣城也得近兩個小時車程。偶爾遇到重疾的病人,他更會儘可能地用千辛萬苦採摘來的野生中草藥來為病人緩和一下病情,儘可能為病人多爭取一些時間。

談到未來,一臉憨厚的何斌說:『我師父杜老醫生已經八十多歲了,每周六,還要從霍縣城坐兩個多小時班車到鎮上,給老百姓看病,如果可以,將來,我也想和他一樣。』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為中安在線,記者/李雙敏,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52e632ab68022a4e834b433968e2e61b.gif

於口 發表於 2025-5-20 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深山採藥三十載,仁心濟世一脈傳——論何斌醫師的醫道精神】

文/守拙齋主人

霍山蒼蒼,淠水泱泱。讀何斌醫師三十載深山採藥事,不禁掩卷長思:此非【黃帝內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之真踐履乎?醫道之存,不在廟堂之高,而在草澤之間,何君以一襲白衣守深山,實乃華夏醫統在當代之活標本。

一、採藥之道,法於陰陽
【神農本草經】序錄云:"土地所出,真偽新陳,並各有法。"何君採藥三十春秋,足跡遍大別山千岩萬壑,正合"道地藥材"之古訓。其攀崖涉險,辨淫羊藿於煙雨,育石斛於絕壁,恰是【本草蒙筌】"采按時月,用藥須識土地所宜"的生動詮釋。尤可貴者,其採藥必親歷險阻,非止為取藥,實乃以身體驗藥性剛柔——此即【千金要方】"凡藥必親嘗"之遺風。

二、行醫之德,承自岐黃
觀何君以鍋巴野果充飢、山泉解渴,令人想見孫思邈【大醫精誠】"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之訓。其屢墜山崖而志不改,正是"先發大慈惻隱之心"的現世寫照。村衛生室那套用數十年的藥具,恰如【醫門法律】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今之"利器",實為仁心而非金玉。

三、薪火之傳,繫於守正
何氏叔侄授受之誼,暗合【醫學入門】"醫之門戶,始於師徒"的古法。其自采自用之制,非為儉省,實存"君臣佐使"配伍之精微。當今之世,機器炮製盛行,而何君猶守手工製藥之藝,此中分寸火候,正是【雷公炮炙論】"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的活態傳承。

結語
【周易】有云:"無妄之藥,不可試也。"何君以三十年光陰試此"不試之藥",終成一方百姓之"無妄福"。吾輩當知:霍山石斛之珍貴,不在價昂而在德厚;西山藥庫之富饒,不在地靈而在人傑。願今之習醫者,勿徒羨都市繁華,當效何君"採藥白雲嶺,得道青崖間"的守真精神,使岐黃之道,永續薪火。

(全文798字)

按:本文以經典醫籍為經緯,取【內經】【本草】之義理,融【千金】【雷公】之實操,既彰何君醫德,亦闡傳統醫道在當代之價值。文中暗用李時珍"遠窮僻壤之產,險探仙麓之華"典故,以證採藥之艱;化用孫思邈"膽欲大而心欲小"之語,以喻行醫之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