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2|回覆: 1

[醫藥資訊] 301醫院專家回應』馬兜鈴酸致癌『·證據不足,有待進一步研究! ...

[複製連結]
謝院生陳香美 發表於 2017-10-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69cd07162f7d8bd97f5c127f88e3f634.gif

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中 醫 館 第 一 新 媒 體

來源丨中國醫學論壇報

最近發表在Sci Transl Med的題為『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台灣和整個亞洲的肝癌廣泛相關』【Ng AWT,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 SciTransl Med. 2017;9(412)】的論文,迅速在互聯網上『轉化』為『亞洲地區肝癌高發可能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並進一步『轉化』為『有毒的中草藥千萬別亂吃!』。

其實,這篇文章並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更沒有中藥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研究者只是通過外顯子測序,發現接觸過馬兜鈴酸中藥的患者肝癌組織中有較高頻度的基因突變,推測肝癌的發生可能與馬兜鈴酸有關。

這裏有幾個問題需要澄清:⑴基因突變不等於癌;⑵含馬兜鈴酸中藥-馬兜鈴酸-基因突變-肝癌的內在聯繫如何不清楚,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慎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

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系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

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長期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如關木通、馬兜鈴、廣防己、天仙藤、青木香和細辛等)或中成藥(如過去的龍膽瀉肝丸、冠心蘇合丸等),即使停藥,在數年後仍可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腎盂、輸尿管、膀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因此,在臨床上要嚴格掌握用藥的適應證及劑量與療程,慎用、少用、儘量不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

正確對待中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現在社會上有二種觀點,一是中醫什麼病都能治,中藥無毒無害;二是中醫不科學,中藥副作用很大。

筆者的觀點是中醫中藥不是萬能的,也不是萬惡的!不能因為部分中藥中含有馬兜鈴酸等有毒物質就全盤否定中藥甚至中醫。

中醫藥使用的原則是『辨證論治』,如藥證相符,則可能見效;如藥證不符,則可能無效;如藥證相反,則可能有毒副反應。沒有哪個藥能夠治療百病,也沒有那味藥能夠大劑量長期服用。長期大劑量使用任何藥物,都可能出現藥物毒副作用,這屬於不當用藥,而並非藥物本身的問題。砒霜是劇毒物,用好了可以治療白血病。維生素A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物質,如妊娠期過度應用可致胎兒畸形。

藥物性肝損害、腎損害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照藥物的適應證及四氣五味、君臣佐使、劑量、療程、配伍以及患者的年齡、原發病、基礎器官功能狀態等而錯誤使用。

大家需要做的不是拒絕應用中藥,更不是詆毀中醫中藥,而是應該提高中藥的品質,按病證合理使用中藥或中成藥,以減毒增效。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科、全軍腎臟病研究所、腎臟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慢性腎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謝院生 陳香美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為中國醫學論壇報,作者謝院生、陳香美,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END ·

d746b4c648f8f0bc5e03ba734105d97c.gif

熊委 發表於 2025-6-28 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爭議的學術回應

近日,國際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發表研究,推測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s, AAs)可能與亞洲地區肝癌發生相關,引發輿論對中藥安全性的質疑。然細究其文,此結論實為基於基因突變的間接推測,尚未建立明確的因果鏈條。作為傳統醫學研究者,茲從學術角度釐清爭議,並呼籲理性看待中藥之效與毒。

一、現有研究證據尚不充分
該研究通過外顯子測序,發現部分肝癌患者組織中存在馬兜鈴酸相關基因突變特徵(如A:T→T:A顛換),進而推測其致癌可能。然需明辨者有三:
1. 基因突變≠癌症發生:突變僅為癌變過程之一環,需結合環境、免疫等多因素方能致病。
2. 相關性≠因果性:研究未排除其他致癌物(如黃麴黴素、肝炎病毒)的混雜影響,亦未通過動物實驗驗證馬兜鈴酸直接誘發肝癌的機制。
3. 樣本局限性:台灣地區數據能否推及全亞洲?含馬兜鈴酸中藥的使用頻率與肝癌發病率是否呈時空關聯?皆待進一步考證。

二、馬兜鈴酸的已知毒性及臨床應對
馬兜鈴酸的腎毒性及泌尿系統致癌性已獲國際公認(IARC 1類致癌物),此點無可爭議。關木通、廣防己等含AAs藥材濫用確可導致腎間質纖維化及移行細胞癌,故國家藥監局早於2003年禁用關木通、2004年修訂【中國藥典】嚴控相關藥材。然需強調:
1. 毒性源於濫用,非藥物本身:中醫歷來強調『中病即止』,如【神農本草經】分藥物為三品,明言下品『多毒,不可久服』。
2. 替代方案已成熟:如木通科植物以川木通代關木通,防己科以粉防己代廣防己,既保留療效又規避風險。

三、中醫藥的辯證觀與科學評價
對待中藥當避免兩極思維:
1. 反對神化:如『中藥純天然無毒』之說,違背『是藥三分毒』的古訓。
2. 拒絕污名化:以個別毒性成分否定整體中醫藥價值,無異於因噎廢食。中醫核心在於『辨證論治』,如細辛(含微量馬兜鈴酸)經規範炮製及配伍(如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在風寒表證中療效確切且安全性可控。

結語
馬兜鈴酸問題警示我們:須以現代科學方法深化中藥毒理研究,完善監管體系;同時應回歸中醫『辨證-配伍-劑量』的臨床思維,避免片面解讀。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非對立關係,而應在循證基礎上互補共進,方為患者之福。

(全文完)

按:本文謹守學術立場,引證務求客觀,凡八百言,冀能止息浮議,導歸正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