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8|回复: 2

[中医养生] 女人有没有妇科病,看这个地方,几秒钟就能看出来!!!

[复制链接]
药膳门 发表于 2017-8-2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女人有无妇科病,通过观看人中穴及两边周围一般几秒就看出。为什么?

278b94223eaae91273bc67c018e0971c.jpg

因为人中位于鼻与唇的正中部位,为先天精气命门原气之所候,临床观察此处确能显现肾气精微之盛衰,反应命火生机的存亡。

年轻人的人中部位明润而光泽无杂色,年老或肾虚病人则黯淡不华,肾气衰亏,尤其命门火衰败者更能出现黑色枯夭。

命门竭者,人中先黑。人中两旁候生殖系统和膀胱。

a6f7a425e9372cc70eb2c8f7c4059d80.jpg

临床上肾虚不孕妇人此处色泽偏晦滞和枯夭或见色素沉着,孕妇即又显得特别光泽名润,表明气血旺盛,母子安康。

故此处位色泽的变化可作为早孕诊断参考。

如孕妇此处隐黄,胎漏下血即为子死腹中,因而观察此处对妇科是很有意义的。

在男科也有同样意义。

ddaa51bd4f99cb39c1ae8009e21a1cae.jpg

通常人中沟有横纹二或三道者,多为宫颈溃烂或阴道溃疡,人中沟中心竖纹并沟浅或无沟且向外凸者,可疑为子宫肌瘤,

人中沟不是成上窄下宽如剑形,而是上下宽窄相等或上宽下窄或成圆弧症状者,多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之表现。

人中沟斜向,既表现该方向为左或右附件炎症。

赵就改的 发表于 2025-4-1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中诊法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微》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望诊之术博大精深,其中人中诊法作为面部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确有独到价值。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对此诊法进行专业阐释。

一、人中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人中穴(水沟穴)位于任脉循行线上,为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之处。《灵枢·经脉》明确指出:"唇厚人中长,以候膀胱子处。"任脉主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与女子经、带、胎、产密切相关;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阳气。二脉交汇于人中,故此处可反映肾气盛衰及生殖系统功能状态。

二、色泽变化的诊断意义
1. 生理状态:健康女性人中应呈黄隐隐而润泽,此乃"胃气上潮"之象。妊娠时因冲任气血充盈,常见人中光润如涂脂。
2. 病理表现:
色晦暗如尘:主肾阳虚衰,常见于月经后期、宫寒不孕
青黑隐隐:提示胞宫瘀滞,多见于痛经、症瘕
淡白无华:多为气血两虚,可见于崩漏后期
黄浊油腻:常属湿热下注,对应带下黄稠等症

三、形态特征的临床对应
1. 沟形变异:
沟缘棱起如堤:多属痰湿壅滞,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沟道浅平:常见于胞宫发育不良
下段膨隆:提示输卵管积水可能
2. 纹理异常:
横纹断截:对应宫颈病变,纹愈深则病愈久
纵沟歪斜:主附件炎,偏左病在左,偏右病在右
网状纹路:多见子宫内膜异位疼痛

四、诊断要点与注意事项
1. 须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排除化妆及光线干扰
2. 需结合唇色、齿龈等周边组织综合判断
3. 现代临床应配合妇科检查及影像学确诊
4. 更年期女性因肾气自然衰退,需与病态相鉴别

结语:
人中诊法作为中医望诊的精华,其诊断价值在于"见微知著",但必须强调:此仅为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当代中医临床主张"四诊合参",任何单一诊法都不应绝对化。建议患者发现异常时,及时至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全文798字)
许佬 发表于 2025-6-2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中诊法妇科应用刍议》

按:今见网络流传"观人中辨妇科病"之说,虽本于中医望诊理论,然表述未免失之粗率。兹以《内经》《难经》为宗,参以历代医家经验,略陈管见。

一、人中诊法理论渊源
人中者,任督二脉之交会,《灵枢·五色》明言:"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更谓:"人中平浅者主无子。"其诊察要点有三:
1\. 形质:沟深而长者先天肾气充盛,浅平短缩者多属冲任虚损
2\. 色泽:黄明润泽为吉,青黑滞浊为凶,《脉经》所谓"妇人面青,胞络绝"即此理
3\. 纹理:横纹多主湿浊下注,纵裂常见气阴两虚

二、临床辨证要点
(一)生理差异当先明辨
1\. 先天沟浅者不可径断为病
2\. 妊娠妇女常见人中宽厚、色泽转红,此乃血聚养胎之常候

(二)病机对应需参合四诊
1\. 人中歪斜:主湿热瘀滞,然需辨左右(左属肝右属肺)
2\. 沟缘粟疹:多系下焦湿热,常见于带下病
3\. 上窄下宽:每属胞宫虚寒,确如《医宗金鉴》"形如剑脊主胞冷"之说

三、诊断局限与注意事项
1\.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单纯人中诊法准确率约65%,需结合舌脉(尤重尺脉)及问诊(经带胎产史)
2\. 宫颈糜烂等西医病名不可简单对应纹理特征,当辨湿热瘀虚之本质
3\. 男性精室病变亦可显现人中异常,然以观察髭须分布为要

结语:
人中诊法实为中医"司外揣内"之妙用,然须恪守"四诊合参"之训。今人若欲深研,当参《望诊遵经》"诊唇察人中论"及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庶几不致误诊。至若网络所言"数秒即断"之说,未免失中医辨证之精微,学者当慎思明辨。

(按:附图所示病征,建议标注具体医案出处以增信实)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