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3|回復: 1

[医药资讯] 301医院专家回应』马兜铃酸致癌『·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

[複製鏈接]
谢院生陈香美 發表於 2017-10-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69cd07162f7d8bd97f5c127f88e3f634.gif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来源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最近发表在Sci Transl Med的题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整个亚洲的肝癌广泛相关』【Ng AWT,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 SciTransl Med. 2017;9(412)】的论文,迅速在互联网上『转化』为『亚洲地区肝癌高发可能与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并进一步『转化』为『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

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提供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更没有中药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研究者只是通过外显子测序,发现接触过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频度的基因突变,推测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马兜铃酸有关。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⑴基因突变不等于癌;⑵含马兜铃酸中药-马兜铃酸-基因突变-肝癌的内在联系如何不清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兜铃酸有肾毒性,慎用含马兜铃酸的药材

马兜铃酸有明显的肾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中毒可导致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并增加泌尿系统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会导致人的肾盂癌和输尿管癌,马兜铃酸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高级别的第一类致癌物之中。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己、天仙藤、青木香和细辛等)或中成药(如过去的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等),即使停药,在数年后仍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肾盂、输尿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因此,在临床上要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及剂量与疗程,慎用、少用、尽量不用含马兜铃酸的药材。

正确对待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现在社会上有二种观点,一是中医什么病都能治,中药无毒无害;二是中医不科学,中药副作用很大。

笔者的观点是中医中药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恶的!不能因为部分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等有毒物质就全盘否定中药甚至中医。

中医药使用的原则是『辨证论治』,如药证相符,则可能见效;如药证不符,则可能无效;如药证相反,则可能有毒副反应。没有哪个药能够治疗百病,也没有那味药能够大剂量长期服用。长期大剂量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药物毒副作用,这属于不当用药,而并非药物本身的问题。砒霜是剧毒物,用好了可以治疗白血病。维生素A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如妊娠期过度应用可致胎儿畸形。

药物性肝损害、肾损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药物的适应证及四气五味、君臣佐使、剂量、疗程、配伍以及患者的年龄、原发病、基础器官功能状态等而错误使用。

大家需要做的不是拒绝应用中药,更不是诋毁中医中药,而是应该提高中药的品质,按病证合理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以减毒增效。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谢院生 陈香美

I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为中国医学论坛报,作者谢院生、陈香美,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d746b4c648f8f0bc5e03ba734105d97c.gif

熊委 發表於 2025-6-28 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关于马兜铃酸致癌争议的学术回应

近日,国际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研究,推测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 AAs)可能与亚洲地区肝癌发生相关,引发舆论对中药安全性的质疑。然细究其文,此结论实为基于基因突变的间接推测,尚未建立明确的因果链条。作为传统医学研究者,兹从学术角度厘清争议,并呼吁理性看待中药之效与毒。

一、现有研究证据尚不充分
该研究通过外显子测序,发现部分肝癌患者组织中存在马兜铃酸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如A:T→T:A颠换),进而推测其致癌可能。然需明辨者有三:
1. 基因突变≠癌症发生:突变仅为癌变过程之一环,需结合环境、免疫等多因素方能致病。
2. 相关性≠因果性:研究未排除其他致癌物(如黄曲霉素、肝炎病毒)的混杂影响,亦未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马兜铃酸直接诱发肝癌的机制。
3. 样本局限性:台湾地区数据能否推及全亚洲?含马兜铃酸中药的使用频率与肝癌发病率是否呈时空关联?皆待进一步考证。

二、马兜铃酸的已知毒性及临床应对
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及泌尿系统致癌性已获国际公认(IARC 1类致癌物),此点无可争议。关木通、广防己等含AAs药材滥用确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及移行细胞癌,故国家药监局早于2003年禁用关木通、2004年修订《中国药典》严控相关药材。然需强调:
1. 毒性源于滥用,非药物本身:中医历来强调“中病即止”,如《神农本草经》分药物为三品,明言下品“多毒,不可久服”。
2. 替代方案已成熟:如木通科植物以川木通代关木通,防己科以粉防己代广防己,既保留疗效又规避风险。

三、中医药的辩证观与科学评价
对待中药当避免两极思维:
1. 反对神化:如“中药纯天然无毒”之说,违背“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2. 拒绝污名化:以个别毒性成分否定整体中医药价值,无异于因噎废食。中医核心在于“辨证论治”,如细辛(含微量马兜铃酸)经规范炮制及配伍(如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在风寒表证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可控。

结语
马兜铃酸问题警示我们:须以现代科学方法深化中药毒理研究,完善监管体系;同时应回归中医“辨证-配伍-剂量”的临床思维,避免片面解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非对立关系,而应在循证基础上互补共进,方为患者之福。

(全文完)

按:本文谨守学术立场,引证务求客观,凡八百言,冀能止息浮议,导归正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